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基础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知识 > 瓷器基础知识

青花分水技法|一笔而过 浓淡相间


作者:绿宝石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青花分水,犹如中国画的“水墨”,但又不同于墨,它是以青花料在泥坯上分出各种深浅的明暗层次,使单一的色料富有浓淡不一的变化,来表现各种形体,达到淡浓分水,水料融莹的艺术效果。国画中有“墨分五色”的说法,青花则也有“料分五彩”讲究,即头浓、二浓、正淡浓、正淡、影淡之说,与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国画用的是毛笔,而分水则是“鸡头笔”,形体上有别于国画毛笔,从而丰富了青花的表现技法。

 
鸡头笔

 “鸡头笔”—种腹部很大,可含大量料水,青花分水的专用工具的发明和随之而出现的分水技法的形成,是青花绘制技艺上的一大进步,给青花艺术带来了崭新面目。鸡头笔分水是以笔锋牵引料水在坯体上运行,笔锋不触及坯体,利用料水积层的厚薄以及托拿坯体的右手控制水的流向和右手提笔收水相照应,以料水成线的淌水法在坯体上制作,因水多而涌,坯体吸干稍缓,料水粗粒下沉,细粒上浮,烧成后色多漂翠,明净莹澈,水色尤为鲜亮,苍翠隽秀,淋漓而酣畅。分水和国画不同,未烧制前,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只能凭借经验掌握青料的厚薄来控制浓淡,在烧成之后才能见到效果,由于游离性物质渗入釉质,又形成了一些料晕,这种效果就象水墨画的水韵一样。

青花分水工艺

一笔而过,于瓷坯之上呈现出深浅浓淡、变化丰富的艺术形象。既有对比,又很协调,体现出了青花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达到了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的视觉效果。 起稿在坯体上先用铅笔画好完整的轮廓图样。然后将坯放在丝棉做的托坯砧上,以手托住放在双腿之间(因丝棉不会擦磨掉坯上青花料,故必须有此物)。用鸡头笔饱蘸青花料水,按铅笔图饰行笔,按所需色泽浓淡而行走快慢,行笔愈慢坯体吸水愈多,色泽愈浓,反之则愈淡。起稿在坯体上先用铅笔画好完整的轮廓图样。然后将坯放在丝棉做的托坯砧上,以手托住放在双腿之间(因丝棉不会擦磨掉坯上青花料,故必须有此物)。用鸡头笔饱蘸青花料水,按铅笔图饰行笔,按所需色泽浓淡而行走快慢,行笔愈慢坯体吸水愈多,色泽愈浓,反之则愈淡。

 

具体说来,青花分水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平水、其色度不同,每种色块匀净平整,尽量没有水与水相接的水迹纹。这种手法多用于图案工整、细腻、精致的器皿纹样上。

水迹纹又称浪头水、指的是一笔水和一笔水之间相互压住一点头,重叠的部分形成深一点的水迹纹。这种手法保持了手工痕迹的随意性,民间味甚浓。

晕水、指根据画意,色泽深浅互变、渐然过渡。其笔肚含饱水,笔尖留一小水珠保持在坯体上,慢慢晕下去,坯体随着笔而吸收,笔尖停留的时间越长,水色越浓,这种色阶变化不大,感觉柔和匀净。

洗水、笔尖蘸得浓水,毛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过,色阶变化较大,画面效果流畅、痛快。如康熙时的青花、分水就多采用此手法,一笔下去,色分几种,色度变化非常之丰富。

点水、是用分水笔在坯胎上,分出小点,一点之中,色泽略有变化,形成衬托的视觉效果。

而今,青花分水的技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像利用甘油这样的小工具来使得分水的效果愈加润泽。另外它也吸收了如吹喷、浇洒、抖水、皱擦等多种独特的装饰手法来不断的丰富着青花分水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后仿耀州瓷的发展及作伪手法

下一篇“锦上添花”的粉彩轧道瓷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