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董其昌“淡”的美学渊源和内涵拓展
董其昌信札 上海图书馆藏
董其昌“淡”的美学渊源和内涵拓展研究
李乔
董其昌信札(部分)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 行书临柳公权兰亭诗卷(部分) 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在《书唐氏六家书后》评论:“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本则品论指出了精能与疏淡的转换,并指出了精能必须达到极点,才会转为平淡。精能在此亦是“技”的层面,但是“道”不外“技”,“技”达到了“至”的程度,也就通于道了,而“疏淡”就是道的一种状态体现。董其昌在《画旨》中有一则文字与苏轼以上这两则评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在这则评论中董其昌指出了诗文书画进益的阶段和步骤,年轻时期的工致,到渐老渐熟的平淡天真,并肯定了没有追求工致之美的过程就难以达到高古疏淡的极致之美。董的这则评论和苏轼的《与侄书》以及《书唐氏六家书后》无论是在用词上,还是在意思上,如出一辙。从苏轼对书法从“精能”“熟”“平淡”“疏淡”的转换或者递进关系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苏轼对“淡”的提倡与认可,强调绚烂、奇趣要发于平淡、疏淡。认为“平淡”是绚烂之极,是精能之至,是渐老渐熟的最终归处。董其昌《画旨》中的论述亦可看出诗文书画从工到淡的训练过程,是由艺入道的过程,也是从按部就班到解衣般礴的体会过程,从绚烂之极走向平淡自然的升华从而进入化境的过程。
董其昌 行书王维五言诗轴 南京博物院藏
董其昌 行书《与贾岛闲游》轴 故宫博物院藏
这则题跋最耐人寻味的评论:“然余不好书名,故书中稍有淡意,此亦自知之。”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此处的“略有淡意”好像是书作中的缺点,并且自己已经意识到,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但是董其昌在“不好书名,故书中略有淡意”之后,紧接着对文意进行了一个转折:“若前人作书不苟且,亦不免为名所使耳。”他说前人作书时非常认真,无论临写创作绝不苟且从事,但这样做也不一定尽善尽美。书写时的不苟且于书家来讲太累、太拘束,而缺少应变的自由。于书写内容的丰富性来讲太单调、太直白,看句首已知道收尾。于观者来讲,作品缺少趣味,缺少猜想,再创作的参与度太低。书家的“不苟且”绑架了书家的选择自由与书写时的情感生发,“不苟且”的做法应是为名所累。所以董其昌并不真的认为其书作中“淡意”是其书学中的短板,他不需要避免或者改正。文中董其昌“亦自知之”说明“淡意”是他的坚持,说明董其昌并不认为“淡意”是不好的。联系苏轼对智永的评价“精能之至,乃造疏淡”以及董其昌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的评价,此处的“略有淡意”是否可以理解为董其昌的自谦,说自己的书法已经出现“淡”的感觉,其书法造诣即将达到绚烂之极的水准,我们把此处的“淡意”理解为米芾、苏轼所共同倡导的精能之至后的“平淡”。
董其昌 行书《雨中宿义兴寺》轴 南京博物院藏
关于忽略世俗的眼光与评价,最著名的是赵孟頫与钱舜举关于何以称“士气”的一段对话,赵文敏问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要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钱舜举建议摆脱俗世,对其无欲无求才能对其不介意,不受其干扰,俗世的赞美和诋毁不要放入胸怀,并说这是文人画创作时的一个进阶的关捩。书法和文人画一样,真正的欣赏者都是“明眼人”,作为书画兼修、心眼俱明并且身为理论界巨擘的董其昌非常明白他本人想追求的创作状态,“然余不好书名”这句说明为名所使的限制在他这里不会存在,在进行书法创作时董其昌已经把世人庸俗的眼光过滤掉了,他不介意或者说他“淡”出了一般的世俗评说。他深知自己的书法创作是在学识、眼界和书法技能历练作为前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酣古斋帖跋》中董其昌说:“虽然,予学书三十年,不敢谓入古三昧,而书法至余,亦复一变。世有明眼人,必能知其解者。”由此可知,董其昌有非常明确的书法美学追求,对其所达到的书法水准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正确的自我评价,他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学术自信。
董其昌 行书王昌龄《斋心》轴 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董其昌跋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跋王氏一门书翰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下一篇: 中国千年书法理论精髓全在这了!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