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前沿 > 艺术纵览

书画萃苑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一

    《书画萃苑》原件未见,有关此书及编者、递藏的大致情况,可从影印本的编者“说明”中得知:

    《书画萃苑》八卷,明崇祯十年稿本。序题怀褐山人编辑,系抄自汉代至明代初期书画作品原文、款识题跋之作。怀褐山人,姓名及事迹不详。惟《书画萃苑》前载崇祯丁丑怀褐山人自序云:“余卅年来每观书画必录其文而抄其稿,积之箧中,日久成帙。炎暑无聊,因略为编辑,命之曰《书画萃苑》。”据此可略知其编辑成书之事。

明代以后的鉴赏家、收藏家、藏书家对《书画萃苑》一书极为重视。清初曾为书画鉴赏名家卞永誉收藏,钤有“长白卞氏家藏”、“翰墨缘”、“子孙永宝”三印。康熙间卞氏撰写《式古堂书画汇考》时,曾将《书画萃苑》书中内容作为其主要的资料来源,基本收录进《汇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卞氏《汇考》说:“凡诗文题跋悉载,上溯魏晋,下迄元明,所收最为详博。”藉此,也间接肯定了《书画萃苑》一书的价值。乾隆时此书为书画收藏家查莹所有,钤有“映山珍藏”印。《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为罗振玉旧藏。书中另钤有“听雨楼查氏有析珍赏图书”、“小涛秘藏”、“愿学斋”、“赐砚堂图书印”、“偶在白门蔡氏家藏”、“石桥估求”、“小寿审定”等印记。

    《书画萃苑》一书被藏家置于秘阁,没有刻本及抄本传世,至民国编纂《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才被世人所知。近年编修之《续修四库全书》,亦未曾将此书收录,实为憾事。

    此段文字,除未指出《书画萃苑》系抄于他书、个别印记释文有误(如释“石桥居士”为“石桥估求”)之外,所说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3,“将《书画萃苑》书中内容作为其主要的资料来源,基本收录进《汇考》”,或为推测之语。《汇考》卷首所列引用书目中,见有朱存理著《铁网珊瑚》,并无《书画萃苑》。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4著录《书画萃苑》系“上虞罗氏藏旧抄本”,未言及抄自何书,并说:“凡书画各四卷。书自汉钟繇《荐季直表》至明潘牧《诗翰》,画自阎立本《洪崖仙图》至明邹复雷《春消息图》,皆录其全文及款识、题跋,而不加考证,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同。《四库提要》病逢庆书但录题跋不辨真赝,厉摘其疏误舛驳,而以采摭繁富,可互资参考,存录其书。山人此编所录大半剧迹,其不能无叶公之龙,可知亦当援逢庆书解之耳。”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4收录《书画萃苑》,云:

    《书画萃苑》八卷。明怀褐山人,生平不详,俟考。崇祯十年序稿本,见存辽图。是书辽图作崇祯十年传抄本,审卷端有:崇祯丁丑闰月小暑记,怀褐山人书,并序,钤有:愿学斋、赐砚堂图书印、石桥居士、山涛秘藏等十四印。考名愿学斋者有五人,名赐砚堂者有三人、名石桥居士者有二人、名山涛者有二人。以十四印考之,凡四十余人。其中为明者仅一人,其卒时不及崇祯,可以排除之。其余皆起自顺治迄嘉庆间人。颇疑其中有怀褐山人印,俟考。由于钤有以上诸印,可佐证是书为稿本。是书为八卷,四卷为书,四卷为画。大多辑录前人所记书画轶闻旧事而成编,故辽图定为怀褐山人辑。画四卷,翻阅一过,所录诸条,皆不注出处。其中有部分,可知采自诸画史及笔记类书,引书已及二十种。其他未及稽核,或有为其自撰者,也未可知。

    谢书对《书画萃苑》的考略,有独到之处。惜未能与同书所著录之《铁网珊瑚》相对照,从而更进一步。

    上引论述虽年代不同,各有侧重,然均未指出《书画萃苑》与《铁网珊瑚》之间的关系。

    《书画萃苑》的内容全部出自《铁网珊瑚》。尽管《萃苑》在体例结构与段落格式上仿照《铁网珊瑚》,然与《铁网珊瑚》相对照,两书之间仍有许多差异。以下作大体归纳:

    (一)在篇幅与卷数上,《铁网珊瑚》共十六卷,书画合计二百四十件;《萃苑》共八卷,书画合计一百五十件(据编印者统计),后者篇幅约为前者三分之二。

从各卷目录看,《铁网珊瑚》书品卷一《石鼓文》等五件(均为金石拓本)、书品卷二《宋两朝御札墨本》等三件、书品卷三《欧阳文忠公诗帖》等九件、画品卷五《倪云林屋佳城图》等七件,均为《萃苑》所无。

    (二)缺失。例一:《唐怀素自序帖》,《萃苑》卷一(页一八下)所记正文,字行间有多处空白。《铁网珊瑚》书卷一(页四八二下):“诡(行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往)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皆)词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薄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引文中括号内之字,均为《萃苑》所空缺)。

    例二:《虞雍公钧堂帖》,《铁网珊瑚》书卷四(页五三五下),“钧堂仙集,伏惟福本崇大,窃闻有长子之戚,盛德积善”,《萃苑》卷二(页一二○上),无“盛德积善”之前十七字。

    例三:《郑所南推蓬竹卷》,《铁网珊瑚》画卷二(页六七六上),“具眼今为谁,千金买弊帚……三江王廷器书”后至《龚翠岩天马图》前,尚有蒋堂等六人题诗。《萃苑》卷六(页三○一下),“具眼今为谁,千”后接《龚翠岩天马图》,缺失“金买弊帚”以后三百三十余字。

    (三)遗漏。例一:《五代杨凝式起居帖》,《铁网珊瑚》书卷一(页四八五上),“释文米有仁书,德有邻赏”,《萃苑》卷一(页二八上)作“译(原作“释”)文米书”,于“书”前无“友仁”二字,也无其后“德有邻赏”四字。

    例二:《范文正公伯夷颂》,《铁网珊瑚》书卷二(页四九九下),“河东薛嗣昌元宗观”后有小字注:“以下皆纸本,绢本至此止”。《萃苑》卷一(页三十下)无此注。

    例三:同例二,《铁网珊瑚》书卷二(页五○○上)“执中题”后有小字注:“名上有‘执中’九叠阳文印”,《萃苑》卷一(页三○下)无此注。

    例四:《石曼卿诗帖》,《铁网珊瑚》书卷三(页五一二下),“北山老樵黄掺书”后有小字注:“叔茂”,《萃苑》卷一(页五八上)无此注,且改“黄掺”为“黄椮”。

    (四)讹误。例一:《唐林藻深慰帖》,《铁网珊瑚》书卷一(页四八四上),“先所仗写文卷,闲垂捡出,续令往取。谨问”,《萃苑》卷一(页二四上),改“仗写”为“伏写”,误“谨问”为“谨口”。

    例二:《范文正公伯夷颂》,《铁网珊瑚》书卷二(页五○一上),“陵阳牟巘书”,《萃苑》卷一(页三三上),误为“年巘”。

    例二:《文正公道服帖》,《铁网珊瑚》书卷二(页五○六上),“范文正公”,《萃苑》卷一(页四五下),误为“魏文正公”。

例四:《赵松雪诸帖》,《铁网珊瑚》书卷五(页五四八下),“诗止唐人”,《萃苑》卷三(页一四八上),误为“诗正唐人”。

    例五:《袁静春杂诗》,《铁网珊瑚》书卷六(页五五七上),“困学民渔阳鲜于枢题其后而还之”,《萃苑》卷三(页一七○上),误“困学民”为“因李民”。

此外,《萃苑》中还有错简,如《倪云林仿高房山山水》(《萃苑》缺失标题),按照卷前目录,应与倪氏其它作品排于卷八(页四二三上)《徐幼文画》之前,却排在卷七(页三四五上)卷首。

    总之,除缺失者外,《萃苑》的不同之处尚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必须说明的是,或因所抄之原本止于八卷,且内容已不完整、字迹潦草,或因抄者宥于学识,因而出现前述种种讹误。

    至此,可以得出如下认识:

    一、《萃苑》序称积三十年之工而成帙,又名其曰《书画萃苑》。虽有抄袭之嫌,然其用意如序中所言:“不敢私秘,录出以供好奇稚嗜之士,皆可游意而骋目其时”。从收藏者对《萃苑》的重视,可以看出其资料价值所在。

    二、《萃苑》虽序在崇祯十年,然抄者的珍视、抄写之举,当表明被抄者系稿本、流传稀少、年代较为久远,卷数或止于八卷(书画各四卷)。

    三、虽《萃苑》对十六卷本《铁网珊瑚》之校订补益无多,但它毕竟是一部明人抄本,具有自身的版本价值。至少,它可以告诉读者,在万历、崇祯年间,还流传有一部卷数不少于八卷(书画各四卷)、名为“书画萃苑”、实为《铁网珊瑚》的另一版本。这或许是《萃苑》对后人的贡献之一。

    四、据记载,几乎于《萃苑》所抄原稿本之当时,有一部八卷(书画各四卷)本的《铁网珊瑚》存世(详后)。两者之间的关联(如时间之先后、是否出自同底本等),有待研究。





上一篇中国千年书法理论精髓全在这了!

下一篇“大路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