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艺术欣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欣赏 > 其他艺术欣赏

【雕塑】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之美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雕塑】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之美


佛像是中国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在众多艺术品门类里,唯独收藏佛像会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近年,佛教造像的魅力一直在吸引着无数国人的视线,其不但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人们忙碌之余的精神寄托。

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佛教起始于印度,发展在中国,又远传于日本、韩国,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但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据说于公元前2年由一个叫伊存的西域大月氏人传入中国中原地区。

\

“白双且造”石佛塔局部 十六国·北凉(公元397/401年-439年)1969年甘肃酒泉出土

\

“白双且造”石佛塔 十六国·北凉 缘禾(延和)三年(公元434年) 1969年甘肃酒泉出土上面两张图片中的是一位名叫白双且的居士所造石质小佛塔。石塔现仅存塔基、塔身和塔肩三层。底层八角形塔基上雕刻施主的发愿文和佛经,中间圆柱形塔身雕有六尊佛坐像、一尊半跏趺坐思惟菩萨像和一尊交脚菩萨像,上层覆钵形塔肩雕刻七尊佛坐像和一尊交脚菩萨像。石塔下端为榫头,说明塔基下原有塔座。
此类石塔现存有14座,多发现于今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十六国时期这些地区属于北凉统治区域,因此这类石塔被学术界称为“北凉石塔”。北凉石塔多造于公元426年-436年之间,是当地早期佛教艺术的一种题材。北凉石塔所刻经文长短不一,但都以“十二因缘”经文为主。十二因缘是三世论(过去、现在、未来)的理论基础,这是释迦牟尼在分析人的苦难及其原因时提出的解说,即整个人生现象是由十二个环节构成的流转过程,这十二个环节涉及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中都有佛来教化众生,这就是三世诸佛。北凉石塔所雕刻的佛和菩萨表现的就是三世诸佛形象,七佛分别代表过去和现在,菩萨是弥勒菩萨,是未来世界的佛(在已知的14座北凉石塔中,仅有此塔雕刻两尊菩萨)。可见,石塔所雕刻的佛像与经文是相互印证的。

\


“韩小华造”石弥勒佛像 北魏 永安二年(公元529年)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山东青州博物馆藏
 

\

“张开()造”石观音菩萨像 北魏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

“王阿善造”石像 北魏 隆绪元年(公元527年)

 \

彩绘贴金石雕佛立像 北魏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彩绘贴金石雕佛菩萨三尊立像 北魏1987年山东青州原酒厂出土

\

贴金石雕佛头像 北魏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彩绘贴金石雕佛菩萨三尊立像 东魏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白石观音菩萨立像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

彩绘贴金石雕菩萨立像 北齐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彩绘贴金石雕菩萨立像局部 北齐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在古印度,佛像艺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分别是贵霜时期、笈多时期、波罗时期,这三个时期中所创造的各具时代特色的佛像艺术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中国。
在贵霜时期产生了佛像,这是佛教艺术史上的重大事件。伽腻色迦王在位期间,在犍陀罗发行了铸有佛像的金币,并且带有“佛陀”(bodda)的铭文,有学者认为这是最早的佛像。“这恰好表明了佛像在这个时期已经较为盛行,因为用于流通的钱币不大可能使用世人陌生的图像……佛像在古印度已经经历了相当的发展时期,至少在公元1世纪中后期已形成了相当广泛的信仰基础。在长江中下游发现的两尊禅定印青瓷造像,是中国早期金铜佛的造型样板,其形制应该源于禅定印盛行时期的秣菟罗造像。”当时的中国毕竟刚刚开始接触佛教,缺少广泛的信仰基础,而这些早期佛像使得中国人首先认识了佛像,亦为接下来佛教在印度笈多王朝时期、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隆盛创造了契机。

 \

彩绘贴金石雕佛像立像 北齐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彩绘贴金石雕佛像立像 北齐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贴金彩绘石佛像 北齐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山东青州博物馆藏

 \

贴金彩绘石佛像 北齐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彩绘石佛像 北齐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山东青州博物馆藏

\

贴金石佛头像 北齐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贴金石佛头像 北齐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彩绘贴金石雕佛坐像 北齐-隋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

白石菩萨弟子立像 北齐 天保三年(552年)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

白石半跏思惟菩萨坐像 北齐 武平四年(573年)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

白石观音菩萨立像 北齐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

白石双观音菩萨立像 北齐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

白石释迦多宝佛坐像 北齐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

白石双观音菩萨立像 北齐清河二年(563年)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有了学派,中国人开始翻译、传播外来佛教著作。隋唐以后,佛教进入创立宗派时期,与中国的儒道文化互相影响。而佛教造像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至2世纪间。南北朝时期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得到了全面发展。

 \

白石双观音菩萨立像 隋 开皇六年(586年)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

石雕菩萨坐像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21窟 唐 这尊造像的头与身躯分别流落海外,身躯被追回后,头仍在海外,国博这尊的头是后配上去的

 \

石雕菩萨头像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18窟 唐

 \

彩绘木雕菩萨坐像 宋

 \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宋
到了唐代,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达到了巅峰。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类佛像,在材质上不仅有金铜佛、石雕石刻佛、木佛,还有泥塑佛、玉佛、瓷佛乃至用纸制的夹佛,而其中又以金铜佛、石佛最受后人珍视。明清之前的佛像称为高古佛像,也常被称为汉传佛像;而明清佛像,则常被称为藏传佛像。有人认为,唐以前的石佛像艺术价值最高,但因存世量稀少,在市场上已属罕见。佛像市场上,藏传佛像的收藏远好于汉传佛像。

\

鎏金铜绿度母坐像16世纪明代宫廷造像始于永乐时期,只延续到宣德时期。永宣之后,明代宫廷造像突然销声匿迹,因此至今尚未发现有永乐、宣德之后的明代宫廷制作的藏传佛像。明永乐年间,宫廷还设置专属的造像机构“御用监佛作”,专门负责铸造佛像和佛事所用的法器。到了清朝,宫廷造像的繁荣主要集中在康熙、乾隆两朝,特别是乾隆时期,由于皇帝个人的信仰需要,故而佛像的造像量很多。相对汉传佛像而言,艺术张力和视觉冲击力更为丰富的藏传佛像,在市面上流通更多,也更受藏家的青睐。如今海内外藏家十分重视明清宫廷造像,于是明清的金铜佛像也就构成了今天中国佛像收藏市场的主体。
 





上一篇明式家具| 征服世界的东方美学

下一篇《赵城金藏》:辗转千年的虔敬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