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活 艺海钩沉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生活 > 艺术与生活 艺海钩沉

我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我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


对于中国画代代相传的传统,在学术论坛上,各有说法,而且也都有各自的道理。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中国画实践者,不会对他们各持的观点作出评价,而只是想以自己学习中国画的体会,谈谈对“传统”的理解。

\

于宏观来看,我以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中国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中国画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一条支流,如果把中国画的源头纳入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区追根寻源的话,那么中国画传统这条道就一定会变得更为宽广。从这点出发,画画人去读诗三百,古风乐府,老子,庄子及诸子百家;去品唐诗,宋词,元曲,西厢记,牡丹亭等等,就会变得非常有意义。诗经、乐府中有情韵意味可寻,老、庄诸子中有汪洋肆虐的想象和明睿的哲理可觅。又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想想诗词中有意境,诗词中也有韵味,可见诗词和中国画之间的不解之缘。而元曲又让我们在通俗俚语中品味藏匿的文化。至于元杂剧、明清小说、笔记小品等等,这些看似与画画无关的文化,仔细想想,那杂剧、小说、小品中,关于人物的刻画,景物的描写等等都和画画有那么几丝关联,至少这些修养的积累,于画画,创作,构思等会有帮助。此外,也同样属于中国文化的彩陶,青铜器,壁画,墓饰,画像砖等,包括民间的皮影、织染、玩具,也都应归为中国画传统之源,并让我们去追溯。它们当中有形式、造型、意味和精神,我们还可以扩展得到更多审美的元素,或有雄浑、典雅、高古,或有洗炼,绮丽,疏野等等审美让我们觅取。如入其中,就好像进了宝山,切勿空手而返。还有散落在石鼓、钟鼎,铭文,竹简,摩崖石刻等等,乃至碑文中的珠宝,这“金石意味”,“中锋用笔”,“简约洒脱”“浑厚疏朗”等审美取向,虽然这些都是书法宝库里的,然“书画同源”,当然也可以作为中国画的传统去继承。

\

 
如若微观审视中国画之传统,我想,或许“笔”,“墨”两字可将以概括。这“笔”、“墨”在宏大的中国文化中,则是一种具体表现,故视作微观。具体地说,笔是线条,是毛笔接触宣纸后的拉划、皴擦、点厾等所留下的痕迹,是一种可以看得见的或长或短的具体表现;墨是色块,是墨蘸水渲染后所获取的枯、湿、浓、淡,以及透显,渗化等变化效果。然将具体的点划、渗化等微观表现加以梳理,这“笔”、“墨”还承载着人文、气格、精神等文化内涵。我们在讨论中国画传统笔墨时,是千万不能忽视的。“笔”为颐养而成之天性,故我们称作笔性,人的性情不同而呈线条笔意各异,传统文化底蕴的差落而致线条笔趣高下。笔有起落,提按的变化,笔亦有抑、扬、顿、挫之节奏,就好像人的呼吸一般,它是有生命的。线条是用笔来体现的,而线条背后,则是天性和文化的创造,因此,我们认识笔不能仅停留在点、划的历练上。“墨”是黑、白的变化,墨亦蕴含山川大地之旷达。墨之透显,似风起云动之开合;墨之渗化,若涓涓细流之潺动。墨分五色好像是大地万物之缤纷,故有墨彩之说;墨的枯、湿、浓、淡可以想象成四季转换,乃成“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句。墨、水相合成浓淡渗化而生韵,如若山川大地劲健、清奇、疏野、豪放之气息与格调。墨韵是由气、格考量的。山川天地是墨的“造化”,“神韵”是画家的“中得心源”。

\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古人说的,而如今西风东渐,西方的审美理念也会对传统的中国绘画产生一定影响。我最先是画西画的,在学习中国画,认识中国画传统的过程中,有些西方的东西也不免悄悄潜入。比方说“构成”,实际上这是构图的大框架,在中国画中,这叫做“章法”。无论山水、花鸟,就章法而言,在传统书画看来都有些陈式化,也比较概念。而当构成概念融入中国画的传统,那么中国画的“图像”会产生变化,也会创造出一些新意。还有形式感的处理,画面黑、白、灰整体的安排,色彩的捕捉与运用等等,在西方绘画中,也都有我们可吸收的营养。将西方构成、形式、色彩等审美理解融入,其实也并不是简单的,囫囵吞枣的,也不能光停留在表面。它需要“煮”透、“化”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完善的滋养和补充。


\

我理解的中国画传统就是将中国的文化与笔墨贯穿起来,那么你的笔墨就有意味、趣韵、气格、精神,或许这也是传统的精髓,如果还有西方文化,审美理念,形式处理的融入,那么,中国画传统的外延也会逐渐拓展,不过,那需要我们提升“熔炉”的温度,继而化开一切外来的东西。这个所谓的自身“温度”也就是“文化”和“修养”。

\

作者:黄阿忠

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崇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李泽厚:为什么巫术才是中国独特传统的核心根源?

下一篇文甡:观赏石鉴评中的自然要素——景观石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