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赏析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欣赏 > 中国书画艺术赏析

中国画的美学体系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中国画的美学体系

王明明

中国画属于民族性、文化性、传承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其美学理论源自中国哲学。中国的儒释道影响着中国文人的精神,这是支撑中国画最根本的东西,是区别于西方所有艺术的根源。
 
中国画之美学理论最早散见于先秦诸子的言论中,不成系统,往往是以论画说明某一伦理的或哲学的问题,但对后世影响很大。自东晋顾恺之开始,出现了专门的画家评画论画的著作。经历代发展,形成了自成系统的中国古代画论与美学体系,著作宏富,体裁多样(包括画论、画评、画史、著录、题画诗等),门类丰富(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门类的理论),阐述精微,是有待于进一步整理和研究的古代艺术美学理论遗产。

\

(五代) 董源 潇湘图(局部) 绢本设色
纵50厘米 横14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南朝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古代品评中国画的重要美学标准和原则,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的高下,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画美学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其后,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董其昌提出的韵、法、意概念,以及“南北宗”论;黄宾虹的“干裂秋风,蕴含春雨”论;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论等,都可视为“六法”之后中国画美学理论在实践中的丰富与发展,体现了前人对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点与表现手段的认识水平,为后世提供了新的评价绘画的哲学观念和方法。
 
近现代的王国维和宗白华,使中国美学理论上升到全新的高度。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他的《美学散步》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词是宇宙、人生、艺术、美、心灵、节奏、旋律、飞舞、音乐化、体验等。这些词语既解释了中国艺术的至境,也显现出艺术家的人生至境。他认为中国哲学、中国诗画中的空间意识和中国艺术中的典型精神,都体现着个体生命与无穷宇宙的相应相生。可以说,宗白华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王国维和宗白华的美学理论无疑道出了中国画审美的核心问题。
 
百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之影响在文化教育诸方面已深入人心,回望近几十年中国画的历程,与艺术理念一样,其评价体系也一直在被西方的观念、理论和方法所改造,学术研究更趋向于科学、规范、系统和学科的组合交叉,方法则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文本,对艺术问题进行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力求对未知的绘画发展问题做出某种程度的揭示。其方法可谓更为先进,手段更为多样,成果似乎更是丰盛浩繁。
 
另一方面,中国画目前似乎正面临发展的危机,中国画的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在新学术理念的指导下正在逐渐消失,这是因为上述观念、理论和方法虽然符合一般事物的客观规律,但并没有从中国画的本体出发,以此去评价中国画,根本无法触摸到中国画最本质的真谛。

\

齐白石 葫芦 纸本设色
纵66.5厘米 横35厘米 北京画院藏
 
中国画讲求阴阳而不是明暗,这与西画如果没有光影,物体就不能将它的形状和品质传给知觉的理念完全不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即使表现特定环境中的人物亦作结构处理,从不施阴影。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人物繁多,场景复杂,表现的是晚上的故事,但画面并无施明暗,全画工整精细,线条细润而圆劲,严整又简练,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此作是“中式”至美的代表。可以这么说,在中国传统的视觉心理中,没有特定的影子这一概念的附着。从阴阳之理来看,这个依据即所谓乾坤之道。西方的理论对此是无法做出准确评价的。再者,中国画在虚不在实,不在表现的有多实,而在表现的看不见的虚上面。这个虚,就是不同于西方的一个认知。中国画的最高层面意境和境界,就产生于虚之中,这两项“指标”是观者的感知,是情感的共鸣与升华,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傅抱石和关山月画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大的画面没有画高山林立、大河汹涌,而是留下大面积空白,却让观者感觉到了江山与宇宙之大。前辈艺术家正是利用了这种虚,让作品生发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诗意。这个“虚”,如何用现代美术理论界定?如何建模论证?还有墨分五色,干湿浓淡,虚实相生,这些如何量化衡量?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但怎么合?标准是什么?齐白石画白菜、耙子、桃子、仙鹤,是在表现发财、长寿,不了解中国民俗不可能对此准确解读。诸如此类,都是形而上的,没有办法用一套死的理论去剖析、解构。
 

\

傅抱石、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
纸本设色 纵650厘米 横900厘米
1959年9月 北京人民大会堂藏
 
由此可见,东、西美学之间有难以跨越的巨大屏障,就像很多中文词句无法被准确翻译成外文一样,同理,现代通用、科学、标准、规范化的评价模式,根本无法对中国画进行准确评价。如果按西方那一套评价方法,去评价中国画的造型或梳理其美术史,可能出发点就错了,读者不可能读懂,甚至将读者和后学带入一个巨大的误区!当下中国画创作走上“下坡路”,理论的缺失当是其中重要原因。所以,深入研究中国画自身独特的美学体系和要义,对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立足中国文化,从本土文化沉淀、从创作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理论,才是中国画正确的美学体系。
 
编辑:张楠
 





上一篇黎雄才:国画要有国画的韵味,没有笔墨就不成中国画!

下一篇赵无极:最重要的是坚持你自己,为自己画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