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鉴定界的监督刻不容缓

对鉴定界的监督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   文章作者:陈兴保  点击次数:


  自古以来,我国艺术品鉴定行业是最自由、最没有管束的行业之一。学识的白痴,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沦丧,把鉴定界搅得满潭浑水、乌烟瘴气。鉴定机构遍地开花,鉴定证书满天乱飞,专家、贩子沆瀣一气,评估结论胡言乱语……这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公愤,收藏者更是怨声载道。这种无序和胡来的状况,损害的是国家的名声和信誉,遭殃的是收藏者和老百姓,沾污的是民族的尊严和自信,影响的是艺术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造成这种不能容忍状况的原因种种,择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鉴定界长期以来缺失监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法律或者规章对其行为予以约束。然而法院在涉及文物或者艺术品真伪案件时,又不得不依靠鉴定专家的鉴别。社会需求日趋增多,而鉴定界又游离于法律管束之外,助长其无法无天、指鹿为马等荒诞行为。


  凡事都有因果关系。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为了实行有效的监督,比如在国家机器中,党内有中纪委和各级纪委;行政监督有监察部和各级监察厅、局,对组织和个人实行严格监督等等。即使有了这样坚强的监督,都还有一些贪赃枉法或鸡鸣狗盗分子敢于顶风作案的,其不法行为与案子屡屡被监督和执法机关严正查办,他们罪有应得。可唯独鉴定界成了法外净土,岂不咄咄怪事。我们简直不知道是谁为其开辟了这个特区,谁给予了他们不受管束,无法无天的特权。


  二是经济利益熏心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与人们的思想、行为和道德的博弈,甚或是较量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一向被认为是净土的学术界也不那么清净了,学术腐败屡被曝光。鉴定界也概莫能外。有的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谁给我钱就为谁说话,或开具鉴定证书;背叛自己的良知和道德,把真的说成假的,假的说成真的。有的因为给钱无门(因为塞钱也要有人情和技巧的搭配)或给的钱数不到位,鉴定人士甚至连看也没看就会说这东西是假的,并且不作任何解释。还有的“做局”、“做托”等等。


  三是学术匮乏、滥竽充数而致。学术是一门严肃的科学,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探讨。以真才实学来把握其基本规律和学术法则,并且既承前启后又要与时俱进,多数学术专家们都是这样做的。可惜的是,有少数鉴定专家、人士却不是这样。不扎扎实实去做学问,忙于出镜“忽悠”;有的不学无术,滥竽充数,不懂装懂,还教训别人;有的功底浅薄,借工作之便摆架子,狐假虎威,说三道四,等等。最令人“惊奇”的是,有的鉴定一件古董,说这东西没见过(言下之意是臆造的),一下子就判了死刑。当然有的可能是臆造的,但不能排除一些是刚流入市场或以前没亮相的。博物馆里没有,就说没见过就判其死刑,这未免过于武断、夜郎自大。常识告诉我们,不少记述历史的一些远古文物,尚无档案可查,仅凭国家考古发掘品或馆藏品作唯一标准是违反常理的。国家对地下考古也不是按图索骥(因为古人没有给后人留有地下墓室的藏宝图),而是在不断分析和探索才有所得。过去见诸报端的“重大发现”大抵如此,有的是建设施工有了“重大发现”,也有是偶或的“重大发现”,还有自古有十墓九空之说,很多“重大发现”流散在民间。后者你当然没有见过,因此“没见过”的论调也属不学无术之列,因为他不去研究古物的艺术规律和传承。现在国家很多博物馆里的藏品,大多数来源于流散在社会上的古物。


  当然也有不少鉴定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得住气,有的坚守底线不去跟风“忽悠”,有的敢于说真话,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尤其是对实战派们的正确观点的重视和给予理性的探讨,理所当然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永远也不会忘却,当年由文物界前辈孙守道同志冲破陈腐观念,大胆地肯定了流散在民间的红山文化C形龙和玉猪龙,并陈列在辽宁省博物馆,后来成了国家文物鉴定标准器物。可惜有很多流散在民间的宝物现在仍在社会上流浪,实在是一种重大损失。如果不及时发现和保护,也许会成为历史的遗憾。


  当然,对鉴定界的整治和管理,是与加强对艺术市场的管理连结一起的。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出台这方面的法规和举措。但是不是可以从先易后难、轻重缓急等方面考虑,率先采取一些务实有效的举措,哪怕是先刹一刹那种无法无天的邪气也行。

·上一篇文章:古陶瓷传统鉴定法的评析和认知
·下一篇文章:古瓷器鉴定常用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