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鉴定的几个要素

元青花瓷鉴定的几个要素


来源:中瓷网   文章作者:佚名  点击次数:



    元青花有些是从大海沉船中打捞上来的(简称海捞)。能不能说有海捞痕迹的都是真元青花呢。不能。目前已经有做假海捞的仿品,把瓷器放在海水里半年以上就会生成和真海捞没什么两样的皮壳。如果把海捞痕迹当做重点依据就会失误,走入新的误区。土沁、海捞和使用痕迹都只是外部因素,不能决定器物的真假。遇到有海捞皮壳的瓷器,要透过海捞皮壳看本质,对即是对,不对既是不对,不要被外表皮壳所迷惑。
    常规鉴定如何与科技检测相结合?
    常规鉴定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眼学。是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在历史知识的积累下,靠目测经验断定文物年代的办法。这是我国流传已久,行之有效的鉴定方式。无数前辈流传下来的鉴定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认真的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常规鉴定多数是准确的。
    常规目测也有缺陷,一是主观性大,有时会因种种原因脱离实际。二是在空白区和珍稀品种面前显的苍白无力。三是鉴定人员水平不一,角度不同,结论有时有较大的误差,两位专家可能会说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因为没有统一标准,现在尚无法克服。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对器物进行客观检测的条件。目前已采用的主要是热释光测年法和X射线荧光釉面检测法。这两种方法在社会上都在使用。这些科技检测的优点是测试数据比较客观,对于人的主观因素是有帮助的。而且在不少领域中也已经达到成功。科技检测的缺点是目前尚不完善,还有达不到的死角,因此也会发生一些失误的情况。如果用仪器的检测来帮助克服常规鉴定中人的主观性,用人的灵活性去研究克服机器检测的死角,改进机器的水平,那么鉴定的成果必然会更上一层楼,更有正确的把握,因此我们认为元青花的鉴定以及各种珍稀的瓷器的鉴定要走常规鉴定和科技检测相结合的路子,互补共进,得出正确结论。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热释光检测法的优缺点在哪里?
    热释光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项考古、地质检测技术。几十年来的实验,在考古检测方面是一个很好的科技手段。它是利用晶体在受到辐射作用后积蓄起来的能量,在加速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重新释放出来而测试纪年的。石英晶体有较长的半衰期(109年),可把它们视为每年提供大小恒定的固定照射剂量的放射源。陶瓷中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晶格缺陷受到上述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αβγ等射线放射时会产生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则被晶陷俘获积蓄起来。在石英、长石晶粒被加热到一定时,这些俘获电子会从晶陷中逃离出来,并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这就是热释光。一件陶器样品加热时发射的热释光越强,其年代越长.反之则短。陶器在烧制时经过了 500 ℃ 以上的高温,粘土中的矿物晶体,释放原先贮藏的热释光。释放完后,又继续接受贮藏大小恒定的固定辐射能。这些辐射能是在陶器烧成后开始增加的,可以作为陶器年龄的标志。热释光测试的是器物最近一次受热以来经历的时间。每个陶器的内部放射性物质含量和外部提供的辐射剂量不同。埋藏地下周围土壤的放射性射线对陶器的作用又不同。因此既要测定器物各自的年剂量,陶器内部的放射性物质提供的 αβ剂量,又要测试埋藏土壤提供的γ剂量和宇宙空间提供的宇宙射线年剂量四部分,然后才能进行综合计算。
    热释光测年法的优点是:测试准确度比较高。测试2000年以内的物品,绝对误差可以小于100年,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可将误差缩小到5﹪。
    热释光测年法的缺点是:一、钻孔取样对器物有一定的损伤。二、对测试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在不符合测试条件时误差可能会大到90%,得出相反的结论。
    应该说,用在考古研究,能够保证全面了解掌握取样周围环境条件的情况下,基本都是准确的。用在收藏测量上有准有不准。 
    用在古陶器检测上比较准确,用在瓷器上有准有不准。
    比如有元青花梅瓶经热释光检测结论13-14世纪,有的经检测600年。但也有人送检出土元青花结论50年。为什么会相差这莫大,主要可能是取样藏品都已出土多年,原先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出土后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不同,,而检测人员又不可能按检品真实的出土环境和出土后环境条件来正确的设置监测系数和计算方法,因此发生失误也是正常的。 

|<< << < 1 2 3 4 5 > >> >>|

·上一篇文章:珠山八友瓷画鉴定
·下一篇文章:真假宋官窑瓷器的鉴别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