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像应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画特集
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古代书画在国内省级博物馆中,以明、清书画与近现代名家书画而闻名遐迩,且以浙江籍地方名家为主,这也是浙江省博物馆馆藏书画的一大特色。元代的黄公望,明代浙派、武林画派,戴进、蓝瑛、项圣谟、徐渭、陈洪绶等,这些画坛开宗立派人物与不朽杰作谱就了浙江书画之乡的恢弘篇章,同时也印证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主脉络。“像应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画特展”汇聚南京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明、清时期人物肖像画精品共一百二十件套,两家单位各占其半。展览以肖像、道释画、仕女画、风俗画、历史故事书等人物画题材内容为视角,以名士写真、人物传神、行乐故事、佛道神话四个专题构架展览体系。浙江省博物馆参展作品有明代人物画十二件,清代人物画四十八件。其中重量级的作品有明沈周《为祝淇作山水图》,曾鲸《张卿子像》;清陆薪《醉吟图》,汪汉《九歌图》,禹之鼎、蓝深合作《云林同调图》,罗聘《丁敬像》、《金农像》等。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民俗风貌、宗教信仰、道德信念、思想情趣等,彰显人物画的社会文化含义。
曾鲸/ 张卿子像
曾鲸/ 张卿子像局部
张远/ 槐荫抱膝图
张远/ 槐荫抱膝图局部
罗聘/ 金农像
罗聘/ 金农像局部
罗聘/ 丁敬像
罗聘/ 丁敬像局部
任颐/ 周闲像
王俭/ 壶天洞乐图局部一
陆薪/ 醉吟图
陆薪/ 醉吟图局部
陈洪绶/ 羲之笼鹅图
陈洪绶/ 羲之笼鹅图局部
华岩/ 松荫三老图
余集/ 仕女图
顾洛、奚冈/ 元宵儿戏图
倪仁吉/ 仕女图
沈周/ 为祝淇作山水图
罗文瑞/ 洛中九老图之一
罗文瑞/ 洛中九老图之三
严湛/ 赏音图
禹之鼎/ 北山洗寒图
禹之鼎蓝深/ 云林同调图
郑重/ 罗汉图
汪汉/ 九歌图局部
金礼赢/ 观音像
金礼赢/ 观音像局部
金农/ 药师佛像图
冯箕/ 吕洞宾像
像应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画特集
本展览汇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两机构所藏明、清两朝人物画、肖像画精品凡一百二十件套,主要分名士写真、人物群像、行乐图绘等内容,具体包含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当中不乏名人作品,如明朝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曾鲸、陈洪绶及清朝的金农、禹之鼎及任颐等等。
按展品的具体内容,展览共分“名士写真”、“人物传神”、“行乐故事”及“佛道神话”四个单元。其中,“名士写真”单元展出《沉度春阴调鹤图》卷,《徐渭肖像》册页,曾鲸《顾梦游肖像》轴,《张卿子像》轴,《王原祁像》轴及罗聘《金农像》轴等画作;“人物传神”单元展出周臣《柴门送客图》轴,陈洪绶《羲之笼鹅图》轴,仇英《捣衣图》轴,唐寅《吹箫仕女图》轴及费丹旭《仕女屏四条》等画作;“行乐故事”单元展出文嘉《寒林钟馗图》轴,文征明《虎山桥图》卷及《中庭步月图》轴,沈周《为祝淇作山水图》轴和华岩《人物故事图》轴等画作;“佛道神话”单元展出钱复《真可和尚像》轴、金农《乐师佛像》轴及华凸《钟馗嫁妹图》轴等。
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有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由此观点说明先民早就强调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与其谓“成教化,助人伦”依附于美术来进行,毋宁说中国绘画艺术从诞生不久已经被赋予贯彻道德的力量。
游山玩水可以涤荡尘襟,“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自然令人生出“落尽梨花春又了”的感叹;莳花养草可以提高审美意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却原来“流光容易把人抛”。山水游观吟风弄月都离不开感喟人生,而历代丹青妙手所描绘的山光水色,或人物花鸟,无不寄托了中国文人墨客对人生和大自然的感喟。我们从不怀疑,图画是文字之外又一情感表达途径。
至于中国绘画的道德功能,以体裁论,莫过于人物肖像。《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人物画相比于山水、花鸟更早独立成科,自非偶然,盖图像可供礼拜。然而“只难传处是精神”,不免要生“妙手何人为写真”之叹。
看范仲淹的画像,秉笏披袍,双目炯炯,不期然会联想起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这种伟大情操自宋以来已成为检验治国良臣的一个标准,不可更易;看陈老莲笔下风流倜傥的王右军书鹅换鹅,会想象其“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不朽书法。在形形色色的人物肖像中,还会看到徐青藤的忧愤,李竹懒的萧散,王麓台的高旷,丁敬身的儒雅,金冬心的淹博……以至关天培抗击外夷以身殉国的悲壮。
假若吾人观赏上述明、清人物画精品,在为古代丹青妙手像应神全而啧啧称奇之余,因像主生平而兴感,“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岂不善哉?明、清绘画并未丧失“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功能,足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其有不可泯灭者如此。
“蕴古今”,谓之博物,举办“像应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画特展”,除向中外书画爱好者展示中国明、清人物画上继隋、唐、两宋的精湛技艺外,倘由画内人物形象推及画外历史故实,道艺合一,有助治乱兴衰之教,庶方不负博物之旨!
上一篇: 古今画坛巨匠们的“顶尖之作”,堪称一绝!
下一篇: 齐白石原作扫描100幅,太过瘾了!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