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基础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知识 > 瓷器基础知识

磁州窑行炉


作者:张美芳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佛家认为

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焚番是佛事活动中必有的内容。佛家有一种修持为经行,即手捧香炉围着佛像绕行三圈、七圈或更多,谓之行香。那么,什么样的香炉更方便随时手执行走,从而达到无处不生香的效果呢?

  行炉,乃磁州窑宋代的制品,上部为圆形宽平口沿,中为圆形直腹,下为喇叭形长足,造型修长。很多参观者都认为这是古时的灯,为照明所用。其实它的用途为礼佛时焚香所用,因为这种香炉既可以放置在原地使用,也可以手持行走使用,故称为行炉。在磁州窑博物馆的化境黑白厅即陈列有多种瓷制行炉。

  磁州窑的行炉是佛事香炉中逐步演化来的一个造型,最早的香炉为鹊尾炉。《法苑珠林》载香炉有柄者日鹊尾炉。鹊尾炉的造型源于西亚,后由印度传人中亚。国内的鹊尾炉最早见于甘肃永靖县炳灵寺69窟西秦壁画中。南北朝的造像中常见这种器物,甘肃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礼佛供养人也多执此器。到宋辽金时期仍沿用此名,如北宋苏轼就有夹道青烟鹊尾炉的诗句。现存出土及传世的鹊尾炉较少,并且多数为铜架或银架,如河南洛阳龙门唐代神会塔基所出鎏金铜鹊尾炉、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唐代铜鹊尾炉、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富出土的唐代银鹊尾炉等,而通体用纯金制成的仅见廊坊固安一例。唐代皮日休有诗赞曰:鹊尾金炉一世焚。在安西榆林窟发现的五代壁画《曹义金行香像》中,曹手中所持的金属鹊尾炉,炉身的形制和观台磁州窑北宋早期流行的行炉极为相似。在宋代名画《番王礼佛图》(现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中,绘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朝拜佛像的场景,其中一人手捧行炉,与磁州窑出土行炉一模一样。说明在北宋时期,随着陶瓷业的兴起,行香所用的鹊尾炉也由金属器演变成瓷器,且炉身不再有执柄。因瓷器成本低,很多以前只有王公贵族或特殊人物和特别场合使用的器皿,也普及到了民间。至于陶瓷行炉不再有柄的原因,应该是瓷器本身没有金属那样的快导热性能,所以变成了手执的行香炉。在观台磁州窑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行炉,反映了当时社会焚香礼佛的盛行。

  北宋的行炉造型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釉色和纹饰。釉色上分白釉、棕黄釉和黑釉;纹饰上有点绿斑,草叶纹、珍珠地和剔划花装饰等等。

  白釉绿斑行炉,通体施白釉,沿面上有绿斑装饰。白釉绿斑的装饰技法是在施过白化妆土的器坯上点几点绿斑,再罩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这种氧化铜绿斑点在高温下会熔流,在白釉上就会出现深浅不同的鲜艳绿斑片,使制品的釉色更加好看。

  白地褐彩草叶纹行炉,白地满釉,沿面上用褐色的釉料绘有5组草叶纹。这是在磁州窑化妆白瓷上施透明釉以后,再用毛笔蘸上浓稠的褐彩料绘上纹饰,有草叶纹,也有麦穗纹或放射形纹等等,高温烧成以后,花纹凸出,有挡手之感(也有少数是在釉下的)。这可能是磁州窑最早利用毛笔绘画的纹饰,是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的发端。

  珍珠地划花行炉,沿面及炉身上都划有云头状团花,空白处填补珍珠地。这是在器坯上先施白化妆土,趁其未干时迅速用尖状竹木工具划出花纹,然后在空白处戳印似珍珠的小圆点填补,再罩以透明釉烧成。珍珠地这种装饰技法借鉴于金银器的錾花技艺,据说这种技法由河南密县西关窑首创于晚唐,它与划花两种工艺结合在一起使用,使纹饰更加复杂,也更加漂亮。

  白地剔花行炉,宽平沿,口沿凸起,直腹下垂外撇,平沿上剔划有五瓣花纹。剔花,就是在稍千的器坯上先施白化妆土,趁其未干时用尖状竹木工具迅速地划出花纹,然后用扁铲状竹木工具将花纹以外的白化妆土剔掉,加施透明釉烧成。这样,白色的花纹在灰白色的胎体上更加突出,层次分明,还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这件行炉的足为喇叭形,并有弦纹装饰,这样更适于用手抓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行炉可以手执行走使用。

  这些磁州窑宋代行炉既反映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盛行,也反映了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这些兼具美观和实用性的行炉上,凝结着磁州窑工匠的心血,寄托着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木木)





上一篇钧瓷常见的几种纹路

下一篇钧瓷的魅力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