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知识大全 > 书画知识

马子恺:书画入印小器大文章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政通人和》 

《坤厚载物》


《东巴印象》 (2011年综合水墨)

  马子恺


  1969年生于济南,以书印称名艺林,擅长诗画鉴赏。曾先后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学习。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画院》学术总编。出版有《齐鲁名贤印迹》、《古篆论语》、《周易锦言》等。个人代表作有古篆书法《东巴印象》、《大唐新梦》、《论语集句》等。2008年夏为《奥运会·中国茶》宣传片题字。2013年书法作品《你好·世界》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篆刻作品《中正光明》在2013年秋拍中拍出12.65万元。
  马子恺篆书作品《你好·世界》在“世界的十字路口”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播出。此幅篆书,马子恺不遵循从右到左的传统书写习惯,改从左到右,强调字体大小与笔画粗细的错落。“我曾也想到如何让大家更好识别,但既然写古篆书,就要存古意。”马子恺于是放弃了从俗从众的想法,借用象形文字本身拟人、拟物的形体之美。“你好,世界”中的“好”字,“女”字旁就颇有婀娜之意,“子”体现出活泼顽皮,“界”上面的“田”用了一个圆圈象征地球,国与国、家与家之间和谐相安。
  2013年圣诞节,马子恺古篆书法作品《你好·世界》登上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用中国特色向世界庆贺新年;同时他的篆刻作品也在卖场被拍出好价,马子恺说印章是个三位一体的艺术品,不能单以价格论艺术水平。
  书法 用古篆写论语精华
  马家几代人都喜欢诗文书画,马子恺幼承家学,年龄稍长之后,就拜师学艺,拜的是几位老前辈,许麟庐先生(齐白石得意门生之一)、武中奇先生等。而后他到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求学,自己也多年坚持书法教育工作岗位。
  马子恺写书法,最擅长的就是篆书。“一开始也用学习传统书法的模式去临摹创作,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广博,艺术创新思想积累越来越多,逐渐加入了更多的传统元素。”马子恺所说的传统元素,即是《论语》和《易经》。
  他认为一件作品必须要有一件主题,而马子恺的主题就是古篆论语。“以孔子时代的文字浓缩孔子时代的思想精华,以古篆书法创作论语的经典名言。”比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马子恺只选“远虑”,用秦统一之前的文字书写,既表达原句意义,又适合书法作品的传播,他认为这就是一种精华的浓缩。又说《易经》,他将《易经》拆解成通俗易懂的简短词语,再用书法篆刻的艺术形式表现为《周易锦言》系列作品。
  在马子恺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中,可见大量古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古陶文等。以古文字作为艺术创作元素,他解释自己在过去几十年做了大量相关研究,阅读历史考古文献,再就是去博物馆看,看青铜器上篆刻的铭文,如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散氏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北京故宫的石鼓、国博的虢季子白盘等……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在铸刻铭文时偏重装饰,杞国大公的吉金文字更接近于鲁系一脉……马子恺就这样把春秋十六国古文字集中在一起,转换为现代视觉构图的崭新形式,产生《春秋》与《战国》系列。
  篆刻 绘画布局又含文字美
  马子恺回忆七八岁写书法,“绘画讲求骨法用笔,书法写不好,画也难成功。”画也画好了,字也写完了,就觉得还缺点什么,就是印章。马子恺于是自学篆刻,不想日后就再也放不下刻刀,而他的篆刻作品也带有马式篆书的特点,“就喜欢高古浑厚的苍茫感觉,多刻的是秦前三代古玺一路。”
  从书法到篆刻,印从书出,书从印入。马子恺对篆刻文字的取向来自于他的书法审美意趣,注重章法布局疏密自然,“印章既有文字之美,又含绘画的章法布局。”
  相比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中国书画作品,印章这类“小器”、“小品”开始进入拍卖场,成为入门级收藏品。2013年西泠印社秋拍“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中,一件马子恺刻昌化石螭钮方章《中正光明》以12.65万元成交。
  篆刻登上拍场,一是源于收藏队伍有扩大种类的需求,其次近年随着书法篆刻的发展,沉淀了一大批优秀的篆刻家。
  “艺术家要有一定的危机感。唯一性、独特性、艺术风格都是构成艺术品的诸要素,不能成为工业化时代的产品。”马子恺介绍,如今很多收藏家喜欢在藏品上盖上自己的鉴藏印,此类印章一定要请名家篆刻,印面图案首先讲究不能破坏原有画面,同时体现自己的风格。
     





上一篇马子恺谈创作

下一篇中国书画常用落款用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