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与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陶瓷与艺术

略谈柴窑


作者:未知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一、柴窑的基本情况
  定义柴窑是以五代时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的窑口,是历史上着名的御窑。据明人曹昭写的《格古要论》记载,后周显德时(公元954--959年),世宗柴荣在郑州一带建立的,据说当窑建成后烧数窑不成,最后移到新郑以南才烧成功,当时制瓷工匠向皇帝请示烧造款式和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时,柴荣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于是工匠们便按照要求苦心设计、精心制作,终于烧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产品。烧出的瓷器滋润细腻、有细纹(即细小开片),技艺精绝,为当时诸窑之冠。只是柴窑的产品有限,瓷片又薄,所以传世的柴窑器很少见整器,大多为碎片,由于烧造时间短,很难得,曾有"片柴值千金"之说。较早记载见明*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普》一书,"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窑器皿",后因柴窑只闻其名,不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
  特点对柴窑的特点,古人集中地概括为一句话,12个字,即"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但其他资料记载也有多种,在颜色不光只青色,还有黑、黄、白、酱釉、芝麻酱色多种。如乾隆咏柴窑诗句中,称清宫所藏几枚柴窑皆黑而无青者,清人杨望泰就认为柴瓷"其色黄".《古玩指南》曰:"所谓'青如天'乃淡蓝之青瓷也,柴窑以天青色为主,其他尚有虾青、豆青、豆绿等色,又有一种不上釉者,呈现黄土色,即后代所谓铜骨也。"乾隆《咏柴窑碗》曰"足土口铜","夷门广牍载,柴窑世传周世宗时所烧,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在器型上,清宫中旧藏柴窑碗数枚,据记载还有瓷枕等其他器型。
  历史《古玩指南》记载"论瓷器者,首曰柴、汝、官、哥、定","而最着名者,为后周之柴窑,为中国古窑之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名窑窑址已经找到,惟柴、哥在中国陶瓷史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古代瓷器以柴窑为贵,明朝人就有"论窑器,必柴、汝、官、哥、定"之说,历史记载,严嵩父子倾全国之力,仅得数枚,可见明朝人就很少见到柴瓷,且宋时仿制柴器甚多,因此,其地位与目前仅剩百余枚的汝窑同等重要。众所周知,北宋灭亡后,仅烧了二十年的汝官窑便神秘消失了,此后,汝官窑在哪里,就成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埋藏了800年,直到1987年才被发现,而五代后周被北宋取代,仅烧了不到六年的柴窑便随着当时国家的统一,战略的转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窑口的发展,技术推陈出新,进步的很快,但柴窑也被遗弃了,这个秘密一直埋藏了1000多年,这个秘密可能就在河南省西华县逍遥镇柴城村。(有待考古发现和专家论证)
  发现本人酷爱陶瓷十余年,于近年调入县城,工作性质与乡镇有别,有更多闲暇时间读书研究,知道《西华县志》载:柴城位于县城西44里,南靠沙河,西北有颖水环绕。《河南志续通志》载:"在西华县西南四十五里,五代周世宗(公元954--959年)建,周世宗,名柴荣,后人遂称为柴城,因沙颍河屡次决口,淤积深厚,其城址已无法考察。"又有资料记载"古人在此积薪烧造",本人生长在此地,对地理和当地人文历史较为熟悉,又酷爱瓷器,但对烧何物,造什么一直不解,当读到乾隆御诗《咏柴窑如意枕》:"陶人具深喻,厝火积薪成"有感,决心继续深入研究探讨下去,并数次到实地及周边村镇进行考试走访,了解有学问和年老之人,于城址发现大量于史书记载相吻合的各种瓷片,理论上的探讨,有了实物的佐证,坚定了信心,又发现了两处窑址和大型木材灰坑,另有其他各种物证,如铜镜、古币、石槽、马蹬、磨盘、砖、瓦当、古井、古塔等,证明柴窑有可能在此地。
  二、为什么柴窑会在柴城
  御窑、军窑的时代背景与柴世宗的统一大业,军事目的。周世宗是五代时较为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出身民间,从小生长于乡村,并经商多年,是后周皇帝郭威的养子,早年替郭威管理家务,精明能干,曾到江陵等地贩卖过茶货、瓷器,能吃苦耐劳。过去民间流传的一个小歌剧叫《小放牛》中牧童唱词有:"赵州石桥什么人修……什么人推车桥上走,把桥轧了一道沟。"即指柴荣做生意的情景。世人皆知柴荣有雄才大略,志向远大,继位后欲统一全国,他在位时整顿吏治、修筑城防、发展生产、用法严峻、独掌大权。三次亲征淮南,迫使南唐献出江北十四州等大片土地。周世宗自称:希望做三十年皇帝,用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休养生息,十年致太平。在他在位的五年零六个月中主要是用兵开拓疆土。955年(即显德二年)二月继位,四月即召见宰相范质、王溥、李谷等人议事,为招揽人才,为平定天下打基础,令群臣献《平边策》(又称《开边策》),于是下诏,有二十多人入殿亲试,每人撰写两篇文章,其中王朴的《平边策》特别受柴荣的赏识,王朴后得到重用,其大意说:要用兵首先要改善政治,"民心即归,天意必从",用兵之道,先取其易,因此,宜先取南唐国江北诸州,即得江北,再取江南,得江南后,岭南、巴蜀自然畏威来降。王朴的计划是想先平定南方,用南方雄厚的财赋,养北方强大的兵力,然后攻取幽燕,最后取得河东,完成统一大业。其中有一段话便是要求国家进行物质储备,以用于军事进攻。"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臣知法,诸将用命,一年之后,可以平边,此岁夏秋,便可于沿边贮纳(贮藏、积存之意)。"当年柴荣下令修筑城池,其中有开拓汴京城,于北部胡卢河修李晏口城防辽兵,在东南临汴京至汉口官道与沙河交汇处修柴城,为准备统一创造条件。955年十一月,柴荣采用了王朴在《平边策》中所献的先南后北的战略,正式下达命令举兵伐唐,任命宰相李谷统帅大军,直指南唐寿州(今安徽寿县),在以后两年多的时间内,柴荣为统一淮南地区,三次御驾亲征,攻占南唐江北十四州,共计60县,得人口226574户和大量物质,在进攻南唐的过程中,柴荣为确保有大量的物质支援前线十几万将士,采取了很多办法,如疏通汴河、发展生产、修筑城池、建立御窑、烧造瓷器以供军需,而柴城则为后方一个集各种物质为一体的后方基地。956年,柴荣第一次南征江淮,连下南唐八州,为适应江淮水域作战,在夺得南唐战船后,着手组建水军,在淝水、颖水一带修筑水军营寨,加以训练,现周口、项城均有水寨遗址。到第二次亲征淮南时,水军将领王环率领数千水兵,数十艘战船作为前队,自汴河,沿颖水入淮河,浩浩荡荡,顺流而下,鱼贯而进,南唐将士无不吃惊。
  周世宗精明能干、志向宏大、内政和军事外交都取得成就、修筑城池、疏浚水道、留意农事、建立御窑、烧制瓷器、整顿军纪、减轻民困、积存粮草、贮存物质准备统一。他大权独揽(从烧制瓷器就必须向他请示样式、釉色即可看出),但不刚愎自用,他在位的五年零六个月中,主要是用兵开拓疆土,但也留意统一后的某些安排,表现处长远的计划,如继位后即逐年开拓汴京城,而且农闲时修筑,城开在七里之外。意图沟通京都为中心的水系,攻下扬州后即另筑新城。但周世宗没完全采用王朴之计,取得江北后即移兵攻取幽燕,途中不幸得病身亡,年仅38岁,大功只完成小半。
  柴荣是十世纪中叶,中国人民历经长期混乱割据局面以后,迫切要求安定和统一这一历史条件下所出现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北宋统一中国事业的奠基者,从这种意义上说,他所建的瓷窑是为积蓄军用物质而建,是御窑、官窑也是军窑,因为所烧瓷器主要供应几十万大军,而不是有人所说,柴窑早年贩过瓷器,因喜欢为皇宫欣赏而建,建窑的目的与宋徽宗的汝官窑截然不同。
  重要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资源(1)柴城在古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有南唐,西有南平与后蜀,紧临汴汉古官道,离都城汴京120公里,位于官道与沙,颍河交汇的汉唐古镇合流镇(今逍遥镇,又称小窑镇),距柴城仅2公里,此处沙河水域宽阔、河滩宽浅,便于操练水军、停靠船舶,即方便又偏静,不易于发现,积蓄物质便于运输,便于军事机密,城南沙河、背面颖水,汉唐时水运发达,往上游可直通宝丰、汝州、郏县、鲁山、禹州等地,往下游可直达淮河,长江,直通寿州,又有蔡河与淝水、汴京相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1033年建的圣寿寺塔是在北宋统一73年后此地仍很繁华,另有两处古渡为证。(2)资源丰富,汉时,西华即为曹操用兵屯粮之地,曾派邓艾将军在此驻军屯粮,离柴城不远十里之内即有前仓、后仓、南仓、北仓、七里仓(又称广粮城)等村。西华以西又有邓门、柳城、护当城(又称集粮城)等村,便于储积军用粮草。沙颍河两岸,古树较多,易于收集柴薪。最近在周口市沙河出水宋代瓷器与瓷片,考古证明属宋代遗留。此地层下2.5米左右有可供烧造带釉瓷器的黄胶泥土,柴城东1公里的曹楼村烧制家用带釉红盆直到解放后。沿沙河、颍河上游100公里,可运郏县、鲁山、宝丰、汝州、禹州等地的瓷器,包括瓷土、瓷胚釉药等物,技术工匠来往更是非常方便,于是皇帝下令召集中原一带各个窑口的技术人员在此集结,集中烧制各具特色,代表当时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瓷器便有了可能,从发现的瓷片有多种风格即是佐证,正因为技术来源于不同窑口,并且可以互相交流,提高烧制工艺,烧出了不同窑口、代表不同风格的瓷器,古人才提出柴窑为"中国古窑之代表".
  在柴城筑城建窑的军事目的,主要是按照王朴之计积蓄物质、供应军队,为统一江淮用兵服务,此事民间也流传至今,在此设城,西可以与后蜀对抗,东南可进攻南唐,更可以顺流而下直捣寿州重镇,可以说水路交通便利,粮草物质易于筹集,与京城水路交通相连。烧造的瓷器主要用于军队,由于很少供应民间,而且胎薄易碎。易碎的原因有二,一是胎为黄土,烧结成度不好,二是军旅携带,又经历数百年之变故,因此至今流传甚少。正如《古玩指南》所说:"瓷器以秘色为最古,次则为柴窑,而柴窑之特点四,薄如纸为四特色之一,此尽人所知者,夫近代厚如盆之康乾瓷器已极不易得,而谓薄如纸一碰即破之柴器尚能存至今日乎?后周柴世宗当国甚暂,所烧瓷器原即有限,而佳者尤微,在宋时已极难得,明代严氏父子假天子之力,经数十年之收罗,仅得十余器,真伪尚不能十分确定,况今日又经历数百年之沧桑,无量数之变乱乎?历时即久,变化又多真器只有损毁而无增加,其为数必与日俱少”。
  三、发现柴窑瓷片的特征
  四大特征各自的特点,从柴城遗址二年多来捡到的瓷片来看,可以说风格、颜色多种多样,包括青釉、白色、黑色、酱色、芝麻酱色、花釉、绞釉、白底黑花、白覆轮等。青釉又有深浅不等几种,又有一种不上釉者,是一种黄土色。可见历史上一些资料记载只一种两种颜色是偏面的。古人概括的四大特点是对柴窑中的精品、美品、佳品最集中的描述,同时具备者少之又少,多数还是大众化用品,或具一种特征,或几种,甚至一种没有,有集四种特点于一身的精品,在瓷器生产技艺没有达到高峰时是很难的,也是很可贵的。所谓青如天,大概是指具备青釉的特征,且古人对青色的歧义很多,而不是固定的指某一种颜色,如秘色、天青、月白、深蓝等,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对青花瓷的称谓实际上是蓝色。所谓明如镜,须知,古代镜为铜质,并无现在的玻璃质镜,无外乎是说明瓷器表面光滑、光亮、平整,甚至可以映见人影,不论什么颜色,只要具备以上特点即可谓明如镜,但从发现的瓷片看,有一种里青外黑、口铜的最具备这种特点,而且有"足土口铜"的特点,足土指圈足不上釉,呈现黄土色,口铜是指口部颜色类古铜色。薄如纸,不是指釉薄,而是指瓷器胎薄,从发现的瓷片看多是碗的瓷片,用黄胶泥制的瓷胎可以很薄,但不坚固最容易碎,其他厚的,灰白胎有很多不是黄胶泥土,要么是从其他窑口运来的成品,要么是胎土、胎坯、釉料包括技术,有来自上游100多里的鲁山、宝丰、汝州、郏县等窑口,这点有待于化验结果和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所谓声如罄是指瓷器受打击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实物证明只要瓷器较薄又完整的均能发音悠扬悦耳,从发现的柴窑器看,完整的发音如磬,但不如宋元及近代瓷器悦耳动听。
  时代特征、制瓷工艺和图案。从发现的实物看,多是碗的瓷片,也有缸、盆、罐、盘之类,有唐代小平底碗、五代大足碗,碗多为唇口,而且非常明显,有唇口到侈口过渡的,仅碗口图案造型就二十多种,特别是花釉、绞釉、酱釉多种多样,碗内简单的白底黑花也很多,圈足上五代时支烧的痕迹明显,大部分使用化妆土,实行刷釉、毛笔画花的方法,有些碗黄土足非常典型,现在看来很是粗糙,但在当时能引导时代潮流,对突破唐代"南青被白"这种单调的局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如黑釉瓷有的施满釉、足土口铜,有的施半截釉,有的则内白外黑,也有的在近口沿处施以白釉,即称为"白覆轮"的;有的釉面色泽变化很多,还有的画出流畅的纹饰,白釉上施以酱色,黑色斑点、花纹、线条有的任意点画、不拘形式、流畅自然,黑色、酱色、白色多色协调,加以造型优美、自然而惹人喜爱,这些装饰美观大方、富丽清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具有宋元各种制瓷工艺前奏的韵味,也有可能从五代末到北宋统一后,工匠来自于各个地方窑口,又四散回到全国各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高,又烧出了高于柴窑的瓷器。这种创造的用毛笔加绘彩的工艺,当时在民窑、官窑中的器表花纹装饰,更是奔放流畅,生动逼真、顺其自然,充分反映了民间艺术的生活气息,有独到的风格魅力,堪为当时制瓷窑业的代表。
  窑址目前共发现窑址二处,从第一窑址看,是一教师在49年拉土时发现,该窑址在2002年因修开垄公路时掩埋在路面下,发现两个、将来出现几个并不奇怪,因当时烧瓷时是由不同窑口烧制,而且风格不同,可能有几个窑址,城址西南部分因取土垫路而下挖1米。第二窑址的发现非常重要,在城址的南面,离沙河及白湾古寨较近,取水制坯、运输都很方便,这个窑址有重要意义。据40多岁村民***说:是他80岁的叔父告诉他,其叔父是从自己的祖父那里知道的,而且说该窑年代久远,能知道其历史的人不多,多年来窑址处所种农作物较其他地方极易旱,多年种地挖土修桥,见有很多烧过的红色窑土,往下挖地面很硬且多红烧土,地面70厘米下发现石灰铺垫的作坊场地,周围古代砖、瓦、瓷片很多。尤其是在窑址的西北100多米处,20年前村民***发现一大型较深的木柴灰坑,下挖1米未见底,试想有什么烧火做饭能有这么多的灰烬,并于灰坑的上面发现北宋崇宁通宝一枚,符合人们在此连续生活的情况,很可能是当时烧窑的的木炭灰倾倒于此,这与史载"积薪烧造"不谋而合,柴城民间传说为"堆柴之地",沙颍河两岸多柴薪易于收集,北400米发现有煤渣坑,此地所发现的马蹬、喂马槽、古币、铜镜、白湾古寨世代铁匠,可能是当时驻军活动的印证,合流古镇发现的唐代铜镜,古塔的耸立,也是古官道留下的物证,汴京至汉口的官道经尉氏(亦有古塔)、鄢陵、马栏(曾出土过马蹬)、陶城(据说历史上小窑即从此地迁移到现逍遥)到合流镇,经沙河、圣寿寺到上蔡、汝南至汉口镇。合流镇即在现逍遥镇(亦称过小窑),县志记载,汉唐时繁华地带、舟楫如云,直到建国后60年代,现在逍遥、西华、周口仍有很多落户的船民。
  几种传说,有关问题和相关资料(1)柴窑不是越窑秘色瓷。有学者认为柴窑即唐、五代时的秘色瓷器,秘色瓷多为青色、草青色,当时主要生产在吴越一代,吴越曾多次进贡给后周这种瓷器,史载曾一次进贡过2万件,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后周几十万大军的军需。(2)柴窑不是景德镇影青瓷,因影青瓷在五代时才刚刚开始生产,况且景德镇属南唐国管辖,地处江西、路途遥远、长江阻碍、道路不畅、贸易不通,有悖于柴窑为后周世宗所建的本意。(3)配带柴窑瓷器可御矢炮之传说。这种可能是因为所烧瓷器多供应军队打仗之用,有的士兵缺盔甲,而常备的较薄的瓷器挡住过矢箭,越传越神,演义而来,对于可以却妖毒则不可信,只是说明当时人们对柴窑的重视而已。(4)窑址的传说,有记载说柴窑在郑州一带,有说在郑州以东开封以西的中牟县有个柴窑村,因黄河泛滥淤积较深,迄今未发现窑址。不排除当初先在此地选址建窑的可能,因其地理离京都较近,但其土质较差,接受窑工建议,往南迁移,定在柴城符合情理,即便于军需,便于管理,又有烧瓷的条件。柴城距郑州140公里,距汴京120公里,在地理上不是太远,交通又方便,当时柴荣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先进,烧出的瓷器兼具各种风格,引领时代潮流,打破"南青北白"单调局面,令人耳目一新,瓷界争相传颂,人人争而有之,可谓名震一时。这在北宋五大名窑形成之前,宋人首推柴窑为代表也在情理之中。(5)仿柴窑瓷器,《古玩指南》载,"柴器宋时仿者甚多,如汝窑之淡青、豆青、虾青等色,皆仿柴器为之者,江西永和之吉州窑,亦多专仿柴器,东京之东窑,亦专以仿柴为主,此皆最着名者。若其他无重要之小窑,杂窑所仿之器,更不能屈数,其仿之佳者,在当时每足乱真。""天青一色,肇端北宋,盖出自柴周之遗义也".宋时之所以仿者甚多,说明柴窑瓷器技术先进,风格多种,人们喜欢,在社会上有影响,有市场,值得推崇效仿。近年在河南各地窑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先后在禹县、新安和临汝等地均发现有胎薄质细、青中泛白、白里泛青的影青、青色淡雅花纹可以内外映见,其特点极似柴瓷风格,有人提出,这种青釉瓷有可能是直接继承柴窑的工艺发展而成,估计在五代柴窑时难以烧出这种内外可以映见花纹的产品,在柴城亦发现有多种色泽的青釉瓷片,有极似汝瓷的细小瓷片,有薄而划花,类耀窑而不透明的青瓷碗片,至于他们之间的承接关系,历史与继承渊源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考证。(6)找窑址的传说。民间世传后周时宰相魏仁甫受柴世宗所托,烧造瓷器,《五代史》也曾载下诏造祭器,在郑州东中牟一带设窑烧数次而不成,后在新郑皇陵附近发现可烧瓷之土,且传说这种土是女娲造人用之土,而女娲所建之都城--司都岗正在西华县境内,所描述之瓷土很像柴城一带之黄胶泥特征,这与传说接受越窑窑工建议,往南迁移或用南方之土相吻合,这一切难道是巧合,有待于验证。(7)白湾古寨,窑址南500米处的白湾村,现存有古寨城遗址,这里世代以打铁为生,紧临沙河,北靠柴城,是否为当年军队制造刀枪武器的铸造处,有待进一步考证。(8)在柴城遗址发现有很多唐、宋、明、清及近代瓷器,说明人们在此地生活的连续性。(9)柴湾村,与柴城,白湾隔河相望,有古渡口,现村内居住有姓柴人家200多人,据村民介绍沿南北线;临古官道均有姓柴人家,与柴世宗是何关系,有待考证。(10)江淮用兵传说,在柴城一带,民间传说为柴王江淮用兵所建,且柴荣三次亲征均沿蔡河经陈州(现淮阳县)由颖水到达江淮,从蔡口镇沿沙河过水寨,周口镇100多里即到柴城,水路交通便利。
  四、结论
  从发现的瓷片、城址、古井、窑址、灰坑等实物看,柴城有可能即为柴世宗所建之窑即柴窑,从发现的碗、盘、罐、等瓷片器物上,一直没有发现有带款识的、刻划少见,题字不见,符合当时唐末五代南青北白、款识不多的实际情况,从瓷胎的质量看,黄土瓷胎的碗占多数,但也有含沙,胎质白、灰白的都有,这种瓷土不像本地所产,疑为从鲁山、郏县、宝丰等地运来的瓷土、釉药和坯。资料显示,唐代郏县的黄道窑具备烧多种瓷器的技术,以上这几个地方均在后周的管辖范围之内,易于调动人力、物力。从发现的碗的瓷片看,其中不少是中晚唐、五代的风格,如平底、壁形底、凸唇,亦有从凸唇向无唇口过度风格的,有"白覆轮",留有中晚唐的遗风。
  柴窑瓷器不光是指四种特征俱全的,12字特征是指柴窑的最高水平,这样的只占一少部分,属于精品,更多的则是烧制的大批供应士兵的平常瓷器,即粗瓷、大众瓷,有的仅具备一种特征,记载还有一种不上釉者,也发现有样品,可谓款式很多,至于细纹有的有,有的没有,颜色多样,风格齐全,总之,是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局,令人耳目一新,对从唐到宋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短暂的朝代,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即逝,它不像烧了二十年的北宋汝官窑,有强大的国力,但从后周建立的十年中(951--960),周世宗执政五年零六个月,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他顺应时代潮流,发动战争是为了国家的统一,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也是集中了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鼎力烧造瓷器,与宋徽宗不同的是,他不是为达官贵人,皇宫欣赏,而是为了战争,军需。从这点意义上可以说,柴城柴窑是五代后周柴世宗的御窑、官窑、军窑,因流入民间的有限,又加之量小、时间短、胎薄、易碎、流传至今一千多年,所以难找,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又因为承上启下集中了当时中原制瓷能工巧匠,技术交流,结束后工匠和技术流向全国,风格各异,全面开花,各种技艺在适合它的地方扎根结果,从而烘托和孕育出了几大窑系。柴窑在中国的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但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的它,实在令人难以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陈桥兵变,改朝换代的现实,到宋代各大名窑林立,几大窑系的形成,其他窑的崛起,它的亮点也很快被其他众多光芒四射的更加亮丽的色彩所掩盖,但陶瓷界忘不了它,所以留下了后人的赞赏和追捧,但千年来人们对此可望,可想而不可及,直至今日柴窑的发现和探讨才让他又回到了现实。这个柴窑也不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不是太过于神秘,它也是在当时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同时生产精品和大众化用品的,富有典型的五代时代特征。时至今日,完整的柴窑瓷器最难寻觅,只发现了一些碎小瓷片。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古的发掘,有朝一日会完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盼望着有识之士,专家学者的探讨和发现,最终能全面揭开这个历史之谜,还全国陶瓷爱好者一个美好的心愿。





上一篇華雨農谈南宋官窯青瓷

下一篇宋代繁昌窑青白瓷概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