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收藏投资 > 瓷器鉴定知识

宋瓷孤傲、元瓷狂野、清瓷精细。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宋瓷孤傲、元瓷狂野、清瓷精细。

\

明宣德青花夔龙纹罐修复件,景德镇考古所藏

宋代陶瓷多冷艳绝尘,典雅孤傲;
元代的瓷器多过于粗放狂野;恢复了汉民族统治的明朝,在经过了一段恢复汉文化精粹、追求严谨的时期后,明中期开始出现追求自由清新的趋向。
明代瓷器是自然的、流畅的、富有更加浓烈的艺术情趣。明瓷虽不如清瓷精细,却更多一些表露出自然精神,耐人寻味。

\

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其中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
晚明政治不稳定,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诸多因素也体现在瓷器生产上,开始简略生产程序,降低成本,质量从而变的粗糙,主题纹饰变的世俗化,瓷器从此走向衰落,所以晚明就有了粗大明之说。


\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高:36.5cm2011-10-05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中以1.6866亿港元(约为1.5亿元人民币)成交。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制做也如明代国力一样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尤其青花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称"永宣瓷"。
由于郑和下西洋,从中亚伊斯兰国家带回了"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侯下,能烧成像宝石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


\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葡萄纹大盘,土耳其 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藏


\

明永乐青花一把莲纹大盘,土耳其 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藏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
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当时出现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脱胎暗花盘碗,青花压手杯之类,都是后仿品在造型等方面远远不可企及的;
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致,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
故永宣青花器,仅见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的仿品及民国时的赝作,除此而外其他时期少见。


\\\

清雍正黄地青花把莲纹盘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至于成化时期,器型惟重纤巧,大器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类,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

明代宣德青花花浇上海博物馆藏
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晕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准确再现。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两代瓷器的画面,就与同时代的织绣、竹、木、漆、牙、玉、铜、银等工艺品装饰,互有影响,一脉相通;又如成化时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缠枝莲纹,也与前朝景泰掐丝珐琅器上纹饰相同。如此等等,便可发现时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器物,都应作大量细致的对比分析:如永乐、宣德瓷器的缠枝莲、海水龙;成化瓷的青花底足双线特征;正德瓷的回文;嘉靖、万历瓷的道教画与镂雕工艺;康熙瓷的双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过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决疑辨伪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鉴定真伪,还可根据纹饰的笔法,远近疏密的层次,笔力纤弱等等。


\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
鉴别明代古瓷以胎为骨,釉为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鉴定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

明永乐 青花波涛龙纹爵杯托盘 


\

明宣德青花夔龙纹罐底


\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底部
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在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以6500万港元的价格起拍,以2.02亿港元落槌,加买家佣金以2.29亿港元成交。

附:明代宣德与成化瓷器上的应龙和夔龙纹之别

龙是中国历代官窑瓷龙是中国历代官窑瓷器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封建时代,龙是天子的象征。它无形中代表了皇帝,在等级森严的时代,即使是王公大臣对五爪龙望而却步。历代官窑瓷器上,元代和明初基本是普通虬龙,元多为三爪和四爪,明则皇帝用五爪,王公及赏赐外番国王用三爪。


\\

元代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时期,由于宣德瓷器装饰的多样化,使得更多龙纹得到应用,如螭龙,应龙,夔龙。这里暂且注重谈论应龙和夔龙。应龙和夔龙比较相似,一般人不太容易辨别,并且有些人也把二者作为同一物,或称其为应龙,或为夔龙。
有关应龙的记载是,明代著名史学家焦竑记载的宣德与应龙的史实:焦竑《玉堂丛语.文学》,[景陵(宣德葬于景陵,所以此处代宣德)一日禁中阅书,见龙有翼而飞者,讶之。遣问之阁中,三杨辈皆不能对,上顾诸史官曰:“有能知之者否?”陈继时在下列,出对曰:“龙有翅而能飞,曰应龙。”问所在,曰:“见尔雅。”命取尔雅视之,信然。]由此推测,宣德瓷器上出现应龙纹应该是这段事情发生之后的事情了。
“夔”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形如龙,一足。商周时代的彝器上多雕铸其状作为文饰。”同时,辞海中对“夔一足”又是这样解释的:“《吕氏春秋.察传》载:鲁哀公问孔子,舜时的乐官夔是否只有一足,孔子说: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意谓一夔已足,不必多求,而误传为夔只有一只足的神话。”
从现存宣德及成化官窑瓷器传世品与发掘品来看应龙的主要特征是:
1、象鼻(又称猪嘴);
2、二足;
3、三爪;
4、卷花尾;
5、有翼;
6、有角;
7、有鳞。

\

明宣德青花水波应龙纹高足杯


\

明宣德青花应龙纹大缸修复件,景德镇考古所藏


\

明成化斗彩应龙纹天字盖罐修复件,景德镇考古所藏
 





上一篇好瓷得慢慢品——清早期人物故事图瓷器品鉴

下一篇古瓷底足鉴定25招:每一条都超级实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