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读图时代”的全民狂欢终结了摄影的“英雄时代”。
摄影家不再是普罗米修斯和堂吉诃德,他们只是影像汪洋中的泅渡者。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与失衡,艺术边界的模糊与交融,以及错综复杂,不断超越经验与想像之外的现实,让摄影家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摄影的问题,不是如何面对世界,而是如何回归自身——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有风格、类型、手法、语言、媒材、技术、潮流的嬗变、创新和消长都是这一命题引发的外在表现;而它们的发展、变化又连动着摄影史、摄影本体、摄影伦理、摄影批评、摄影与其它学科、艺术形式交叉衍生的学术层面的推演。
一位摄影家,如何不陷落在这种种外在表现、以及各种理论造词运动所带来的焦虑、困惑和无所适从中?
如何将个人内心的体验,转化为一个时代共同的观看?
又如何证明摄影不是机械的纪录,照片乃是评价的产物?并以此对现实犀利发声,推动摄影在民主与观念的当代真正进步?
摄影家,怎样才能横渡图片的汪洋,抵达精神的彼岸?
这里,有二十一位摄影家,正在用带着体温和触感的思想交锋,与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影像实践,为上述问题旁证、引证与存疑。
他们拍得都不错,
看看他们怎么说。
出版社内容简介:
在整体视觉文化转向的"读图时代",关乎摄影与摄影家的书籍虽然不少,但真正触及内核、并在转化为公共经验方面具备可能的并不多见。
《影响》是一本兼顾新颖与深度的书。它将典型个案研究、学术评论与艺术史经典作品评介相结合,在把握中国摄影整体发展脉络的基准上,精心选取21位在不同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每一个案单元由四部分构成:从对他们摄影理念产生关键影响的作品出发,钩连摄影史与艺术史--这既是摄影家的精神寻根,也是艺术家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
然后,以个人感性与学术理性之间相互印证和平衡的深度访谈展开"第一手"阐述;
第三部分,则是精炼犀利、颇有个人独见的评论,攻其一点,集中挖掘:这位摄影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其在当代背景下的个体意义与公共意义又是什么?
最后,摄影家用自己的代表作品,做出回答与呼应。
著名评论家李楠以严谨的态度与精准的书写,避免花哨、滥情与似是而非的轮廓性说辞,于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摄影家个案研究中,构建了一个以时代与个体为纵横轴的坐标系,梳理与探索了关乎摄影本质的诸多问题,呈现了中国当代摄影的精神脉络和生动图景,好看,耐读。
郭力昕(评论家、学者、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李楠女士的摄影评论,在中国多为男性书写者的评论生态里,独树一帜且格外显眼。她的评论文字,准确流畅要言不繁,犀利冷凝直指问题,但同时温暖细腻地关照着摄影者与他们再现的社会。李楠将她对于中国社会语境理性而通透的观看,以及对其救赎的可能,放在个人意义的审视与重建之上,无论是摄影家本人,或者他们镜 头里的人。李楠能够见树亦见林,但她提醒我们,深刻探索一棵树的重要性,以及它作为如何看待树林的意义基础。这是习于宏大地、却可能流于浮夸地描述那片树 林的男性摄影评论家们,比较缺乏的评论视角。作为常犯这毛病的其中一名男性摄影评论者,我从李楠的书写里,得到很多启发。
刘树勇(评论家、学者、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
鲜明的道德立场,丰富的现象解析,缜密的叙事逻辑,务实的方法讨论一一李楠近年来所作的影像文化批评,凭藉她良好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素养和十余年来从事影 像媒介传播的实践经验,不仅为我们展现出当代中国影像领域那些重要的景观,同时亦将影像放置于整个历史与现实、政治与艺术、国家与社会,乃至道德与功利的 复杂纠葛关系当中,以她的聪明与冷静,给出了清晰而有力的解说。
鲍昆(评论家、摄影家、策展人):
访谈是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对话。对话的意义和质量取决于访问者对对象的洞悉和把握,更需要访问者具有相关话题的学术视野准备。优秀的访谈是智慧的,所以 也是好看的。李楠是一位近年来不断展现才华的摄影批评家,颇受摄影文化界的关注。这本书集结了她众多优秀的访谈文本和评论,是读者了解历史、人物和当代影 像文化的重要读本。
杨小彦(评论家、学者、中山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摄影家通过镜头观察把世界变成意义,李楠则通过与摄影家的对话,通过她对摄影的内心体认,把摄影的意义重新变成世界,然后交给了读者。
后记
李楠
2007年6月,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先生邀请我在他主持的《映像》杂志上开设访谈专栏:《影响》,话题从对摄影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聊起。我很喜欢这种重新回到原点再出发的形式,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先后访谈了贺延光、胡武功、于德水、姜健、秦军校、王瑶、孙京涛、史国瑞、马良、余海波、颜长江、路泞、王景春、宁舟浩、杨俊坡、丘俊松诸位摄影家。
2009年6月,女儿青青来到人间,为了专心照顾小天使,我考虑再三,暂停了《影响》。
2011年,浙江摄影出版社资历深编辑郑幼幼女士从我的博客上看到《影响》系列,非常喜欢,遂与我约定了这本书的出版。
于是,我又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访谈了袁冬平、杨延康、刘香成、张新民、区志航五位摄影家,并和之前的十六位摄影家一起,对原来的访谈内容进行了修订,有的增加了新问题,有的调整了部分观点,有的则干脆重新来过。
我给每一位摄影家都撰写了评论,这些评论不长,我有意识地收紧笔端,希望它们能以清晰精炼的方式回答:如果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这位摄影家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又有什么公共意义?它们也间接回答了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选择这些摄影家?
无论是一两百的作品评介,还是上万的对话访谈,或是千余的摄影评论,我尽量让每一个字都避免成为似是而非、缺乏针对性和时态感的轮廓性模糊说辞。如果这本小书能带着摄影家们的基因和气质,走出摄影之外,与更多的人产生共鸣乃至争鸣,寻找他们未完成的答案,则善莫大焉。
所以,请允许我郑重感谢张国田先生和郑幼幼女士,他们是本书的幕后助推者。
同时,我也要衷心感谢二十一位摄影家,是他们的坦诚、热情、严谨、和智慧成就了这本书。整本书的撰写过程不觉辛苦,倒更像是一场痛快淋漓、逸兴遄飞的精神聚会。我尊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认真、坚持的人。我深深感谢这种相互砥砺的机缘。
让我深为感动的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顾页先生为了设计出最佳效果,读完了我博客上的所有文章,他说,我要先了解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有得体相宜的设计。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76岁的母亲,她以如此高龄毫无怨言地照料我的女儿,尽可能地减少我的家务琐事,使我有时间安静地写作。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女儿青青,她的可爱、纯真、和对我与生俱来的疼惜,是我疲倦时的灵丹妙药;也因为她,我对个体生命的内涵有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理解。
当然,也感谢你们!所有读了这本书的人。如果你们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你们的“影响”,哪怕一点点,请告诉我。
我期待着。
2013年3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