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艺术欣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欣赏 > 其他艺术欣赏

一大波高清大图来袭!亲临般体验上海博物馆的漆彩飞扬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一大波高清大图来袭!亲临般体验上海博物馆的漆彩飞扬
 

\

上海博物馆的《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开展已有一段时日,观者不绝如缕。其实早在开展前数月,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就已然很高。


为何会如此受欢迎?我想最主要的两点便是其规格和学术高度——够高!281 件历代漆器作品,六大展示主题,多件耳熟能详的馆藏级精品,让这个冬天多了一抹令人温暖的五光十色。

漆器历史格外悠久,韧劲也是十足,尽管诸多漆工艺业已失传,但从事相关手艺和热爱漆器艺术的人,却从未间断。《千文万华》既是展现一种过去,我想也是昭示一种现在和未来。

借这个机会,有幸邀得好友利维兄撰写此文,并配以美图,希望从他这样一个纯爱好者的视角,带大家走进斑斓的漆器世界。
 
1缘起:一种旷古绝今的精雅

近日,跑去上海博物馆看了《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说起来,跑去观展,纯粹是很偶然的事情。

大约几天前,我的朋友圈里有人分享了他去观展的照片,其中有一件南宋的朱漆戗金人物花卉菱花形奁。即便是隔着像素有限的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一种旷古绝今的精雅。

\

此奁由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土。直径 19.2 厘米,高21.3 厘米,木胎,做十二棱菱花式,分盖、盘、中、底四层,各层器口均镶嵌银釦。奁身通体髤朱漆,以戗金技法装饰图案,盖面戗刻仕女消夏图,器身戗刻梅花、牡丹、莲花、芙蓉等六组折枝花卉。奁盖内侧髤黑漆,以朱漆书写“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款。

\

武进一带真是出土过很多南宋墓。我老家就在武进,那里有一座山,一边常州一边无锡。那里背山靠太湖,考古朋友说适宜建水库的地方一般就有古墓,我们那个地方先秦墓、宋墓、明墓真是不少。

为了理解在朋友圈看到的这件优雅器物,我想搞清楚两件事情:其一,这奁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其二,“戗金”究竟是什么意思?

\

奁,过去是放女人梳妆用品的,诸如铜镜、梳篦、香粉、胭脂之类,但恐怕也可以放置食物或其他小件用品。过去,我曾长时间留意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大量绸缎华服,设想宋人的私人生活场景。黄墓里也有三层套盒漆奁,考古简报里说内里放置了铜镜、铜钱、银盅、银蝶、漆粉盒、粉扑、粉块、粽刷、竹刀、梳篦等三十三件。

\
© 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三层套盒漆奁

黄昇十六岁嫁到赵家,次年就夭亡,以十七岁这样的年龄死去,在南宋也实在算极惋惜。她的父母悲拗不已,给爱女陪葬了大量服饰,这也是我们为何能在黄昇墓里看到如此多南宋少女服饰的原因。那天,隔着手机屏幕凝视着朋友分享的南宋漆奁,仿佛能看到黄昇生前景象。

至于戗金技法是怎么回事,我去翻了明初曹昭编的《格古要论》。里面讲戗金,只说戗金漆器以漆层坚硬、填嵌景物好看者为上品。曹昭列举了元朝初年,嘉兴有个叫彭君宝的髹工,因擅长戗金而享有盛名,他所填嵌的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等,都能臻于妙境。

\

此外,我还找到了王世襄先生的《髹饰录解说》,在“坤集戗划第十一”,我找到了解释:“凡在漆面上镂划纤细的花纹,花纹中填金或银或其他色漆,填后不齐平,仍露阴文划线的,都属此门......运笔要流畅而忌结节。物象细钩之间,一一划刷丝为妙,即在花纹轮廓之内,用锐锋作密划,这样,在粘着金、银之后,花纹和漆地会有显著的差别,能加强装饰的效果。”

\

我对漆器实则了解得很少,身边有几个做漆器的匠人朋友,但平素去他们那里喝酒吃肉,极少聊到他们从事的专业门道,偶尔看着他们桌案上放的几件素髹漆器,只觉得简雅至极。

平日我也玩摄影,经常帮他们为这些器物拍照,总觉得要拍好漆器的韵味,真的很困难。漆面反光加之色泽不宜在镜头里得到最佳展示,总是叫人苦恼。幸而,我也不算是没有触碰过漆器的人。

这很有意思,那天对着那件南宋戗金菱花奁,从一件视觉上让你觉得美好的器物,进而去了解关于它的一切学问,这大概是那天我对着手机设想的种种内容。但隔着手机怎么够?我决定带着相机去上博实地看一看。

\

 

2识途:纷然不可胜识
 
此次漆器展从 11 月16 日持续至明年的2 月24 日,展览选取了281 件文物,以时间为序,以工艺为纲,分“漆彩飞扬”“清雅素髹”“雕锦镂华”“螺钿萋斐”“金髹彩妆”“闽风瑞光”六大版块进行展示。展览标题“千文万华”,来自杨明《髹饰录》原序里的“于此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这句话本是形容明代漆器工艺的盛况,不过,用于这样一场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确实再合适不过。

\

正如同期出版的展品图册中《漆器散论》一文所说的那样:

“展品的年代从战国至近世,种类从素髹、彩绘到雕漆、填漆、螺钿、镶嵌、戗金、描金、描彩,再到后期的建漆、漆线雕等等,丰富多彩,虽然不能穷尽漆器工艺的全部,但漆器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实物,大多已经囊括其中,真可谓‘纷然不可胜识’也!”

当然,学术的问题,让学者们讲述与你们听,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游览者,首要的当然是一饱眼福了。

这次我带了单反和两个镜头——佳能新百微和适马 35 mm / f 1.4 。百微的好处是可以一览器物的细节,逊色处在于弱光环境下,最大2.8 的光圈仍然不够发挥威力。因此,以适马的大光圈作补充,为我拍下一组组精美的漆器图片,提供了绝好的视角。

\

© 佳能新百微和适马 35 mm / f 1.4

 

写这篇图文的目的,并非是罗列一个展品清单以及相应的知识介绍——如果是这样,我写几天几夜恐怕都写不完。如果读者要实现这样的预期,直接买展览同期推出的精美图册岂不是更好,那本书涵盖了展览相关的几乎所有内容。

我的初衷在于,以我一个普通游览者的视角,让你跟着我走进展厅,不拘一格,走马观花,跟着我自己的审美偏好,由镜头告诉你我所欣赏到的漆器之美。所以,我的策略是重点选读几件我驻足很久的古代漆器,余下的一些片羽鳞爪,则用我拍摄的图片和简要的文字做一些相关说明。

当然,最吸引我的那件其实已经写在了文章开头,也即那一件“色诱”我过来观展的南宋朱漆戗金人物花卉菱花形奁。鉴于之前我已经讲述过它,下面就请让我带着你们看几件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其他漆器吧。

3悠游:云破月来花弄影

 \

这是一件西汉的彩绘凤鸟纹漆耳杯,湖北省荆州市高台 28 号汉墓出土。应当说,是耳杯中间那只彩绘的凤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看起来真的好萌。

过去,古人欢喜在上巳节结伴曲水流觞。所谓“流觞”,就是在聚会时将一个倒满酒的耳杯放在水中,杯子漂到谁面前,谁就当即饮酒作诗。

\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高潮。此时,漆器制作遍地开花,漆器品种成倍增加,其用途远远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工艺水平明显提高,漆器之盛况不可小觑,其中又以湖北荆州一带出土的漆器最为典型。

\

这件剔犀云纹圆盒被放在展厅很居中的一个位置,考虑到这件剔犀器物的时代——汉至三国,当然你会理解它的重要价值。

此圆盒由李汝宽家族捐赠,上世纪初出生于山东的李汝宽先生是世界著名考古学家,李先生与其长子李经泽为代表的李氏家族,在世界收藏界享有盛誉。

\

圆盒实物,直径 6.7 厘米,高5.1 厘米,木胎,圆形,顶微微隆起,直壁,子母口,银釦,平底,盒外髹黑漆,间朱、黄漆各一道,盒内及底均髹黑漆。

盒面剔三角形如意云纹三朵,边缘部分因修补,纹饰已模糊不清,盒壁剔勾云纹一圈,上下相对。

\

这件北宋识文描金堆漆檀木舍利函,是 1966 年出土于温州慧光塔里的国宝。通高41.2 厘米,底座边长24.5 厘米,以檀木为胎,方形,盝顶,子母口,须弥座。

盝盖描金堆漆缠枝菊花纹,围以折枝牡丹纹,嵌小珍珠。函身四面各堆塑开光,边缘嵌小珍珠,开光内工笔描金绘出四幅图。现场看实物,不知是年代久远还是现场光线环境,图案有些模糊。

\

不过,须弥座束腰处四壁中间堆塑的麒麟倒是清清楚楚,四个麒麟形态各异,姿态非常生动。

\

我注意到北宋出土的佛宝盛器所塑灵兽,都异常活泼灵意。

\

© 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的大中祥符六年描金堆漆舍利函

函内底有金丝栏金字 11 行180 字题记,具录施主名位。末署“大宋庆历二年壬午岁十二月”题记,庆历二年即1042 年,属于宋代最好的皇帝之一宋仁宗的年号。是的,就是那个被包拯与别人辩论时,口若悬河唾沫星子都溅到脸上,尴尬却无怒色的好皇帝赵祯。

庆历二年,苏轼才满六岁,庆历年间也是词人晏殊和良臣范仲淹的时代。那个舍利函制作好的第二年,湖州乌程词人张先写出了“云破月来花弄影”,这让后来的苏轼崇拜得不得了。

\

张先写了那个词又过了一年,一个书法不错的叫蔡襄的谏官,因为庆历党争受牵累,辞去谏官之职出知福州。三年后,又改福建路转运使之职,结果在建瓯那个地方,蔡老师鼓捣起了小片龙茶,大受仁宗赞赏。蔡老师趁热打铁,后来写了本畅销书叫《茶录》,这事后来还被苏轼写诗讥讽了一番。

总而言之,器物有形制美、工艺美、材质美。同时,器物产生的时空感,也可以让器物更加迷人,它的气质有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气质。你最好是了解了那些人、那些故事,才能对它有更美妙的理解。

\

这一件典型的南宋漆器,最早我在台北故宫编的《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见到。作为代表南宋文雅生活的物质文化典型,它被列举其内。前日,终于在上博特展中见到实物,感觉当然和看图册很不一样。

\

这件剔犀如意云纹八角奁,时代约为南宋端平二年(1235),福州市北郊茶园村茶园山出土。直径10.5 厘米,通高13.9 厘米,木胎,正八边形三层盖盒,每层有子口,扣合严实,矮足,奁外表黄漆地上髤朱红漆。

\

令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满器身的如意云纹、勾云纹。盖内及每层盒内髤银褐色漆,子口为黑色漆,每层盒底髤黑漆。因埋于地下时间久远,器表朱漆颜色部分呈灰白色雾翳,盒内银褐色漆干涩无亮光。

实际上,我最初读的那本书里列举了两件类似器物,除这一个件,另有一件剔犀葵瓣式三层套盒,同是福州茶园山出土,两盒纹饰近似。

\

© 福州茶园山出土的剔犀葵瓣式三层套盒

\

这件南宋填朱漆斑纹地戗金柳塘纹长方盒,很抱歉,我最初实在不能拍出它最美的纹理,光线和角度都令人受限。也许我可以在新百微最大光圈 2.8 的条件下,提高感光度,但噪点明显增加。当然,我也不可能开到最大光圈。后来不得已我用了适马镜头,经过裁切和后期处理,才提高了纹理的可辨识度。

\

这件器物出土于我的老家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长 15.4 厘米,宽8.3 厘米,高11.0 厘米,木胎,口部嵌有方形浅盘,带盖。通体髤黑漆,布满纹饰,盒盖内侧用朱漆书写“庚申温州丁字桥廨七叔上牢”款。

长方盒表面以戗金线条勾勒出坡石、塘岸、柳干,再细刻垂柳细枝、水草、花卉,绘出一幅柳塘小景图。因年代久远,戗金线条内的金箔大部分已经脱落(想象一下它过去应该何等的华美!),仅剩盖面留存些许金色。

\

在景物以外的漆地上,密钻细斑,填以朱漆,并打磨完整,这种髤漆技术是攒犀工艺成熟前的雏形。

\\

这件山西省大同市金墓出土的金代剔犀香草纹长方奁也吸引了我。长 24 厘米,宽 16 厘米,高12.5 厘米,楠木胎,长方体,带盖,内口原置长方体屉盘,木胎立面边缘用燕尾形榫卯连接相扣,以竹钉加固。

胎上先裱上一层麻布,再刷漆。盒内及底面施一层较薄的红褐色漆,盒外顶面、侧面均涂刷数层较厚的黑漆,中间夹两层较薄的朱漆,漆皮共厚 0.12 cm,然后剔漆雕刻出面板边框。

框内雕满缠枝卷草纹,多层分枝,卷草纹枝干圆润凸起。两侧剔出流线凹槽,露出两条鲜明而流畅的朱线。盘外壁以及底部为红褐色漆,内壁以及内底为较厚的红黑相叠漆层,剔漆成平铺漫布的卷草纹图案,红黑相映,缠枝漫卷,优雅极了。

\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沈从文和胡也频、丁玲在上海法租界搞红黑月刊,不久后即夭折。十多年后,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时期的云南,看到很多红黑漆器,曾和同事说,这些漆面图案总让他想到过往捣鼓的红黑杂志。

当年,胡也频在红黑创刊号上写《释名》,说:“我们取用红黑为本刊的名称,只是根据于湖南湘西的一句土话。例如:‘红黑要吃饭的!’这一句土话中的红黑,便是‘横直’意思,‘左右’意思,‘无论怎样都得’意思。”胡是福建人,沈和丁都是湖南湘西人,这个主意很可能是沈从文想出来的。

\

这两件元代漆器也颇为有趣,一件剔犀,一件剔红,展厅里就挨在一起。

剔犀云纹盏托,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髹漆肥厚,造型非常规整。

盏托直径21.0 厘米,高11.0 厘米,呈圆形,自上而下由杯托、圆盘、高足三部分组成。黄底漆,黑面雕如意云纹,间朱漆两道。上部杯托及圆盘正面和背面各雕云纹七朵,高圈足雕半云纹四朵,外撇,中空,内髹黑漆。

\

盏托就是茶托子,主要用于与盏配合盛装茶。在饮茶风行的宋元生活里,盏托作为品茶辅助用器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件同为元代的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是1952 年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章堰乡北庙村元代任氏家族墓出土后追缴的。盒呈圆形,平顶,直壁,子母口,平底,圈足,上下等分。

\

盒外髹枣红色漆,盒内及底部髹黑漆。盒壁刻两两相对的双线回纹。盒面中心雕一老者头戴风帽,身着袍服,策杖而行,后随一童仆,双手捧着一盆盛开的菊花。行云流水般的曲线做锦地,布满空间。整个画面表现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这件剔红圆盒漆色幽暗,漆层厚实,剔刻犀利,很见刀工,所以我特意给它拍了一个特写。

\

明清漆器我选三件(套):

其一是明正德二年(1507)的一件剔红人物楼台图圆屏。

\

直径37.6 厘米,楠木为胎,表面髹朱漆,外框后配,用老红木镶边,柳安木、樟木托底,刻款为“正德丁卯黄阳柴增造”。

屏面雕楼台人物图,楼内人物或弈棋或展卷或看书,台阶上两侍童抱琴而至,门口一人迎侍,河岸边一干人马正风尘仆仆赶来聚会。

\\

楼阁为山水、树木、流云所环抱,地面用十六瓣花卉纹作锦地,水用波纹表现,云纹则采用不规则的涡纹。

\

这件器物雕绘的图案生动极了,我为很多细节都拍摄了照片。

其二是一组四件的清中期黑漆葵瓣形盘。

\

盘为六瓣葵花形,口沿有楞,弧壁,花形底,外底有凹,内外均髹黑漆。

盘面及盘底做成花瓣形状,脉络线条婉转优雅,盘中心堆出六瓣花芯,葵瓣之形栩栩如生,胎薄体轻,漆色光亮,灵巧可爱。

其三是一组墨盒,就在一个展柜旁,我被这三个很有意思的墨盒吸引,在它们面前站了很久。

\

 

这套东西全称“描彩漆花卉纹古币墨盒”,我平时有收集古钱币的爱好,所以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

墨盒分别呈布币形和刀币形,作天盖地式。盒面以黄红绿等彩漆描绘花卉纹,分别是秋葵、秋海棠和菊花,枝叶茂盛,色彩清新雅致,有浓淡之变、晕染之妙,图案看上去也极饱满,非常有文人气。

看介绍,盒内原来装有清中期制墨家程丽仲制布币、刀币墨。

\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片羽鳞爪般的游览,也可以选一些放在这里:

 

西汉 彩绘云凤纹漆圆盘(局部)

\

西汉 彩绘云兽纹漆长方盒

\

南宋 黑漆碗

\

南宋—元 黑漆银釦圆盒

\


清乾隆 朱漆菊瓣形盘

\

元 剔犀云纹圆盒

\

元末明初 剔犀云纹花瓣形盘
\

明早期 剔犀云纹葵瓣形盘

\

明早期 剔犀云纹长方盒

\

 
明中晚期 剔犀云纹圆盘

\

元末明初 剔红杜甫诗意图三叠盒

\

元末明初 剔红莲花纹圆盘

 \

明宣德 剔红云龙纹圆盒

\

明宣德 剔红双螭纹荷叶形盒

\

明中期 剔红老子出关图圆盒

\

明晚期 剔红茶花纹圆盒

\

清中期 剔红海水蛟龙纹圆盒(局部)

\

元 剔黑寿带山茶纹圆盘

\

 
南宋—元 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

\\\

清早期 黑漆螺钿山水图方斗

\

 

清中期 黑漆螺钿山水人物图葵瓣形盒(四件)

\

清中期 黑漆螺钿锦纹小圆盒(两件)

\


清中期 黑漆螺钿锦纹小瓶
\


唐  银平脱花鸟狩猎仙人纹镜
\

 

唐 银平脱四凤纹委角镜

\

明晚期 描金彩漆山水人物图长方盒

\

  
明万历 朱漆描金桐叶封弟图墨盒 

\

 

清顺治 朱漆描金山水人物图墨盒

\

清雍正二年 黑漆描金八仙祝寿图八角盒(局部)
 \\\
 
 
清中期 描金彩漆团寿夔龙纹圆盒(两件)
 \ 
清晚期 朱漆描金山水人物图圆盘(两件)
 
\  
清早期 描彩漆夷人故事图圆盘(十件)
\
 

4余绪:千文万华,漆水流觞
 
此次《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过去我对漆器的理解,多来自邻国日本,但这次展览翻新了我对这种工艺的理解。

先人发明漆器,首要的是为满足实用性。过去,古人做各种实用器,譬如木制,既不防水又不耐腐蚀。偶然发现漆树割破树皮流淌下的汁液经过加工,可以得到大漆,一旦将大漆髹涂于木胎表面,即可解决之前实用上的各种问题。且漆器的色彩和装饰,又极具美感,或内敛或张扬,极具观赏价值。


此次观览到的古代各种漆器作品,其色彩美、线条美、图案与形制美,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红与黑,仿佛漆之主色,匠人在上面施以魅惑的线条,其委婉缠绵、神巫莫测的气质,令人着迷不已。

 \

面对这些华美绝伦的艺术品,我能想象到创作这些国宝的匠人,他们是如何一丝不苟地做着这件貌似毫不起眼的工作。漆器经过长期反复地擦拭,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光泽,这种光泽我在很多地方都见识过,温润里闪烁着一种诡谲的气息。我相信,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诗偈,或许并不比六祖惠能的逊色。

\ 





上一篇罗丹——永远的思想者

下一篇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高清大图(完整)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