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与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陶瓷与艺术

关于汝州“文庙类型”青瓷的一些认识


作者: 王昱焱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汝州地区出土“文庙类型”之高玻化青釉产品釉面特写

      近年来,在汝州市老城区的文庙附近区域,出土了大量高质量青瓷标本,因其不同于清凉寺汝窑和张公巷汝窑之“典型器”,故被归为“文庙类型”青瓷,逐渐为世所知。但所谓的“文庙类型”到底是什么?难道说汝州城内果真还有一个文庙窑口存在?目前还有待深入研究。
      随着汝州老城区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更多出土的高质量青瓷标本被归纳到“文庙类型”中,使得原本就含糊不清的“文庙类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故本文简单阐述对“文庙类型”青釉产品的一些认识,其它品种因受各方面原因限制,暂不纳入本文讨论。
      什么是“文庙类型”青瓷?
      汝州文庙,原称孔庙,是汝州城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也是明清时期,汝州城内的高等学府。近年来因城市建设,该区域及周边出土了大量的陶瓷标本,种类繁多,有清凉寺汝窑、张公巷汝窑、钧窑、磁州窑、临汝窑、东沟窑类型等。而在这其中,出现了一种既不同于宝丰清凉寺汝窑典型产品,又区别于汝州张公巷汝窑的高质量“类汝”青釉标本。因首见出土地点位于文庙附近,故被称为汝州“文庙类型”青瓷。

朱文立大师归纳出的“文庙类型”不同品种标本

      此概念由朱文立在2002年的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提出,并发表《汝州城内文庙、张公巷窑址探讨》一文,收录在会议刊物《0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其后在2005年的会议上发表了《再论张公巷、文庙窑址》,文中披露了朱文立所归纳出的“文庙类型”青瓷的照片。此后又经过不断的发现与探索,这一类型中所包括的器物,不断的扩充成为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文庙类型”。
      汝州“文庙类型”青釉产品的特征:

新近汝州地区采集的“文庙类型”部分不同品种标本

      通过近几年对汝州老城区出土的“文庙类型”青瓷标本的收集和对汝州当地藏家收藏的“文庙类型”青瓷标本的观察学习,发现这类标本有以下几种特征:
      ①.器形,这类标本主要以盘、碗、洗子为主。数量较多,且器形较大。
      ②.釉色以青釉为主,青中闪绿,釉质细腻匀净。类似汝窑,也有天青(蓝)、青绿、卵青和月白。釉面光亮,玻璃质感强,釉的流动性较大。玉质感不及清凉寺汝窑。胎色多以浅灰为主,少數香灰胎,胎质细腻坚实,瓷化程度高。
      ③.器物多采用支烧或垫烧,支烧产品支钉痕与清凉寺汝窑相类,圈足外撇幅度较小,个别圈足呈滚圆状,且足墙及圈足上偶有漏釉现象。垫烧产品多以直圈足为主,修足干净利落,极为讲究。














汝州地区采集“文庙类型”青釉标本组图

      从汝州老城区出土的这些“文庙类型”青瓷标本可以看出,这批产品烧造质量较高,工艺水平一流,与一般的青瓷在器形设计、制作工艺和成品质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与张公巷汝窑的比较
      近年发现的典型张公巷汝窑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①.器形有碗、花口折腹圈足盘、花口板沿平底盘、椭圆裹足洗、椭圆平底洗、圆形平底洗、板沿平底洗、四方平底洗、盘口细颈瓶、鹅颈鼓腹瓶、盏、盏托、堆塑熏炉、套盒、器盖等。
      ②.产品主要以薄胎薄釉为主,釉色浅淡,可分为卵青、淡青、灰青、青绿等,釉面玻璃质感强。胎骨以粉白、灰白为主,洁白和浅灰的不多,胎质细腻坚实,断面光洁。
      ③.器物多采用垫烧,也有少量支烧。器底支钉分三、四和五枚,支钉痕呈规整的小米粒状。带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为主,外裹足的较少,个别似圈足外撇又不太明显。而碗、盘和各种瓶类器物的圈足上常见透明釉露胎。(值得注意,张公巷窑产品大多为圈足上刮釉并同时使用支钉支烧)












汝州张公巷窑标本组图

      通过与张公巷汝窑标本对比,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①.就目前出土标本而言,器形不及张公巷汝窑丰富。主要以盘、碗为主,未见套盒、盏托等汝窑常规产品。
      ②.“文庙类型”青瓷胎色基本不见粉白、灰白胎,多为浅灰。且胎的瓷化程度较张公巷汝窑高,吸水率低。釉层则比张公巷汝窑薄,且不见鱼鳞状开片及密集的冰裂状等开片,釉质不及张公巷汝窑淳厚。色釉虽都以青绿为主,但“文庙类型”青釉不如张公巷汝窑明艳。
      ③.张公巷汝窑多以直圈足为主,且支钉痕多为小米粒状,而“文庙类型”青瓷支钉痕则更接近清凉寺汝窑。另外在“文庙类型”青瓷中发现个别圈足呈滚圆状,这是目前发现的张公巷汝窑中极为少见的。








汝州采集的“文庙类型”与张公巷青瓷标本对比图:上“张公巷”下“文庙类型”

      由于至今在汝州城区未发现除张公巷汝窑以外,其它12—13世纪内生产高质量青瓷的窑口,且这类标本也多出土于汝州老城区的生活遗址。
      同时在汝州城中也并未发现烧造这类产品所需的作坊、窑炉等相关遗迹,故“文庙类型”青瓷究竟何处烧造,目前还不得而知。(虽听闻在汝州老城区改建过程中,其县前街的居民住户房屋改造中挖出窑炉,但又因建房给掩埋已无处可寻,虽然可惜,但消息是否准确尚属不知。又闻汝州蒋台街建筑工地中曾有捡拾到支烧具等,但未见确切出土地点及实物,故无法详谈。)
      四.与宝丰清凉寺汝窑“新发现”的对比:
      汝窑新发现:
      在2014年4月至9月,河南省考古所又对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所新出瓷器,除了和以往发掘出土的瓷器相同外,还出土了一种新见类型的青釉瓷器。
      考古所为了区分于传统汝瓷概念,将此种瓷器定名为“类汝瓷”。河南省考古所对“类汝瓷”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后认为,应是北宋清凉寺汝窑停烧后的产物,其年代大约在宋末或金代早中期,其生产性质非民用青瓷。

2014年清凉寺汝窑遗址官方考古新发现“类汝”标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近期,笔者有幸上手到一批宝丰清凉寺汝窑的“类汝瓷”标本。通过对这批“类汝瓷”的观察学习,发现此批标本的基本特征与汝州城内“文庙类型”青釉产品标本相似度很高。
      其器形、修坯工艺、釉质釉色、胎质等方面与前述汝州城内“文庙类型”青釉产品标本如出一辙。均是釉面玻化程度较高且釉质细腻匀净。整体胎色也多以浅灰为主,瓷化程度较高,修足与器形等各方面也都基本类似。(除受到汝州、宝丰两地区土壤及埋藏环境的不同影响外,并无大的差异。)
      据此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所谓的汝州“文庙类型”中的青釉产品,应为传统汝窑停烧后,宝丰清凉寺汝窑在宋末或金代早中期生产的官用青瓷。













清凉寺新发现“类汝瓷”标本

      我们将这类清凉寺窑址出土的“类汝瓷”标本与前述采集的汝州地区出土的“文庙类型”青釉标本进行了比对。如下图所示:




清凉寺新发现“类汝瓷”标本与汝州采集的“文庙类型”青釉标本对比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至2013年间,为配合清凉寺汝窑遗址博物馆遗址展厅建设,省考古所对展厅墙基和门厅地基部分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发掘出素烧器多达120余万件(片),且年代晚于天青釉汝瓷烧造年代。
      而此次发掘出土的素烧器中除了一部分是以往汝窑器物群常见的器形外,还有大量过去汝窑中不见的器形。器形虽然仍以碗、盘为主,但出戟瓶、荷叶器盖、长方形托盘等均是首次发现。其中仿青铜器出戟瓶、长方形托盘、瓜棱瓶发现数量较多。出戟瓶有素面和带纹饰两种,大小基本一致,皆小口、长颈、鼓腹、圈足垫烧。纹饰有仿青铜器兽面纹、虎纹、云纹,出戟上面对应有两个凤首,十分精美。技法采用合模以及剔、刻、划等工艺;长方形托盘为宽沿,规整大方,制作精良。
      根据出土素烧器所处地层及同地层出土的具有金代特征的白地黑花枕残片、凸棱罐残片,考古所初步认定其烧造和堆积时代不早于金代。从器形特征来看,此类器物可能并非民用,且出戟瓶、素烧大盘、长方形托盘等器物,亦非一般生活用品,或许是祭祀用器。

清凉寺窑址新发现之长方形托盘素烧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清凉寺窑址新发现之荷叶器盖素烧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清凉寺窑址新发现之兽面出戟瓶素烧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清凉寺窑址新发现出戟瓶素烧件(素面) 与素烧兽面出戟瓶残器标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清凉寺窑址所出素烧牺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代白底黑花瓷枕残器 与素烧件同地层所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然而,遗址出土的素烧器的大盘、花口盘,莲花口盘,在“类汝瓷”中也有出土,且大小一致,应该是“类汝瓷”的素烧遗物。
而仿青铜器的出戟瓶、长方形托盘、瓜棱瓶在该遗址发掘中并未发现上釉烧成器,但出戟瓶却在汝州城市生活遗址中偶有出土上釉成器和残片标本,其中个别还有钧釉化特征,本地藏家也多称该类器物为汝州“文庙类型”青瓷。
      此外还有个别观点认为此类器物或是在清凉寺烧完素坯后在汝州上釉并完成烧造,但究竟是否存在这一种情况,尚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与相关研究。

汝州地区采集青釉兽面纹标本

清凉寺窑址所出兽面出戟瓶素烧器残件与汝州地区采集青釉兽面纹标本对比图

汝州地区出土钧釉兽面出戟瓶标本

汝州地区采集钧釉、青釉牺首标本与清凉寺窑址所出牺首素烧件对比图

汝州地区采集钧釉出戟瓶标本清凉寺窑址所出出戟瓶素烧器标本对比图

      综上所述,据近年考古新发现与笔者所见实物。基本上可以认为前文所述汝州“文庙类型”青瓷应为清凉寺窑烧造。
      但除此之外,尚有部分“文庙类型”产品(如文章开头所用组图中的部分标本),其主要特征暂不见于任一窑口的现有资料,归属地尚无法明确。且因此类产品出土量较少,惟期冀日后的考古工作能有更进一步的发现,以备详探。

汝州地区采集“文庙类型”部分品种标本 其生产地点尚不明确

汝州地区采集“文庙类型”青釉花口盘标本,其生产地点尚不明确





上一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刚谈“秘色”之义

下一篇叶佩兰谈嘉庆粉彩瓷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