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赏析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欣赏 > 中国书画艺术赏析

浅析《祭侄文稿》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浅析《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一件在中国书法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作品,作者颜真卿为唐中期著名书法家,是书法史上非常有影响的颜体楷书创始人。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为悼亡侄颜季明,又感颜氏家族“巢倾卵覆”,在极度悲痛中所写下的祭悼文稿。原稿为麻纸墨本,长75.5厘米,宽28.8厘米,全文23行,共计234字,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影印帖本多种行世。鲁公此稿用笔奔放恣肆、淋漓纵横,通篇大气磅礴、雄奇豪宕,其满怀家仇国恨的悲愤之情溢于笔墨之外。正如后人所评,实为鲁公“凝刻心魄、收摄血泪”之作。所以,作为一件经典式的艺术作品,此帖受到后世书家的一致推崇,特别是元代鲜于枢称此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真迹,建议横屏观看
\

一、历史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当时唐王朝承平日久,武备废弛,州郡守将或死或降,叛军迅速南下,直逼潼关,唐玄宗仓皇西逃。在当时“河朔尽陷”的恶劣形势下,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毅然联合族兄、常山太守颜杲卿、招募死士,组织义军二十余万与叛军周旋。叛军围常山,颜杲卿弹尽粮绝,城破被俘;负责往来联络的其子颜季明也落入敌手。为了协迫颜杲卿投降,叛军以兵刃置季明颈项。杲卿不从,叛军就将季明杀害。不久颜杲卿亦遇害。颜真卿获悉凶信,悲愤填膺。俟形式稍有好转,即派侄子杲明前往常山寻访遗亲和遇难者尸骸,但最后只找到季明的首级,抚亲而归。乾元元年(758),大乱平息,颜真卿将侄子择地安葬,满怀悲愤拟写了一篇祭侄悼文——书法史上著名的《祭侄文稿》,即当时的草稿。文中颜真卿椎心泣血,声讨了叛军的凶残和不臣之臣的懦弱,颂扬了颜季明父子英勇壮烈的报国精神,绵绵哀思流溢在墨间。由于作者起草祭文时,全身心沉浸在一种悲痛、哀伤的气氛中,全然无意于点画经营,书家的精湛技艺和水平,在文稿中得到了十分自然、真实的展现。所以稿件传出,即为民间收藏家珍藏。后代书法史家认为,此稿为“在世颜书中第一”;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中国书法的又一杰作。

\

颜真卿画像

二、艺术价值及艺术特色
 
魏晋后期,以羲献父子为代表的书家创立了书法史上第一个行书艺术的高峰。自此,便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二王”行草书派,它所着意刻画的那种潇洒绮丽、醇雅俊逸的“魏晋风度”,使历代陶醉于行草书法的书家们着迷和留恋。这种风格,对于中国书法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然而,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出现,却在“二王”行草书系的发展中另辟蹊径,开创出了行草艺术的另一片新天地。鲁公此稿,及其在公元764年所写的《争座位稿》,在传统笔法中糅入篆籀笔意,变折钗股为屋漏痕,结体也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创立了与二王系派行书相并行的“颜行”书派,为后代书家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新的参照模式。此后,书法史上宗王与宗颜两派此起彼伏,交互影响和融合,使行草书法艺术的发展更加众彩纷呈。如唐代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明代王铎,清代刘墉、何绍基等,无不受到“二王”行书与颜体行书的双重影响而卓然成为一代代大家。
 
1.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
 
所谓篆籀笔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篆籀书体的运笔方法,即指行笔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这种笔意的表现就是:线条凝练,富有立体感,而且点画持重浑穆,遒劲朴厚。初唐张旭是以篆籀古法作大草的杰出书家,作为其弟子,颜真卿是“颇传长史笔法”的。若将此稿同世传张旭的《古诗四帖》相对照,是不难看出两者在笔法上的共通之处的。鲁公此稿以篆籀笔法作行书,易方为圆,改变了方头清瘦的“二王”行书面貌,颇具新意。因此,近代马宗霍曾谓鲁公“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法之外”,可谓中肯。但观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正所谓“细筋入骨如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而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又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同时,从笔法看,鲁公此帖随处可见古人所说的“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等笔法意蕴盎然于纸上。
 
2.开合自然的结体章法
 
先看结体。“二王”一系行书,在字形结体上的基本特点是茂密瘦长秀逸妩媚。而鲁公此稿在结体上却一反这一面目,变瘦长为宽绰,易茂密为疏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张体势。点画间随处可见那种外拓之势,尤其左右偏旁,无论相背或相向,都夸张成为一种弧形结构,顾盼呼应,形散神敛,这与其颜体楷书的结体特点极为和谐一致。再看章法,颜鲁公此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类,均属草稿式样,在章法上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不计工拙无意于佳,甚至连圈点涂抹的痕迹也随处可见。然而正因为如此,由于书写者具备了娴熟的用笔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才情,在通篇不衫不履式的挥写间,却自然地达到了一种生动多变、团练一气的艺术效果。通观此稿,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位刚烈耿直的颜鲁公,在挥写时感情的起伏和心态的宣泄。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字与字上牵下连,似断还连,或萦带娴熟、或断笔狠重、或细筋盘纡、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多姿,奇趣横生。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泛,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深得“计白当黑”之意趣。再看行与行之间,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扭结粘连,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情挥洒而不作丝毫雕饰。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而转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与开头几行迟涩凝重的章法恰好形成鲜明对照,充分体现了书写者的心情变化轨迹。
 
3.渴涩生动的墨法
 
鲁公此稿,通篇渴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足见墨法的生动。这大概与鲁公当时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浓墨、麻纸)有关。这样的选择,未必是鲁公当时刻意而为,但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鲁公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稿中可见,线条圆转却不光而毛,萦带流畅却疾中寓涩,这种墨法与“锥画沙”、“印印泥”的笔法相辅相成,极富神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高难度的用笔用墨方法,要真正掌握它,我们在临习中必须细心体味并反复练习中锋行笔的运笔方法,笔杆略向前倾,以增加行笔的涩势;墨需略枯,宜用渴笔。而且,特别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否则,就必然导致“枯、焦、燥、瘦、扁、薄、疲、弱”等弊病。刘熙载曾说:“用渴笔分明认真……必每作一字,笔笔皆能中锋双勾之”(《艺概》)。此语可谓点中要害。
 
三、情感表达
 
如果我们客观地审视《祭侄文稿》这件作品,不以欣赏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于作品中的物质内容可以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作为一篇悼祭文章,一篇历史文献,他有很丰富、实在的文字内容;这部分“内容”本质上属于历史或文学范畴;它记述了惨痛历史的某一片段,表现了大书家颜真卿于普通人一样的真情,可弥补正史之不足,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另一部分即《祭侄文稿》的文字形式,它是一个大书法家在情感激越的心态下手书笔迹的自然流露;颜真卿书法怎么样,应该说在这里看得最真切。因为这里没有修饰、掩饰,一切都是最自然的。书法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展示作家、艺术家作书、作文时的心理状态,《祭侄文稿》可以说是一个代表。此书起始两行,文字写得比较稳重(甚至可以说有点拘谨),反映了作者在进行这样庄重的祭悼文字创作前,心里曾有过一段凝重的沉思和踌躇。但从第三行开始,作者逐渐进入创作情绪,笔势顿时变得流畅。而往下“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之后,作者的行笔,又进入另一种境界,从自然、流畅而变得沉郁、浑朴。作者解衣磐礴,行笔不较工拙,似无主宰,而天机肆出。最后“天泽”一行开始,作品犹交响乐几经回旋,骤然进入高潮,作者似乎是放笔深抹,而笔墨灿烂、字字锦绣,令人触目倾倒。末行“……久客,呜呼哀哉尚飨”,简笔纵逸,笔试大放大收,挥舞盘旋,然后重笔折绕,于“尚飨”二字突然收往——雷霆之势突然凝于一端,一如气势高昂的美妙乐章,在层层推进的轰鸣中突发遏云裂帛的一响,把乐章推向高潮的极高点,最后嘎然停止,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显然,作为书法形式层面的《祭侄文稿》,它和作为文学的《祭侄文稿》既是有联系的,又是相对独立的;作为物质形态的书法作品,它不可能离开文字内容而存在(而且书法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受到文字内容的制约);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形式的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的语言、句法、章法,自成一个体系。书法作品中的文字内容的部分,属于“文学”范围,如何把文章写好,使书法作品有一个好的阅读价值,这属于文学家的工作。
 
《祭侄文稿》体现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它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杰作,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极愤极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作。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它的线质遒劲而舒和,与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合无间。所谓“干裂秋风,润合春风”,也唯此作品当之。《祭侄文稿》作为天下第二行书是一点也不过誉的,从其感情的自然流露,“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以及笔法的熟稔与丰富,大开大合的气韵和结体,也足以奠定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文章来源:《书法赏评》 2012年05期
 





上一篇赖少其:想当年黄宾虹的画,没人看得上,都说“脏”

下一篇清朝九位皇帝的书法对联,谁更有皇家风范?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