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1684年9月,康熙第一次南巡到南京,然后渡江到如皋。他在如皋水绘园西堂同冒辟疆见了面,还亲书了宋代朱熹《濯清亭》诗:“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康熙特意借用朱熹之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熹”和“熙”既同音又同义。“朱熹”,寓意自己是“朱氏康熙”。他借用此诗说:我渡江而来,是深切思念光彩照人的芙蓉花(意指董小宛和董年姐妹花);为此,我反反复复反顾自己从何而来,内心怎么也不感到厌弃;特别是这次如果看不到高龄永继的无极翁(意指冒辟疆),我心灵深处的苦衷还有谁能知道呢?这样,康熙将对亲生父母的无限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时人在如皋三台山建造了“皇亭”,将康熙书写的这首诗,制作成御碑,长期竖立在那里。冒辟疆的庶弟冒褒常去“皇亭”,并写作了皇亭诗。后来,日本侵略军窜犯如皋,烧毁了“皇亭”。此碑也作建桥材料使用了。“文革”中碑文遭砸毁,碑石依然留存至今。而冒辟疆对康熙认父十分高兴,把祖宗所种朴树回购了,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还朴斋”,其衷情幽意可想而知。冒辟疆之子冒丹书,把吟唱“西堂相会”的诗词编成《西堂词》一书,并由藩宪丁思孔作序。由于诗词内容太显露而遭毁,但现在还可以在《冒氏宗谱》里看到丁思孔的这篇序文。康熙的侍从曹寅,也收集了西堂诗文,但十分之九被删毁。
1685年冬,冒辟疆得知董年的下落,便去河南白云寺,看望在庵中修行的董年,并劝她回到如皋。但由于孝庄皇太后还在,董年不愿连累康熙,执意不南下。如今该寺内尚有五块康熙题写的石匾,所有石匾皆正反有字,而嵌入墙内的一面是看不到的。现在解读匾额背面文字,康熙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他是大明忠臣的后裔,即冒辟疆的儿子。1687年孝庄太后死。在这之前,康熙已动用曹寅的江南织造的银子,在如皋建造了皇宫“碧霞阁”,给董年居住。康熙近臣张符骧,如皋人,曾为《冒氏宗谱》作序。他写诗记载了康熙通过曹寅花巨资建筑皇宫“碧霞阁”:“三汊河干筑帝家,金钱滥用比泥沙。”此处所述“三汊河”,即如皋内城河、外城河和运河汇合之处。董年死后,江南织造因财务亏空,闹得不可开交,朝廷派员侦查此事。康熙在大臣写的奏本上批道:“朕只知在龙潭造皇宫,其他的地方造皇宫一概不知。”这里所云“龙潭”,即如皋“黑龙潭”。《潜徽录》一书中施闰章写了冒辟疆召集了众多诗人在如皋倡和,有“黑龙潭树下晚集”一语。
“逸园”是冒氏家族的祠堂。冒辟疆庶弟冒裔,背着冒辟疆,将“逸园”低价出卖。1684年9月,冒辟疆向康熙提及此事,康熙回京之后,指使盐政裘充美给他完成三件事,其中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收回冒氏宗祠“逸园”。于是,裘充美和翰林韩菼、巡抚汤斌等人共同商量如何以官府名义出面解决此事。但冒辟疆认为,当年收买“逸园”者是巧取豪夺,如今也不要用强夺的方式解决问题,坚持出高价收回“逸园”。这让裘充美十分感动,他特意撰文,叙述此事经过,并刻石纪念。现在,我们从《冒辟疆全集》中还能读到裘充美的这篇碑文。
1684年9月,冒辟疆将孙子冒浑介绍给康熙,引起了康熙的特别关爱和提携。《潜徽录》中有冒辟疆写给冒浑的诗,诗曰:“绮年何意学从戎,万里扶摇一诺中。”这说的是冒浑年青英俊,本不想投笔从戎,只因为康熙轻轻一诺,冒浑在广阔天地里飞黄腾达了!据如皋县志所载,冒浑带着儿子冒重光一道远征。经过短短五年,冒浑成为从一品的武官,并被封为侯爵。冒辟疆也因此被封为光禄大夫。
1699年,康熙在龙舟上接见了冒辟疆的堂叔冒蒙求,并恩赐冒蒙求“月告存,日有秩”六个大字。此语出自《书·礼王制》:“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其中,“告存”即告知存在之意;“有秩”即长久之意。“月”和“日”合并则为“明”字。这六个字说的是大明王朝长久存在之意。
1707年,冒辟疆之子、康熙同父异母的哥哥冒丹书七十寿辰。据《潜徽录》所载,康熙将冒丹书全家,包括冒褒、冒裔两位叔叔,都请到皇宫里,举行了祝寿活动。由此可见康熙对兄长的一片深情。
1723年,康熙离世。而后一个个继位者,对冒氏家族取何态度,也是判断康熙身世的一把重要标尺。
1736年,乾隆登基。他也把传播很广的康熙身世之说,说成是“山野妖言”。这为的是让自己坐稳大清皇帝宝座。为此,他还采取了几项举措。一是将雍正御制国书《大义觉迷录》宣布为特号禁书。因为此书有涉及康熙身世的内容。二是肆行文字狱。凡是涉及到有关康熙身世的文字,或销毁,或删改。冒辟疆的《同人集》被删除了百分之九十。三是冒氏祭田由朝廷直管改为冒氏家族自管。康熙建冒氏祠堂后,还设立祭田二百八十二亩零三分,一直由皇府派人管理;到乾隆十三年(1748),下放给冒氏家族管理了,怕有关议论无休难止。
1796年,嘉庆继承皇位。嘉庆十五年(1810)十月二十七日发诰敕一道,圣旨曰:“朕惟尚德崇功,……冒南金,尔曾祖冒重光原系副将,雍正七年征伊犁阵亡,钦奉特旨,赏给恩骑尉,与尔承袭,世袭罔替。”冒南金已是冒辟疆第六代人了。嘉庆想起冒重光而嘉奖其后代冒南金,让他袭任恩骑尉,而且颁旨为世袭制。试问:如果嘉庆不知道曾祖父康熙是冒辟疆的儿子,他能让其后代沐如此隆恩、享如此荣光吗?
1851年,咸丰坐上大清皇帝宝座。冒辟疆是1693年离世的,距咸丰上任已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了。但是,作为大清皇帝咸丰,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了冒氏家族。他在上任后的第二年,为冒南金之子冒清柱“以祖重光功袭恩骑尉。”这样,冒辟疆曾孙的曾孙,还因为冒辟疆的缘故,荣享浩荡皇恩。咸丰之前的道光,咸丰之后的同治、光绪,也都对冒氏家族怀着特殊的感情,这里不一一叙述了。
1684年9月,康熙到如皋认父之后,许多达官贵人,包括工部尚书等一、二品大员,在迎接冒辟疆时,不但亦步亦趋,而且倒退着走路,俨然是一副见太上皇的姿态。这种情况,被李天馥知道了。于是,李天馥以《行路难》为题,作诗八首,送给冒辟疆。现在这八首诗仅存三首,其中五首可能因内容太直白,被销毁了。从仅存的三首诗中可以得知,李天馥是在劝告冒辟疆为人不要太高调,说话做事不要太张扬;否则,会坏事的,会害了康熙的。他还建议冒辟疆就如何治国理政,多做些研究,给康熙多提一些好意见,以稳固康熙的皇位。李天馥是康熙的近臣,又是冒辟疆的挚友。冒辟疆把李天馥的话听进去了。
上一篇: 中国古人的床上功夫,确实不一般!
下一篇: 中国传统纹样,古老而神秘!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