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中国书法》:谢稚柳书风演变轨迹探究
谢稚柳书风演变轨迹探究
叶鹏飞
壹
由于谢稚柳一直以绘画名世,尤其是早年作品,绘画多而书法少。目前能见到他最早的书法作品是其二十岁左右写给画家王伟(1885—1950)的行书《玉烛新词》扇面,其后则是他的《临陈洪绶诗册》,再是他1943年的《敦煌石室记》手稿。从这些作品看,他早年的书法未受其师钱名山(1875—1944)的影响,因为钱名山书法早年学苏轼,入仕后浸染北碑,是以碑派面目出现的;二是未受其兄谢觐虞(1899—1936)的影响,其兄是以隶书、小篆、金文而名世的,况且,其兄比他长十一岁,十五岁即外出谋生;三是未受他的好友张大千(1899—1983)影响,张大千的书法师从李瑞清(1869—1920),其书风伴随他一生。那么谢稚柳在二十多岁即善行书,他的书法师从何人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谢稚柳 行书扇面 20世纪30年代
据郑重所言:“谢稚柳一岁丧父、丧伯父。四岁时,年终遭火灾,稚柳由其母抱着逃出。谢氏数代收藏书画、书籍及其他财物尽成灰烬。”这也可能是谢稚柳父亲、伯父辈的书迹很难见到的重要原因。郑重又说:“稚柳居家,学书识字,祖母教读唐诗。”可见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其祖母钱蕙荪(1854—1934)修养全面,在《谢氏家集》中载有她的诗集《双存书屋诗草》。而谢稚柳母亲傅琼英(1881—1942)亦是能书会诗且很有生活情趣。在《谢氏家集》上载有谢稚柳父亲谢泳(1878—1911)的《鹧鸪天词》,其序曰:“内子书来,以尺幅笺折叠至寸,封缄甚密,戏得一解,书之函背。”可见其母也是一位很有修养的才女。虽然谢稚柳七岁才入塾读书,但幼时家庭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再则,谢稚柳姐姐谢月眉(1904—1998)早年绘画《太真国色图》的题款,也是工整、清丽而飘逸、字形偏长的小楷书,与谢稚柳的楷书有着类似书风。究其原因,这与常州当地文风有关。贰
谢稚柳于1938年到重庆,后于1940年到当时的政府监察院工作,与沈尹默(1883—1971)、潘伯鹰(1904—1966)等朝夕相处,书法观念深受这两位帖学大师的影响。谢稚柳在《沈尹默论书丛稿·序言》中说:“当时,我与尹默先生同住在重庆陶园,仅有两间之隔,几乎是早夕相见,谈诗论书,我是获益匪浅的。”可见,谢稚柳在重庆工作时期,尤其是1942年去敦煌前,经常与沈尹默谈诗论书,至少,他们的书法观基本是一致的。沈尹默对谢稚柳是竭力提携和推崇,视之为小弟。1941年,谢稚柳的长女三虚岁时,张大千为之画像,而沈尹默与潘伯鹰即题诗于画上,由此可见他们之间交往的亲密。可见在监察院的公余,谢稚柳虚心请教、勤奋好学,得到了沈尹默的赞赏。1942年谢稚柳到敦煌后,致书沈尹默,详述在莫高窟研究壁画的情景。沈尹默回信于他,并作五言长诗,诗中“一纸倘寄我,定识非人间”之句,表达出他读了谢稚柳信后对莫高窟的神往,而最后二句“言此心已驰,留滞何时还”,却是盼望谢稚柳能从敦煌早日回来。
谢稚柳 行书敦煌石室记手稿(部分) 20世纪40年代
沈尹默有许多论书法的文章, 虽然都发表于1949年以后,但他的学书方法和书学观在民国时期就形成了。沈尹默推崇“二王”,提倡笔笔中锋,反俗尚雅的帖学思想贯穿于他后半生的研书生涯之中。他推崇晋、唐书法的书学观,与谢稚柳所推崇的唐、宋“先进的典型”的画学观不谋而合。沈尹默1946年到上海定居后,以其身份和影响力,竭力倡导书法的传统经典,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书家队伍。所以,沈尹默在看了他画展后作的诗中就劝其莫学陈洪绶之作了,也可理解为陈洪绶之作是“世人嗔”之作,与其书学观似有不协处。可见他们之间的“谈诗论书”在潜移默化促使了谢稚柳的书学观的变化。
谢稚柳 楷书《画史》手稿(部分) 1955年
1949年以后,由于谢稚柳和沈尹默、潘伯鹰都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任职,新的职务亦使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时间。郭若愚(1921—2012)在《悼念谢稚柳先生》一文中说:
潘伯鹰 行书诗稿 1960年
从谢稚柳1953年所书《黄庭坚小山词序》、1955年所书《米芾画史》和基本同时期所书的《詹景凤书画旨》三件楷书作品看,其《黄庭坚小山词序》最为工整厚实、《詹景凤书画旨》较清淡流畅,而《米芾画史》则多任性恣肆,三者各有特色。但三件楷书作品已摆脱陈洪绶影响,而多取法唐人楷书。尤其是《米芾画史》作品结字较为宽绰,用笔略带率意,为他后期书风的先导。三件楷书之作在章法上一任自然,继承了古代抄书的形式,却带有行书笔致,结字生动又给人以工稳之感,这正是谢稚柳的高明之处!
谢稚柳 行书五言诗扇面 20世纪50年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谢稚柳身处逆境,书法也进入了沉滞期,主要精力转向了学术,书法创作相对较少。楷书创作,到这个时期变为消遣之余事,反而留下了珍贵墨宝。然而,他1963年所书行草《苏轼诗》,呈现出“山弯路转”的景象。那时,他已于前一年见到了《古诗四帖》原作,而且当时已对怀素、黄庭坚的草书产生了兴趣。但他的这幅作品,已将自己的瘦劲飘逸风貌转向了结体上的圆浑洒脱,是他的似变又未尽变之作。再看他于1964年所书《毛泽东七绝诗》扇面,其书风似又回到了陈洪绶书风上,仍以方折瘦长为多。而他写给“文无吾兄”的《乞买江阴酒》的信札又很显厚重,与沈尹默、潘伯鹰书风略似。可见这个时期,谢稚柳的书风演变在摇摆之中,显露着他前期书风向后期书风的过渡迹象,也是他书法积累期实践尝试的证明。叁
1962年,谢稚柳写了《北行所见书画琐记》,其中记录了他在辽宁省博物馆见到《古诗四帖》的情形。到1966年写了《论书画鉴别》一文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此文论证了传统鉴别方法的得失,强调鉴别以书画本身的认识为依据。在此过程中,他对《古诗四帖》一直萦绕在心。到1970年,他又写了《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1971年写了《论宋黄山谷〈诸上座帖〉与张旭〈古诗四帖〉》的论文。这五年,虽然是谢稚柳身处逆境的最艰难时期,却是对《古诗四帖》深入体悟、研究和琢磨的时期,也是他书风完全转变的时期。
谢稚柳 行书毛泽东诗扇面 1964年
谢稚柳 行书七言诗扇面 1973年
谢稚柳 草书鱼饮自作诗词册(部分) 20世纪70年代
纵观谢稚柳的学书历程,他自始至终站在“帖学”的立场上,未受自己的老师钱振锽北碑书风的影响,未受其兄谢觐虞的影响,也未受自己的好友张大千、徐悲鸿的碑学观念影响,却与沈尹默、潘伯鹰的书法观相谋合,取法归结于晋唐,终其原因,这正是与他自小的家学浸染密切相关。他的交往、思考、积学,使他“由老莲而上窥长史,神明变化,莫可端倪”,形成了既有张旭的“颠”意、怀素的“狂”意,还有颜真卿的“厚”意和陈洪绶的“逸”意——由他自己熔铸陶冶出来的独特书风。(作者单位:常州市书法家协会)
谢稚柳 草书毛泽东诗轴 1974年
谢稚柳 草书七言诗轴 1984年
谢稚柳 草书五言诗轴 1986年
谢稚柳 行书十七言联 1996年
上一篇: 史睿:唐代石刻研究杂谈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