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彭玉平| 东晋谢氏余脉与常州词派后劲
乡先贤谢玉岑生活在1899年至1935年。我们先不看玉岑公这个人,光看这个时代,就知道这是一个社会变革非常激烈动荡的时代,晚清的颓势无可挽回,从甲午战争失败、戊戌政变到八国联军侵华,接着是辛亥革命、张勋复辟、北伐战争、国内革命战争,也带上一点抗日战争的前奏。李鸿章曾经说他经历的那个时代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是1901年去世的,实际这种变局在李鸿章去世后是继续存在的——甚至更为明显,谢玉岑所经历的就是这样一种“变局”。“变局”两个字,看上去比较中性,其实是从国家繁盛转入困顿之中。
这样的时代是国家的灾难,也是民众的灾难。但同样是我们常州的赵翼说过:“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样一个时代为诗人提供的是颠沛流离的经历和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与和平繁盛年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大凡天才的诗人,都会在这样一种时代大放光彩。如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创作达到高峰;苏轼经受乌台诗案,人生境界与诗歌境界都陡然得到提升。我们虽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时代,但我们看到在这样的时代所带来的创作成就,还是很有感慨:不想遇见这样的时代,但很想见到这样的诗歌。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东晋王朝,主要是三个姓氏的天下,一个是司马氏,一个是王氏,另外一个就是谢氏了,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婉转写出了王、谢两家曾经的辉煌。谢氏一门尤其是一个文治武功都非常显赫的家族,像谢安率军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这不是简单的一场战争的胜利,而是扭转历史轨迹的一场胜利,从此以后东晋的版图就一直扩大到了黄河边上。所以在整个东晋王朝,姓谢的都格外受到朝廷的恩宠,谢安更一度做了东晋宰相。后来谢家又出了一个大诗人谢灵运,这使得这个家族在军事、政治和文学上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标杆。武进的谢氏家族在源流上与东晋谢氏有什么关系?我没有详细考证过,现在能够考证出来始迁常州是从南宋谢廙开始的,但再往前追溯,也应该是有渊源的。常州谢氏家族对东晋时居于江南的乌衣巷谢家都心追神往,谢玉岑的父亲谢仁湛有诗句:“二十四年,穷居鹿鹿,青山旧是吾庐。”(《满庭芳·自题小影》)“途穷思回阮籍车,青山山下寻吾庐。”(《愤世吟》)这里的“青山”用的就是对东晋谢氏的一种特别意象。谢玉岑的伯父谢仁卿诗集就叫《青山草堂诗抄》。所以谢玉岑就是把自己的家族传承放在这一脉源流上,也是有渊源的。夏承焘撰写的挽谢玉岑联云:“冰雪过江人,旷代谪仙怜谢朓;苍茫思旧赋,他生灵运识东山。”(转引自小窗容膝《不该被遗忘的江南词客——谢玉岑》,《谢玉岑研究》,第276页。)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追溯谢玉岑的才华渊源。我们现在来看武进谢氏一门,从祖父谢养田、祖母钱蕙荪、岳父钱名山以及他的弟妹谢稚柳、谢月眉,等等。这个家族的才华真是光彩灼灼,照耀古今的。所以出一个像谢玉岑这样的天才词人,也真的不是偶然的。
新版的《谢玉岑集》,我写了一篇序,在书中“序”就是序,但这篇文章曾经先在微信上推送过,我起了一个很雅致的篇名,叫《一树梅花一玉岑》,我觉得这个题目可以见出谢玉岑为人的清雅格调。关于中国的国花,一直有牡丹与梅花两个选项。如果只选一个,可能选牡丹的人要更多。这其实可以理解的,毕竟牡丹的雍容富贵契合更多人的心思。而梅花就不同了,不仅颜色没有牡丹鲜艳,连体积也弱小了许多。梅花能够与牡丹争一争,主要是读书人的一种情怀在起着作用,譬如她可以雪花飞舞的寒冬开放,譬如她的香气虽然不够浓郁,但清淡而长久。花瓣虽然不大,但精致秀丽,等等。所以陆游的《卜算子》说:“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的寂寞无主、风雨摧残、寒冬开放、高傲自许、守香如故,这背后都是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士君子可以用来自我象征的,所以你看姜夔专门创了两个词调《暗香》《疏影》来写梅花,都是借梅花来写自己的。当然面对“梅痴”范成大,他除了写梅花,其实也别无选择。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我们不好一概而论,但善解人意总是一个基本要求。
顺便说一点谢玉岑与中山大学的因缘,谢玉岑曾去温州浙江第十中年任教,推荐他的是著名教育家伍叔傥。而当时他的朋友李孟楚在中山大学任教,专门函请谢玉岑去中大任教,谢玉岑考虑到祖母在堂,不宜远行,所以就选择了比较近的温州。谢玉岑与中山大学的因缘最终没有成为现实。否则我今天在这里发言,就是两种身份了。他到南洋中学任教后,也有朋友以“某军秘书”一职位邀请他去广州,他也以“体弱亲老”拒绝了。(谢玉岑致高吹万书,《谢玉岑研究》,第239页。)这使得我想写点谢玉岑与广州这个话题显得捉襟见肘了。
像谢玉岑这样的天才人物,如果岁月对他慷慨一些,让他的生命力更加强盛,他在文学艺术上的贡献就不可限量了。夏承焘曾在《玉岑遗稿序》中说谢玉岑“自恨累于疾疢,未能尽其才也”。符铁年说:“天与以轶群之才,而不与之寿,使君之艺事乃止于此,其能不深悲也邪。”(《玉岑遗稿序》)确实,如果不是缠绵病榻,过早离世,谢玉岑也不知会焕发出多少生命的光芒。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中评其“多才艺,常州词人后劲。不幸短命,未能大成”,确定了他“常州词人后劲”的地位,但也同样感叹因为早逝而“未能大成”的深深遗憾。他的朋友陆丹林说:“玉岑的短命,不只是谢家的损失,亲朋间的损失,简直是国家的大损失。”(陆丹林《忆念谢玉岑词人》,《谢玉岑研究》,第265页。)这话对于不了解谢玉岑的人来说,也许觉得说大了;但你一旦深入到谢玉岑的文艺世界,就会觉得这话其实是公允的。
“他有冰般的心,雪般的品,海般的才,更有火热般情感”(陆丹林《忆念谢玉岑词人》,《谢玉岑研究》,第262页。),这样的人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他虽然不是人间富贵花,但别有人间傲世才。今年是谢玉岑冥诞120周年,距离谢玉岑去世也有84年,纪念谢玉岑当然是一层意思,但更重要的意义是重新认识那个曾经在词史上划过一道绚丽彩虹的谢玉岑,以及谢玉岑所生活的时代。谢玉岑想当志士,不得已成为了名士。但像谢玉岑这样的天才词人,学术史没有任何理由淡忘他。何况在他的身上体现了那么丰富的文学与艺术生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感谢谢玉岑,是他用他出众的才华点亮了那个相当灰暗的年代。
上一篇: 韩天衡先生论印/ 守望与突围
下一篇: 敦煌小说整理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