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黄丕烈与古籍刊刻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或作绍甫,号荛圃,又号荛翁,自称书魔、求古居士、士礼居主人等,清代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他是清代知名的文献家,收藏宏富,校勘精审,刊刻勤谨,在我国图书收藏与出版史上可谓不可多得之人。郑伟章在《文献家通考》中称其为“乾隆、嘉庆间文献之宗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图书校勘和刻书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我国古代图书出版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今天要了解和研究中国图书出版的历史,黄丕烈是一位不可不提及的人物。
黄丕烈藏书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好藏宋元旧刻。黄丕烈自称“佞宋主人”,他“第求精椠,独嗜宋刻”(洪亮吉《北江诗话》),有专门收藏宋版书的“百宋一廛”,还有因藏有毛晋藏宋刻本《陶渊明诗集》与南宋刊本《汤注陶诗》而得名的“陶陶室”等,一生所收宋元旧刻堪与皕宋楼相媲美。顾广圻曾作《百宋一廛赋》赞之:“驰香严与芳淑,思计日而取儁。范屋室于卫荆,姑掩皕而一。”〔1〕“香严”乃“藏书四友”之一周锡瓒的书屋名,“芳淑”乃藏书家严元照堂名,皆藏有宋椠本。此赋可见收藏宋元旧刻之盛。二是好收残本、重本、未见本。黄丕烈自号“抱残老人”,好收残本、重本、未见本,目的是为了从各方面保存、了解所藏书籍原貌。他曾说:“余喜蓄书,兼蓄重出之本即破烂不全者,亦复蓄之,重出者取为雠勘之具,不全者或待残缺之补也。”〔2〕关于黄丕烈收残本之举,在历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趣话。有一部书,他先从陈鳝处得半部从未见过的刻本,过了几年,他又从张绍仁家收得此书同样刻本的另外半部,将两个半部归为一处时发现竟能合而为一部完整的著述,这就是他所藏的《庆湖遗老诗集》。事后,他曾不无得意地说:“蓄重出之本与未见之本,此余一己之独见也。”〔3〕此外,黄丕烈还好收未见本。他的藏书处之一“读未见书斋”就是依此意得名。未见书中有许多珍本,如地理类《舆地广记》、医学类《伤寒总病论》和《洪氏集验方》等,都是世所罕见的宋元旧刻,非常珍贵。黄丕烈好收未见本,一是因为他兴趣广泛,喜博采广收;另一方面,他深知未见本是藏珍贮宝之处,因而有意于对未见本的收集工作。正因为如此,他的藏书品种多样,有很多稀有而珍贵的版本。丰富而优质的藏书为黄丕烈日后的图书刊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所以,他充分利用自己的藏书,进行图书刊刻工作,为我国图书出版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嘉庆四年,黄丕烈开始刻印他的第一本书《国语》,到道光四年,是他刻书的高峰时期。期间他刊刻的图书计有〔8〕:
黄丕烈刊刻的图书后来基本收入了《士礼居丛书》中。这部丛书也因此备受好评,如《丛书集成初编》对《士礼居丛书》是这样评价的:“……所附札记,诠释音义,刊正谬误,尤为校勘家翘楚。乾嘉之际,东南藏书家以士礼居为巨擎,取精用宏,故丛书所选为世所重,兵燹之后,流传绝少,好古之士,珍如鸿宝焉。
黄丕烈所刻之书版本都极为讲究,在刻书之前必先搜集诸多的相关版本,择书而刻。《士礼居丛书》中有许多极为珍贵难得的罕见宋本,如宋明道二年的《国语》是现存《国语》最古之本;剡州姚氏本《战国策》是此书传世最古之刻本;宋严州本《仪礼郑注》、欧阳忞的《舆地广记》《伤寒总病论》《洪氏集验方》等都是极为难得、少有流传的宋本。宋本从内容到行款都比较谨严。这是黄丕烈的第一选择。
上一篇: 方广锠:中国藏汉文敦煌遗书占总数的40%
下一篇: 明代吴兴闵氏的传世套印本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