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宋瓷器上的“官”和“新官”字款问题
来源:中瓷网 文章作者:佚名 点击次数: |
四.“官”与“新官”字款的关系 “官”与“新官”字款的关系,也不难理解。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通入藏时镌刻的供奉藏品之物品帐目石碑,碑文开头说“监送真身使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如后”。这句话中值得注意的是“恩赐”和“新恩赐”两词。从碑文中得知,“恩赐”物系唐懿宗(860-874年)李催所赐,“新恩赐”物系其继承人唐僖宗(874-888年)李儇所赐。“官”、“新官”与“恩赐”、“新恩赐”形式相同。“官”、“新官”字款瓷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纪年资料为浙江临安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钱宽墓和约葬于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的水邱氏墓出土的,与“恩赐”、“新恩赐” 镌刻的时间都属于晚唐时期。看来可能是当时行文的一种惯例。据此我们认为,“新官”是对“官”而言,“官”在前、“新官”在后,可能是以示区别太官署前后两次或前后两位官员在同一个瓷窑订烧的瓷器而刻、划的。 五.“官”和“新官”字款消失的原因 本文前面已经讲到,“官”“新官”字款瓷器见于唐代晚期至北宋早期。为什么北宋早期以后不见了“官”、“新官”字款瓷器?这不排除没有发现或发现了未被辨认出来的可能。但我们认为更多的是与北宋官府机构的变动有关。在前面已经谈到,北宋早期特别是太祖、太宗时期的官僚机构基本承袭了唐未、五代之制,光禄寺及其下属的太官署继续负责原来得事务,这是北宋早期仍有“官”、“新官”字款的根本原因。此后,事情逐渐发生了变化。《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一之一)》光禄寺条引《两朝国史志》载:古者其属有大官、珍羞、良酝、掌醢(音:海)四局,今分隶御厨、法酒库“。《两朝国史志》即为《两朝国史》中的“志”。两朝国史》系北宋仁宗、英宗两朝的果史,北宋王圭等撰,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成书奏御。由此可见,在仁宗、英宗时期太官署的职事已隶御厨。之后,神宗元丰年间,官制改革,撤消了太官署。这样自仁宗、英宗时期起,不能再以太官署的名义到瓷窑订烧瓷器了,瓷器上也就不见了“官”、“新官”字款。 |
·上一篇文章:“西畴书院”款考证 |
·下一篇文章:中国(含明清)瓷器款一览表 |
相关内容
佚名 |
白明山 |
佚名 |
佚名 |
孙丽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