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藏有价值的瓷器

如何收藏有价值的瓷器


来源:中瓷网   文章作者:佚名  点击次数:


在评估一件瓷器时,要注意一系列要点:材质和技术、出处和时代、审美趋向、装饰和图案、珍惜程度和保存状况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它出自哪一国倒无关紧要。

    任何收藏都受个人的品味的影响。如果你在收藏方面是一个新手,认真学习关于收藏品的知识,详细了解收藏品不同的时代和风格,以及其稀有程度和相关作品的价格都是十分有益的。在进行收藏时要时刻记住,“陶瓷”这一术语涵盖的材质范围十分广泛,比如,一件粗陶广口瓶和细瓷花瓶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使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技巧,就能制作出不同形式的陶瓷。掌握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探索亚洲陶瓷领域的脉络。主要的分界线存在于陶器和瓷器之间:这两者的差别在于使用不同种类的粘土、不同的烧窑温度以及成品是否多孔。陶器质地粗糙,最容易渗水,而经过高温加热的瓷器则是防水的。

    中国的制陶技术传统悠久,中国的工匠通过千百年的实验,到公元9世纪,就开始把高岭土(瓷土)和白瓷土(长石)混合在一起,制造陶瓷。这两种不同的成分共同加热后开始融合,进而产生了坚硬而用途广泛的各式各样的瓷器。采用这种工艺还可以制造出非常精细的瓷器,但这项技术直到18世纪才被西方人掌握。

  另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陶瓷的上釉。用来制陶的粘土中包含着硅,而硅的熔点比粘土高。工匠们使用某种物质作为熔剂来降低硅的熔解温度,使它覆盖在陶器的表面上,防止陶器渗水。锌、铅、锡、钠等一些物质被用来作为熔剂,这就是常说的上釉。许多物质在制陶中都会产生鲜艳的色彩,如钴类熔剂能产生蓝色,因此在青花瓷器制作中普遍采用;含铁的上釉产生绿色,能用来制作青瓷;其它的熔剂,比如铅,需要另外添加色彩材料。当然,还有大量关于上釉的技巧、细节及不同地区的变异。

    瓷器的产生与它的所有者有重要关系:要么这个人委托制作了瓷器,要么后来他成了瓷器的主人。在中国,有专门为皇帝制作陶瓷的官窑,这是皇帝权力统治的象征,因此瓷器上没有制造者的签名,有时瓷器上面的标志还故意写成过去的年代,因为它们是用来敬献给皇室祖先的祭品。官窑出品对于收集中国瓷器的收藏家来说至关重要,被皇帝欣赏甚至使用过的瓷器现在仍然可见,而且成为今天收藏市场上众人趋之若鹜的目标。

    中国瓷器装饰的象征意义也非常重要,比如龙的形象就代表了智慧、权力和出人头地,通常和皇权相联系。所谓“岁寒三友”的装饰描绘的中国冬天的三种植物——松、竹和梅,它们在一起象征着精神上的和谐。亚洲瓷器的装饰图案是三维画的形式,因此图像围绕着瓷器的各个表面。

  另外还有一些图案和色彩也非常流行,比如日本伊万里瓷器的装饰,有时是花朵,有时是动物,在少数情况下也有人形。它在釉彩下使用一种独特的蓝色,在釉彩上有铁红色和镀金做装饰,有时还伴有一系列不同的珐琅彩。这种方式后来在中国和西方的制品上都有模仿。日本还生产了一种柿右卫门瓷,这是制作精细的细瓷器,主体为奶白色,釉彩下有细微的蓝色,釉彩上是铁红色,此外还有大片鲜艳的蓝色、玳瑁色和黄色的珐琅彩,有黑色的轮廓线。这种瓷器偶尔也有浅紫红色,用棕色的情况最少。

    一件瓷器的价值还受该风格样品存在数量多少的影响。精美程度不相上下的瓷器,存在的越少,价值就越高。不过,判断珍惜程度的方法并不总是这样直截了当:某种瓷器可能看起来与别的十分近似,但结果一种是普通的,而另一种却十分罕见。

    像湿度、温度这些会损害书籍和绘画的问题对瓷器来说并不构成威胁。不过,即便是头发丝那样纤细的裂纹也会直接改变一件瓷器的价值。某些带有明显修复痕迹的瓷器(即所谓的博物馆修复法),相对于隐藏修复法(即对修复痕迹加以掩饰的方法),对一些收藏家来说更有收藏价值。来自中国宋代(960-1279)、带有某种生产中产生暇疵的早期瓷器更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藏品。

·上一篇文章:制作工艺决定现代瓷器收藏价值
·下一篇文章:两大方面看现当代瓷器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