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赏析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欣赏 > 中国书画艺术赏析

唐代佛教美术之水墨化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唐代佛教美术之水墨化

\\

二禅与水墨画

 

2、唐代佛教美术之水墨倾向

 

水墨画从材料和传承来讲是中国本土绘画。

商周时期就有以笔墨或朱漆来勾画的作品,春秋战国以后以笔墨材料创作的绘画题材多以本土文化为主题表现。从生发源头看,中国传统思想与书法用笔是以后水墨审美生发的基础。



\\
汉代墓室壁画

\

汉代墓室壁画
\
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的勾勒法

\

在注重设色技巧的佛教美术传来时,相应会孱入中国固有的笔墨趣味,尤其在唐代水墨画审美兴起之后,佛教美术中的水墨趣味愈来愈明显。晚唐以后佛的教美术,与早期重彩设色形式已不太相同,中国绘画渐渐脱离丹青色彩体系而走向水墨审美,也就是从形神论转向笔墨观念。在笔墨趣味上,那种水墨自然洇化的审美特质也更加契合佛教般若学旨趣,契合禅宗盛行所带来的文人审美取向。

\

(点击看大图)英藏斯坦因敦煌遗画,十世纪,常清净菩薩像幡画。晚唐五代以后佛教美术渐趋水墨趣味。
 
唐代佛教美术最大变化就是水墨审美的兴起,水墨树石图等一类山水画甚至脱离寺庙壁画主题而作为独立样式,画面由早期严格仪轨及华丽庄严而逐步变得简洁、疏朗以至清淡起来。早期的佛教美术样式与这种“水墨晕章”并列存在,形成兼容的创作状态。因此,唐人钦佩尉迟甲乙僧兄弟等带来的浓郁西域风格的同时,也赞叹清淡的水墨语言形式。


\\

敦煌壁画中的白画水墨法

郑午昌先生认为唐代山水画有“宗教化”化倾向。潘天寿先生认为由于唐以后禅宗思想兴起,“一时文人逸士,影响于禅家简静清妙,超远洒脱之情趣,与寄兴写情之画风,恰相适合。”[24]一些文人与禅僧相晤,缘于内在精神的默契,禅宗那种“幽微简远之情趣,大大适合于水墨简笔之绘画以为消遣”。[25]

\

禅师与士大夫文人、艺术家形成一种互动式的审美交流而形成流行化审美情趣,这种情境产生的水墨画样式语言即是对禅宗旨义的具体表达,创造出一种大家可以观瞻的清澹、寂寥、纯粹、自由、简远的审美样式。

\

 
“艺术作品都有物质的精神的两方面”。[26]
绘画形式语言所传达的精神意蕴,具有的个性和时代特征,是作者心灵流动的轨迹和思想境界的物化。
白画、破墨、泼墨画法兴起的时期正是唐代禅宗流行时期,禅宗盛行的吴越荆楚地区正是水墨画及泼墨画最为流行的地区。

\

南宋李氏《潇湘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自中晚唐以来,水墨画、泼墨画、狂草书等纵逸书画兴起于南方及四川地区,主要以江浙荆楚为中心,这一地区的水墨画传统一直影响到今天。而这一地区也是唐宋佛教最为兴盛的地区。

\

《潇湘图》局部,中国水墨画印证自然与人文的完美和谐关系


水墨画是强调表现主体独立精神的绘画语言,唐代禅僧对般若思想的弘扬,在美术宣传中也欣赏此类水墨作品,从而使水墨白画佛教造像大量出现。
早在六朝乃至更早就有白画形式,但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大量出现却是在唐代以后。
如慈恩寺“大殿东廊从北第一院”中有“郑虔、毕宏、王维等白画”。
菩提寺“有杨廷光白画”,宝应寺“多韩幹白画,也有轻成色者”。[27]
敦煌石窟唐代壁画有《维摩诘像》略施淡彩,笔法生动,如唐人所说“轻成色”。白画与白描相似,多以墨线勾勒或淡墨渲染出明暗块面。

 

\\\

(点击看大图)这一幅敦煌10世纪帛画传承了早期的印度、西域佛教美术的画法,以白色做底,淡朱砂渐次晕染暗部与低处。

\

(点击看大图)这幅十世纪帛画则更多运用中原画法,晕染高处,而不是强调明暗块面。

\

这幅破损的十一面观音像可以观察当时的画法步骤,淡墨勾勒起稿,白色做粉底,以红色由暗部向高处层层晕染,最后以重红色复勾轮廓,以重墨勾画眉毛、眼线、胡须和唇缝线。是典型的印度、西域传来的设色法,而勾线灵活有着中土笔墨趣味。

\

(点击看大图)敦煌绢画9世纪,一种综合趣味的画法。


唐代对水墨审美的接受比较普遍,吴道子、王维、张璪、郑虔、项容等人作品广为传颂。王洽、顾况的泼墨山水“流俗亦好”,其作品流行在南方。王维集画家、诗人、士大夫、居士、隐士等身份于一身,几乎是文人画家所有生活特征和身份的合集,被认为是诗、禅、画合一的审美典范,他实际上已成为文人与禅宗审美的象征符号,王维是禅宗影响水墨画的一个历史刻度。

\

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王维“破墨法”已见不到,苏东坡赞王诜山水画得破墨三昧,由此图可以大概推想王维的水墨画风格。

王维“所以为世人所推重,得称南宗之祖者,亦因中唐以还,佛教之禅宗独盛,社会风尚皆受其超然洒脱高远澹泊之陶养,而士大夫文雅之思想勃然大起,与初唐盛唐时,殊有不同,故王维破墨,遂为当时士夫所重”。[28]

郑午昌分析认为“我国山水画,至唐之中期,不但与人物画分庭抗礼,且能自分宗派,互相耀映,是实为人物画的未曾有之现象。然山水画之风行,固受佛教之影响,其应用也,亦往往与人物画同施于寺壁,盖不外宗教化也”。[29]唐代佛教禅宗思想的兴盛造成山水画有“宗教化”特点,“宗教化”表明受般若影响的内在性,这也是唐代寺庙壁画出现独立水墨画作品的原因。

 

\

盛唐韩休墓室壁画独幅水墨山水画

\

敦煌绢画山水图局部水墨晕染
 

\

敦煌壁画山水勾勒设色画法

\

五代王处直墓室壁画水墨山水皴法,勾勒复笔为主
 

\

唐代湖南长沙窑的泼彩趣味,泼墨画是唐代出现的独特水墨法,中唐以后流行于江浙荆楚一带,而此时的长沙窑瓷画,注重抽象与偶然无机的泼彩趣味,也可以比拟当时的泼墨法。泼墨法与狂草书联系密切,后来形成独特的泼墨减笔画法,为禅画与文人画的大写意画法,影响至今。
 
傅抱石先生认为宋代泼墨减笔画倾向于主观精神描写,其根源于禅宗的影响,而“水墨山水画是萌芽于多姿多彩的唐代而成熟于褪尽外来影响的宋代,特别是南宋时代”,他分析其中“主要是禅宗的影响,增加了造型艺术创作、鉴赏上的主观倾向”。[30]
(未完待续)

\

本文节选自九华山禅宗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丛书:《禅画研究》(妙虚法师、孙恩扬著,人民美术出版社)上篇:禅宗与绘画之二、禅与水墨画之。
 





上一篇中国画| 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下一篇中国文化是书法艺术形成的核心,书法的创新必须先继承古人的法则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