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文玩收藏投资知识网
常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还真就是这么个理,谁若是当了皇帝,那天下百姓都得向他臣服,天底下的宝贝自然入他宫中。在清代,明文记载,皇帝认为无用的器物,会被内务府“清库存”!原来,皇帝也会卖“二手货”! 比如清代皇宫内,每年各造办处制作、各国使臣进贡、朝中大臣进献等,更是不断刷新着珍宝的品质和数量。皇帝也不是每一件都能过目赏玩,有些珍宝难免被雪藏。
这些珍宝,后来都去哪儿了?
很多奇珍异宝,都被皇帝当二手物品变卖了。比如在清代,每年内务府清理库存时,就会选择皇帝认为“无用”的器物,进行变价处理,和我们现在二手商品打折处理一样。同时,它们还有一个专门的“咸鱼”市场出售。这个“咸鱼”市场在哪里?崇文门。
乾隆年间,国库充盈,清朝逐渐走向盛世,皇宫里的“去库存”任务也日趋繁重。内务府更是提议可否陆续清查,分批呈皇帝御览,定夺后再交由崇文门变价,五年清查一次。那么这些所谓的“无用”之物,具体都有哪些呢?
1、老旧、破损物件
内务府会专门派人员进行筛选,筛选一批物件后,将其排列在养心殿,让乾隆皇帝再一一过目。有的再度“复宠”留着继续观赏或使用,若确认变价,还要先将物件上有价值的加工材料取下,再进行变价。有些内廷之中需要变价的器物,皇帝看到后也会直接传旨变价。也就是说,皇帝在宫中各殿阁走动的时候,看到哪件器用陈设陈旧粗糙了,也就直接下旨变价了。
2、官窑烧造次品
另外,还有一部分皇家御用瓷器并未进宫,十选一,百选一的精品入宫了,剩余部分在景德镇当地就变价了。乾隆七年六月十四日,皇帝给远在景德镇的唐英下旨:挑选用得的送京,其他用不得的不必送京,即在当地变价。乾隆三十七年,宫里在景德镇变卖瓷器的银1291两1钱6分3厘。
3、抄家所得物件、奴仆
清代官员被抄家的事件很多,其中雍正六年交由崇文门的库存物,便抄自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抄完家后,相关官员会将所抄之物汇集成册。带不走的“留变物”,如房产、田地、奴仆等,就地估价变卖;而金银珠宝、玉玩器用等,则带回宫中,交由内务府、军机处以及崇文门。
4、世界各地贡品
来自世界各地和朝中官员进献的贡品,皇帝不感兴趣的物品,也会拿去变价。比如乾隆二十二年九月,琉球进贡方物一批,有数百批的绸缎纱绢、腰刀和马鞍等。其中有精致的雅扇五百把。乾隆皇帝问雅扇从前进贡来都用做干什么了?内务府查明后回奏说:“奉旨入于变价。”
5、战争缴获物件
在战利品方面,乾隆皇帝在平定大小金川之后,作乱的首酋等押回北京,掳获的物件内务府奏请要如何处理?最后奉旨:“其金条衣服等项俱着留内,变价什物一百项,留内三十七项,其余不堪什物六十三项着变价。” “崇文门变价”一事,是清代内务府比较繁琐的经济活动之一。将陈年旧物、战利品、抄家之物等变成银两充盈国库,不仅解决了器物之多,无处安放以及很多糙旧之物没了价值的困扰,而且也巩固了国力。 在乾隆之前,清朝国力强盛,宫廷物品变卖主要是为了废物利用。然而,乾隆朝之后,国力窘迫,政治腐朽,这样的变卖就完全变了味。在嘉庆年间的三次大招商、大变卖,约45万件瓷器从宫中流向了民间,康雍乾三朝的精华珍宝几乎倾巢而出,导致故宫中很多珍宝流失。到清末更是变本加厉。于是,这些珍宝,自然而然地流落到民间富绅或藏家手里了。
上一篇: 关于“毛瓷”的收藏故事
下一篇: 带海外的中国瓷器“回家”!一位瑞安瓷器收藏者的故事
标签:
【相关文章】
季羡林收藏起点极高:30元购得五幅白石图
陈先行:漫话古籍善本
钱曾,他的藏书比《四库全书》还多
罗振玉、方若把关1092方珍贵古印!日本收藏之父太田梦盦藏印首次面世,呈现一部完整中国玺印史!
宋代馆阁藏书漫谈
张围东:顾氏过云楼藏书之研究
常熟藏书几大家族:赵钱毛张瞿翁
中华文化五千载 私家藏书两千年
被日本人顺走的六条龙,花了3亿才买回来
民国最大书画作伪团伙揭秘:四件伪作现藏于美国博物馆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罗振玉、方若把关1092方珍贵古印!日本收藏之父
民国最大书画作伪团伙揭秘:四件伪作现藏于美国
我和收藏那些事:从“残破半套”到“锦绣大全”
收藏故事:来深30载他成长为文物鉴定师,收藏古瓷
一对乾隆瓷碗竟然买自“打小鼓的”
带海外的中国瓷器“回家”!一位瑞安瓷器收藏者
收藏背后的故事:会微笑的元代花碗
关于“毛瓷”的收藏故事
收藏故事:流入民间收藏的清代宫廷用器
收藏故事|上老藏家:我为什么收藏高古瓷
刘銮雄的收藏故事:艺术品投资的回报
「收藏故事」寻来的瓷器
位高权重、当了两代皇帝的老师,居然是个“剁
清初北方官僚鉴藏活动的兴起 一探宋荦的书
苏轼作品的拍场风波与真伪疑云
我和收藏那些事 购邮三记
史上最正义文物造假:叶恭绰为护国宝造假“毛
江南吴氏世家:从愙斋到梅影书屋的百年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