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沈伟: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著录与流传考
(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为现存的唐代卷轴画重要作品,今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品编号为:Denman Waldo Ross藏品31.643。
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绢本,51.3cm x 531cm,波士顿美术馆藏
该段跋文(早于下文所录周必大跋51年)非常重要,以下略作梳理。
《历代帝王图》北宋跋文部分,沈伟拍摄合成
《历代帝王图》南宋跋文部分,沈伟拍摄合成
周必大的墨书笔迹,可参见比对辽宁省博物馆藏欧阳修《诗文手稿》卷后的周必大考证题识,并有“中书省印”[15]。
"波士顿美术馆从富田幸次郎以来就根据精细的比对而认为:前一段六帝部分,为北宋(成于11世纪之前)的摹作,而后一段七帝部分,则为唐代(应为7世纪作品)绘画遗存"——"即使非阎立本亲笔,作为对阎立本原本的摹写,也只有可能出自唐代宫廷之摹手。"(《<历代帝王图>研究》69页、81页,引用书籍下同)
晋武帝司马炎这个画面引用率非常高。凡是讲中国的帝王时,要有一张配图,往往会引用这幅。因为它画面清楚、完整,格式明确,品相良好,有榜题。但这部分应该是北宋摹本(仿造)。
"然而从细节性的绘画技法来看,其线描的勾勒颇多方折或钉头式的用笔,这是吴道子、张萱画风在民间普及之后所形成的多转折、多变化的行笔习惯(或称“莼菜条”“兰叶描),对比初唐时期绘画在用笔、用线上的停匀、细挺、圆若蚕丝的铁线描(或称“高古游丝描”),视觉趣味有着极大的不同。"(82页)
“在后半段七帝部分中,陈宣帝一段,确实在整个帝王画卷中是最为精彩者,按周必大在1188年的题跋称,“十三人中,惟陈宣帝侍臣两人,从者并执扇各两人,挈舆者四人,笔势尤奇,绢亦特敝,是阎真迹无疑”。
这是一组人物群像,帝王加侍从共有十一人,均为男性。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首先是通过视觉上的大小体量来显示尊卑:陈宣帝体型巨大,手捧如意端坐于腰舆;其次是二位手执笏板的侍臣;再次,是腰舆前后抬舆和高擎羽扇的侍从八人。整个一组人像身份明确,布局紧凑,人物之间关系密切,前后照应,众多人物的神情刻画自然而有变化。
尤其是陈宣帝所坐腰舆的绘制,在各结构组合部分的描绘上非常的精确,对于抬舆者使用腰舆的情况也交代得很清楚,甚至连腰舆通身流云状的木纹也一一刻画而出,以及佛教坐具影响下腰舆横档牙板处的“壶门”样式等等,均从细节性描绘的方面,显示出画作者对于宫廷器用的熟知程度。对比《步辇图》一画中简单而无细节的腰舆形制,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中的腰舆符合《舆服志》等典章所记。”(71页)
帝王像 初唐(贞观十六年642年) 敦煌220窟 东壁门北
杨坚 宇文邕 孙权
但吴修绝句附注中没有明确说明他是在何时见到此《历代帝王图》的。从时间上看,“藏金陵人家”当在先,其后方在“乾隆间(1736-1795年)为宦游者购去”。乾隆年的下限为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吴修31岁。若吴修曾在“金陵”见到过此图,则《青霞馆论画绝句》所咏“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当为其早年印象。当然也不排除吴修是在购藏此画的“宦游者”处亲见此图,但寻其文意,所谓“为宦游者购去”,有不知去向之意。
确如谢巍所言,《平津馆鉴藏书画记》为孙星衍自藏书画的著录,然而陈宗彝在《十三帝图》、《列女传仁智图》二图的题目下加有注明,前者注为“此图今在吾乡蔡友石太仆家”,后者注为“此图今在吾邑史氏”,说明陈宗彝知晓此二图脉络,也说明此二图非为孙氏自“藏”,而是为孙氏著录所“鉴”。
以下参读原本,试作整理以备检索:
总之,以上所举影响较大的流传史整理中均有差错,尤其是对于早期的收藏情况,亟待再次推求,并且其中许多的错误,是由于相互转袭所造成的。以下,本文结合前文所梳理的历代著录与画卷的跋文,重新归纳分析波士顿本《历代帝王图》的流传情况:
可见其收藏的时间、地点:1846年时在北平,1855年时在潼关。
四,结论
沈伟
沈伟老师亲笔签名
魏文帝曹丕
上一篇: 苏轼书法在吴门的传播 祝允明临书可乱真
下一篇: 王传龙:古籍登记中的“板裂系联法”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