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藏金盛世瓷 青花藏出千万身价
乱世藏金盛世瓷 青花藏出千万身价
来源:中瓷网 文章作者:佚名 点击次数: |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尤以进口青花钴料烧制的瓷器最具收藏价值。因为,使用进口颜料烧制的青花瓷,大多由当时算得上高级的工艺师创作,因此,艺术价值更高。第二,看发色。釉下发色艳丽、“青花见五色”的青花瓷品种尤为珍贵。清康熙时正是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所谓“青花见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种青花颜料烧制出来的瓷器,图案出现深浅虚实等各种变化。梁戊年举例说,“康熙青花釉里红人物图棒槌瓶”就是“青花见五色”的代表作之一。第三,艺术水平。这是决定青花瓷的一个关键因素。器型优雅、构图有立体感、层次分明,人物景致清晰明显的青花瓷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购买时谨防鱼目混珠康熙、雍正、乾隆等“清三代”的瓷器是广大投资收藏者热捧的对象,尤其是康熙的瓷器更是收藏市场上的热点,但这一时期仿造的瓷器也较多,收藏者必须见微知著,谨防鱼目混珠。中国向来有复古、追古之风,因此,现在所谓“仿造古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后朝仿前朝的仿古瓷,到现在仍是“古瓷”;一种是现代仿古瓷。现在可以根据一些现代科技分辨出现代瓷和古瓷的区别,但康熙瓷器由于制作精美,之后历代都有仿制,尤其以光绪朝仿造的瓷器最为逼真。投资收藏稍不注意,就会把光绪的青花瓷当作清康熙的青花瓷购买,后者的价格可是前者可是前者的十几倍。至于那些不法分子利用现代科技制造的假冒伪劣瓷器,其价值和真品青花瓷更具有天壤之别。入门不久的投资收藏者更要注意加以辨别。说起鉴别,梁戊年这位具有30多年高古瓷鉴定经验的专家坦言,“不走弯路成不了收藏家”。在收藏界,“真”“假”两个字他学了几十年!如今,私家作坊批量生产的“仿古瓷”,已经在市场上占据60%的占有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用电脑分析胎釉,扫描纹饰等工序,现在一些陶瓷“赝品”已经达到“真品”95%以上的仿真程度,有时就连国家级鉴定家也难辨真伪。他自己就曾在1981年花了4700元买了一件赝品仿元青花,但是经那次后,痛定思痛,潜心学习和钻研,如今,他的鉴赏功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谈到自身丰富的鉴赏经验,梁戊年说,玩收藏要有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一份闲心、一份坚持,加一双慧眼。“单是花在那些收藏书籍和报纸杂志上的金钱投入,就不少于十几万!”在梁戊年看来,对于陶瓷文化的了解和深究,是成为收藏鉴赏专家的必修功课。他说,系统地了解陶瓷的发展历史,各个年代出土陶瓷的特点、使用阶层、生产工艺等,这些都为他在市场上淘宝提供了判断的依据。而这一学习的过程,“不是上三五天的培训班就能代替的!”此外,常到一些古玩市场和拍卖现场进行实际“操练”,也是锻造“慧眼”必不可少的功课。“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古玩市场去看看!”他说,现在有些所谓的收藏家老是买到假货,原因就是只看书,接触真品实物太少。尤其是初学入门者,如果不能经常“泡”在藏馆或市场里,只是听听专家纸上谈兵的讲座来了解藏品的真假,是根本淘不到真品的。梁戊年建议初涉收藏者,可以找机会与行家多交流。其一,行家经验丰富,他们稍加指点就能让初学者少走很多弯路;其二,专家交际广,有自己的交际圈子,他们经常拿出自己的“宝贝”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交流经验,对初学者来说,这也不失为学习的好时机。 梁戊年还建议想投资收藏清代瓷器的收藏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初入门者可以先收藏清初或者清末的作品,器型上可从文房四宝等小件入手,亦可从瓶、尊等琢器入手。另外,还可以先收集清代的民窑瓷器或者仿古品种,由于数量较多,价格相对较低,对于初入门者是可以接受的。之后,可以根据情况和自身的财力,逐渐收藏清三代官窑名品。
|
·上一篇文章:各有角色事先排练施连环套 老玩家被坑4万元 |
·下一篇文章:王储的陶瓷礼品 |
相关内容
马列 |
佚名 |
龚波 |
佚名 |
刘亮 |
佚名 |
陈 锐 |
顾惠康 |
肖妤倩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