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宋刻本的赏鉴与收藏
一、宋刻本概述
雕版印刷技术发明于唐代,经过唐五代的磨砺和演进,到宋代技术己经发展成熟,普及开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现存的古代文献资料而言,唐五代时期的几乎都是写本,道地的印刷品稀如星凤。宋代的情况恰恰相反,大量的是印刷品,宋人的写本却难得一见。可见宋代的印刷己经取代抄写,成为书面文化的主要传播手段。公元960年北宋建国,1127年北宋终结南宋开始,1279年南宋灭亡,在前后18帝在位首尾320年期间,不同时期刻的书有不同时期的特点。北宋是大规模雕版印刷的起步时期,许多重要的典籍由朝廷主持,重新校勘整理,刻印行世,不过流传到今天已经寥寥无几。南宋初期战乱之后,重理旧业,着手复兴文化翻印旧刻,有些书很难断定其刻于南宋还是北宋。南宋中期是宋代印刷出版事业最为兴盛的时期,技术纯熟,各种风格都有所表现。南宋后期书坊刻书体现出商业化气息,质量有所下降,版面风格也有变化,宋元之交的刻本往往难以确定属宋还是属元。宋代有浙江、福建、四川三个印刷中心,不同地区所刻的书,在风格和用料上也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赵万里先生主编的《中国版刻图录》宋刻部分就是按地域编排,相互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印本在版式和字体上体现的地域特点和行业规范。宋代刻书主要由朝延、官府、学院、私家、书坊等主持,校勘和用料水平也不一样。官方刻书一般比较讲究,像国子监所刻的书特称“监本”,这是标准定本的标志。书坊刻书更多考虑成本和利润,难免有苟简的情况,像福建书坊所刻的麻沙本当时就有人指出多有错讹。叶德辉编篡的《书林请话》就是按照这个脉络介绍各种宋刻本,可供查考。宋刻本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历代学者和藏家作过许多论述,无论正确与否,都值得注意。本文从文献价值、印制特点和版本鉴定三方面,略述跟宋刻本的赏鉴和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二、宋刻本的文献价值刻版印刷兴盛之前,古书流传依靠抄写。抄写过程容易出现错漏,也难免有意无意地更改字句。刻版印书就不同,-副板片印出来的书文字都相同,无形中就给一部书确定了一个统一的文本形式。特别是,宋代皇家和官府大规模地主持校定古来重要的典籍,私家也不断地搜集整理前人的著述,经过校勘订正的本子刻印出来,流传后世,自然成为各书的定本。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书,大都出自宋代刻本,正是宋本赋予它们今天的这样一个定型。宋刻古书最可贵之处是内容最为接近古本原貌,后代翻刻本虽然大都直接或间接出自宋本,但是有时是有意更改,有时是疏忽失校,免不了要有些出入。历代学者整理古书时,都是千方百计地搜求宋本,以为根据。看看学者和藏家的宋本题跋就知道,用宋本认真核对一下,后世印本可能有各种错讹,往年张元济先生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有十五史是宋本,跋语指出明刻本和武英殿本有讹误、阙文、衍文乃至缺叶等情,不能不为之悚然动容。当然宋本也不是没有错误,清初学者陆敕先总结自己校书的经验,说“古今书籍,宋板不必尽是,时板不必尽非。然较是非以为常,宋刻之非者居二三,时刻之是者无六七,则宁从其旧也。”这里要注意,学问之道博大精深,读者有深厚的学力和缜密的用心,才能充分体会宋本的长处所在。毛氏汲古阁所刻的《松陵集》印行后,毛斧季据宋本复核,跋语说“多所是正”,据以修版。其中有一些异体字没有更改,如“邃古”作“遂古”,“戟枝”作“戟支”,“嫦娥”作“常娥”之类,顾千里指出宋本真实地保存了古书原貌,这些地方不能等闲看过不予理会。事实上,古代字少,一字多用,如果以后世正字法的观点看,说它们是错字,那就愧为知音。元、明、清以来,直到近代,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抄、翻印,宋刻本大都化身千百,然而宋刻原书的文本价值并不因此而减损。无论是抄还是刻,都难以如实地保留宋本文字原貌。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享有盛名,称为“下真迹一等”,其实仍然靠不住。毛氏影宋抄本《谢宣城集》,跟宋本对校,“讹舛时复错出”(见《藏园群书题记》);毛抄《棠湖诗稿》与宋本有多处不符,黄丕烈慨叹:“书必宋刻乃佳,此论甚确。否则汲古如毛氏,而一经影写己多歧异,何论书经三写者乎!”涉园陶氏辑印的《影刊宋金元明本词》,以影摹为名,力求逼肖原书,学界评价极高。一旦复检宋本原书,时有讹误失真的地方,同样不可信赖,《中华再造善本》词集《东山词》《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等书的提要对此有所说明。三、宋刻本的印制形式在南北宋三百多年中,书籍的印制形式和工艺技术经历了从萌芽兴起到茁壮发展,终至繁荣昌盛的历程,从总体上看,今日所存不多的几部早期刻本字体古朴,并不着意表现个性,有时还有旧日写卷的样式。南宋刻本字体就有明显的多样个性,各种书体都有所采用,风格趋向精美明丽,不再是古拙和质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发展,蓬勃兴起的书坊刻书就有商业化的倾向,操作开始程式化,态度也流露出轻率。(一)版式宋刻本版式流行风格是左右双边,上下白口。看上去版面清朗整洁,跟元刻本墨色浓重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看版面的黑白比例有明显的差异,视觉效果很不相同。下面介绍版面上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1.行格过去有种说法,宋本一个整叶有多少行,一行就有多少字。这只是大致的比例,不过出入一般不大,因为汉字是正方形,长宽基本相等。例如宋刻群经中,监刻经注本是半叶八行十六字,浙东和蜀中刻注疏本行格相同,王国维认为这是旧日卷子本的格式。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是建刻十行十八字本群经注疏、南宋刻九行十八字本《南北朝七史》和杭州陈氏书籍铺刻十行卡八字本唐人诗集。(图1、2)前两种版片递嬗传衍至明代后期还在刷印,后一种衍生出明正、嘉年间开创的宋体字。清末江标编有《宋元本行格表》,可供参考。
图1 宋刻本《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图2 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南北朝七史之《南齐书》
2.耳题
耳题在版框左栏外或右栏外,标明当叶的章节或要目,也称书耳或耳格。耳题多见于宋本,后世很少使用。近代藏书名家群碧楼主人邓邦述说:“凡书之有耳者多属宋刊,余所藏《五代史详节》及《汉唐事实》诸书皆然。惟中统本《史记》亦有之,然在南宋时刻,不可以元刻论也。唯明刊本亦间有之,如《顾氏文房小说》,则世称佳本,为仿宋式刊行者也。”
3.流水
今天所见的古书,各卷自成单元,每一卷都要另起一叶,并不接印,情况跟我们今天印书-样。书前如果有目录,目录后面即使有空行,也是另起一叶印正文,单元之间的空行,有人叫做“流水”。有一些宋刻本情况不同,目录后面不另起叶,直接印正文,不隔流水,各卷之间也不另起一叶,这是唐代写卷的样式。我们知道,写卷是一张长纸,并不分叶,当然无所谓另起一叶。这种板式很少见,一般出现在较早的印本,前人经常把它们定为北宋本。
4.刊记
古书上刊印的文字或图记,写明书由何人何时刻印,这就是刊记。私家、书坊刻书大多有刊记,像杭州陈氏刻书多有“陈宅书籍铺印”之类刊记。刊记是鉴定版本的有力根据,有刊记,我们就可以知道书刻于何时,而且便于比较不同刻本的刊印水平。而作伪者则经常在刊记上打主意,或者把后代刻本的刊记去掉,或者伪造宋代的刊记,以便鱼目混珠,冒充宋本。如清持静斋丁氏旧藏明刻《盐铁论》,作伪者粘贴“淳熙改元锦谿张监税宅善本”双行刊记,前人就误作宋木。
(二)字体
从宋代到清代,刻书字体虽然有各种样式,总体发展趋势是从书写体走向版刻体。宋代刻本无论严谨还是洒脱,都有书写的意味。北宋刻本流传极少,从中日两国现存无几可以信为早期的刻本看,基调是字体方正端庄,结构匀称。大都笔画劲健,左收右放,有欧体的风格。不过福州东禅寺等觉院刻《万寿大藏》却有颜体风范,看来南宋福建刻本走颜柳的路子,渊源有自。(图3)
图3 《福州东禅寺万寿大藏•菩萨璎珞经》
南宋刻本传本很多,风格并不一致。我们可以感觉到,它们开始追求时尚精美,体现出更多的个性,古拙和质朴的气息渐渐消失。字体有明显的地区性,浙江地区仍以欧体为主,福建地区则有颜柳风格,字体结构和笔画明显不同,这是宋刻本两种最重要的风格。此外,四川地区也是一个刻书中心,字有颜风,但是笔划萧散,不像建本那么峭厉。文字上最值得注意的是讳字。宋代刻书通例避讳,遇到宋代皇帝名讳,一般要少写一笔,这叫做“为字不成”。有时不用原字,加上小注说明所缺的字是某帝的名讳,如“今上御名”“渊圣御名”等。根据避用哪些皇帝的名讳,可以推断书刻于何时。要判断一部书是不是宋代所刻,或者刻于宋代何时,讳字是重要的参考,但是不能完全信赖。因为,第一,宋代官府刻本避讳严格,民间刻书就有马虎的时候。南宋末年有些书几乎不避宋讳,现在仍然归为宋本。第二,后代翻刻时也会保留宋本的讳字,元、明两代翻印宋本避宋讳是常见的事情,仅凭讳字就会误作宋本。还有一种事后补讳的现象,也需要注意。毛斧季所见的宋刻《松陵集》,北宋庙讳都是缺一笔,而南宋高宗名“构”字,或左或右,凿去半边,因而定为北宋刻本,南宋刷印加避“构”字。补讳时一般是就原字剔去一笔,有时是修版另刻。把补讳跟原讳区分开来,才能知道原版刻于何时。
(三)刻工
古书有时候在版心或其他地方注有刻工的姓名,以便检查每个刻工的工作情况。根据刻工活动的年代,可以判断一部书可能刊印在什么时候,这是20世纪兴起的版本鉴定方式,现在已经通行开来。日本学者尤其恃为利器,每每作为最终的仲裁。应该说,由刻工定年代是很有根据的鉴定方法,可以发现和解决很多问题。像十行本《十三经注疏》,宋讳阙笔,历来归为宋本,现在根据刻工断代,大都是元代翻刻宋本。
(四)纸张和装帧
宋代的纸张相传有一些美妙的名目,流传到今天的宋刻本用纸也不一致,不过大多数是麻纸、皮纸或竹纸。帘纹很宽,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麻纸和皮纸呈白色,竹纸多为黄色,有的呈灰黄色,纸质较差。厚薄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很厚,多见于佛经。观察颜色、厚薄、帘纹、致密程度,可以看出宋本纸张跟晚近有很大差别。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有时用过时的公牍册子纸背面印书。在当时不过是废物利用,而今天则已古色古香,别有情趣,每一翻阅,似乎与宋人晤对,不由得发思古之幽情,可惜这些书今天已经十分罕见。宋代书籍流行蝴蝶装,各叶版心向内折叠,版心处粘在一起,就成为一册书。不过流传到今天,大多己经改为线装,保持原装的已不多见。
(五)版片修补
版片在印刷过程,有时需要修版,若有损坏或丢失还要补版。现存的宋刻本大多数是后印有修甚至有补的本子,很少有初印本。时间一长,一次一次地不断修补,就出现所谓“递修本”。开始是宋代本朝修补,版片传到后世就有元代甚至明代的修补。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宋刻南北朝七史,版片存世很久,到明末还在修补刷印,今天流传的本子大都是明代中后期印本,叫做“三朝本”。后印本历经修补,宋刻版片所剩无几,严重磨损,字迹模糊,元、明补版字体明显不同,讹误很多,甚至缺叶。如今不仅宋代印本难以见到,即使元代印本也是有稀世的珍宝。看看张元济先生在《校史随笔》和《百衲本二十四史》所附有关题记中对这些情况的说明,我们就能理解宋刻宋印本特别值得珍爱不仅仅是藏家因其少见而矜贵,还有更为重要的文献价值。版片经过修补,讳字和刻工就会有所不同,这就给断代带来很多麻烦。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字本来不阙笔,后来剔去一笔,变成讳字。南北朝七史不同时期的版片的刻工名不同,不能用后世的刻工名,判断它们初刻的年代。
四、宋刻本的版本鉴定
对宋刻本作周密的版本鉴定时,首先要断定它是不是宋刻本,如果是宋刻本,还要确定它具体刻于什么时候。鉴定宋刻本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看版本风格、讳字和刻工姓名,当然还要认真阅读内容,并参阅有关的文献记载。这些事情十分复杂,这篇短文只能略略点题而己。事实上,上文有关段落己经略有所述,这里举几个典型的例子进一步作具体说明。
(一)怎样分辨南宋本和北宋本,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127年,北宋终结,南宋开始,朝代的更改对刻书事业没有多大影响,如果没有明确的记载,从形式上很难断言一部书刻于南宋还是北宋。过去藏家喜欢抬高自己的藏书,书上有北宋刻书或进书的公文,就归为北宋本。清代藏家所认定的北宋本,今天能够落实的微乎其微。像清以来所传的《五经正义》,有北宋端拱进书公文,就曾被说成北宋本,实际是南宋翻刻本,“构”字己避讳。(图4)
图4 南宋刻本《尚书正义》在分辨两宋刻本时,刻工姓名是重要的根据。像《周易正义》所注的就是南宋初年杭州地区刻工的姓名,结合史书记载北宋灭亡后书版遭到金人洗劫,高宗曾下令翻印旧本的史实,就可以推断它是南宋监本。(图5)
图5 宋刻本《周易正义》
《龙龛手鉴》是一个值得玩味的例子。此书有辽僧人法炬统和十五年丁酉序(当宋太宗至道三年),钱曾《读书敏求记》定为辽刻原本,黄丕烈指出此书本名《龙鑫手镜》,宋人避祖辈名讳,改为“鉴”,此本应是宋人重刻本。这个论点得到公认。(图6)
图6 宋刻本《龙龛手鉴》
往年《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此书,张元济先生跋语说,“卷二上声一册字迹劲挺厚重,有率更法度,的是北宋剞劂”。并说卷二的刻工、版式、笔意、镌法与他卷不同,卷三“构”字避讳,因而推断卷二为此书入宋后初刻本,其他则为后来翻刻本。卷二刻工有20人,张元济发现其中二人见于绍兴十九年明州刻《徐公文集》,宋人初刻《龙鑫手鉴》在神宗或哲宗时,下距绍兴十九年有四五十年,张元济认为此二人年轻时刻此书,所以四五十年后还能继续刻他书。然而赵万里先生发现卷二刻工名见于南宋初年所刻各书者不止二人,因而定为南宋初年刻本。
(二)分辨宋刻本和元刻本时,着眼点仍然是上文说过的几方面典型的元刻本版面黑色比例高,字有行书笔意,视觉效果不同。但是宋元两代相接,元代初期刻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跟宋末刻本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刊记标明刻书时间,二者就很难分辨。元代翻印宋本保留宋讳,元代自身又没有避讳一说,讳字对鉴定没有什么帮助。考察刻工名,可以发现若干所谓宋本是元代翻印本。元翻宋十行本群经注疏是个典型的例子,避宋讳,无刊记,孤零零地看,真不好说它们是宋是元,前人一直当作宋本。但是十行本《论语注疏》版心下刻“泰定四年程瑞卿”,据此可以确定刻工的时代,比较相关各书的刻工名,可以确认为元代刻本。(图7)
图7 元刻元明递修本《论语注疏解经》
日本学者尾崎康对正史的研究表明,现存所谓宋刻十行十八字或十九字本《晋书》《唐书》《五代史》,十之八九靠不住,尽管《五代史》有“庆元五年鲁郡曾三异校定”一行文字。还有其他一些书恐怕也值得怀疑。(图8)
图8 百衲本廿四史影印本《五代史记》
(三)宋本与明代翻宋本的风格有很大不同,字体和刀法迥然有别,一般不会混淆但是以往的藏家看朱成碧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明刻本《春秋经传集解》,有南宋淳熙阮仲猷种德堂刻书牌记,历来看作宋本。(图9)然而此书字体方正呆滞,毫无书写的笔意,这是明代正、嘉年间兴起的体式,现在已经定为明本。清末陆心源把明刻《百川学海》单种当作宋本,凑足皕宋之数,也曾为人讥弹。再如《仕学规范》十二行二十五字本,潘景郑先生在《著砚楼书跋》中指出其版式风格有很多地方不同于一般宋刻本,认为是明刻本,情况到底如何,也值得考虑。(图10)
图9 明刻本《春秋经传集解》
图10 《皇朝仕学规范》
明刻本中最容易跟宋刻混淆的是翻宋本,特别是正、嘉年间仿宋本,像明刻《脉经》《黄帝内经素问》《梦溪笔谈》《文选》等许多书,过去都曾被认作宋本。明刻十行十八字或二十字的唐人诗集出自宋本,略具宋书棚本的风范,草草一看,很容易误作宋本。明末刻本误作宋本的很少,只是明崇祯赵氏小宛堂刻《玉台新咏》版式有宋风,印本用纸也非同一般,清代以来所称的宋本《玉台新咏》今天可以征实的都是赵氏小宛堂刻本。(图11)
图11 明崇祯六年寒山赵氏小宛堂刻本《玉台新咏》
(四)清代刻本与宋本相去很远,按说不会混淆,事实上却不尽然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清代初期,像清初刻《友林乙稿》《节孝先生文集》等都曾引起很大的迷惑。(图12)至于清康熙通志堂、泽存堂等刻仿宋本被当作宋本甚至北宋本进入内府天禄琳琅,当事诸公是不是真的眼拙如此,才几十年的书就可以蒙混过关,不能不令人心有所疑。
图12 清初刻本《友林乙稿》
(五)这些论证涉及书名、版式、字体、讳字、刻工等多种因素,似乎刻工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用刻工作证也有局限性,如果一个人能工作四五十年,时间跨度就很大,也就不能因为两部书上有几个刻工名相同,就断言它们是同时刻版。此外同名的情况和补版的辨别都是需要注意的事情。今天宋元明清影印本、书影等已经随处可得,一经比较,真假皎然,鉴定版本的条件已经非昔人可比。但是版本鉴定是极其复杂的事情,以往的断代不断要作翻案文章,现在认定的结论正确与否也怕还有斟酌的余地,所以我们谈宋刻本的赏鉴时,南北宋之间、宋元明之间还是以“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为是。五、收藏赏鉴的背后最后我们简单谈一谈宋刻本的收藏、寻访以及赏鉴的真谛所在,供大家参考。第一,无论志在收藏还是研究,宋本的收藏流传脉络都值得认真探索早在明代,宋刻本就是藏家竞相逐鹿的焦点。入清以后递相授受,各藏书名家的书目中都有记载。今天所见的宋刻本,几乎都在清初毛氏汲古阁、钱氏述古堂、徐氏传是楼、季振宜、天禄琳琅以及清中期黄丕烈、汪土钟以来的著名藏家的书目中有踪迹可寻。书上所加盖的印章,除了偶见宋元明藏家以外,也大都不出清以来这些著名的藏家。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历代藏家书目对宋本的记载,沿着流传脉络,追踪宋本的下落。情况确实如此。像瞿氏铁琴铜剑楼书目著录的部分宋本久久不知所在,有几种后来出现在沈氏研易楼捐赠台北故宫书目中,而宋刻《婺本尚书》则出现在近年嘉德拍卖会上。(图13)而清宫天禄琳琅旧藏的一些宋本民国初年流失,近年也出现在拍卖会上。可以预期,今后通过有目的地查考和访寻,就有可能找到曩己记录在案、清末民初以后却不见踪影的一些宋本。
图13 宋刻本《婺本点校重言重意互注尚书》
事实上,只要我们警觉,还是会有闪光的亮点,出现在意想之外。上海拍卖会上出现的《资治通鉴纲目》(见陈先行《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嘉德拍卖会上出现的蜀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开始都未曾引起应有的注意。(图14)
图14 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
第二,要想欣赏宋刻本的妙处,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注意其文本内容上文说到,几个异体字引起顾千里的一番议论,他是学者,关注这些事情也许不足为奇。然而即使以赏鉴闻名的黄丕烈,书跋中也是经常谈论宋本文字之可据,得到一部好书不等过夜,挑灯急校,而不是仅仅玩赏它的形式之美和张扬它的珍稀难得。
清末瞿杨陆丁四大藏书家都有目录或书志传世,其中瞿氏藏书目录最获好评。这是因为瞿目“内外兼修”,对一些书的文献价值有所评论,写出了它们内容优异之处,这些地方得力于当时博学之士的参与和合作。一部书珍稀固然可贵,如果内容并不出色,那也仅仅可以当古董珍藏罢了,难免要为庸闲斋主人陈其元所笑,要问看宋椠《孟子》“能较别本多记数行乎?”这虽然近乎玩笑,但是收藏家不能不谨记于心。只要我们认真去读宋本,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必有意想不到的回报,遇到妙处,一字千金,“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杨成凯)
按:此文首发表于《紫禁城》2009年第1期,引文格式是:杨成凯.宋刻本的赏鉴与收藏——古书版本知识[J].紫禁城,2009(01):114-121. 引用请以原出处为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善本收藏有标准
下一篇: 杨成凯:如何判断一部古籍的价值?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