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龙泉青瓷的一段往事

恢复龙泉青瓷的一段往事


来源:浙江日报   文章作者:翟翕武 何力迈  点击次数:


恢复龙泉青瓷的一段往事

恢复龙泉青瓷的一段往事

恢复龙泉青瓷的一段往事

翟翕武同志(右)正在接受采访。省档案馆 徐洁萌 供图

翟翕武口述 何力迈整理

(何力迈系《浙江档案》杂志主编》

  外国专家要“雪拉同”

  上世纪50年代,一些外宾来中国访问,其中有些喜欢中国瓷器的,问到外交部当时的外事人员,向他们要“雪拉同”。外事人员不懂,就回答说:没有。对有些不是很熟悉的外宾说没有,也就算了。后来,有位苏联专家也要“雪拉同”,大家就重视了,不能回答说没有。专家拿着茶杯说:就是这类东西。外事人员说瓷器嘛,我们有著名的景德镇、唐山的瓷器。最好的给他们看,他们说:不是,直摇头。那怎么办呢?

  后来,他们(外事人员)想出个办法,到故宫陶瓷博物馆问陈万里。陈万里是中国青瓷专家,他喜欢中国陶瓷,《中国青瓷史》就是他写的。那些外交人员到故宫博物馆找到陈万里。他那个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就问他,苏联专家一定要“雪拉同”,各方面瓷器给他看了都不是,到底是什么东西?陈万里就笑起来:哎呀!你们这些青年,“雪拉同”就是我们龙泉青瓷嘛!陈万里就顺手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中国青瓷史》,说:是我写的,“雪拉同”的故事里面讲得很详细,你们回去仔细看一看。青瓷史里面就写了,宋朝龙泉青瓷出口到东南亚,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后来到法国去了。法国人一看到龙泉青瓷就非常喜欢,认为是世界上的珍品。当时法国很流行一个小说,里面男主人公是个牧童,名字叫“雪拉同”,他的衣服颜色像青瓷一样,淡青色,一年到头穿这种衣服。他就像中国的西施一样有名。大家说就叫(龙泉青瓷)“雪拉同”吧。小说主人公大家都知道的,人人都喜欢的,这样就叫开了。后来,欧洲这些国家都叫“雪拉同”,美国也叫“雪拉同”,青瓷就是“雪拉同”。

  这件事周总理知道了。当时,他就决定叫轻工业部赶快恢复龙泉青瓷。他说,不但是龙泉青瓷,中国五大名窑都要恢复。周总理说,恢复五大名窑,特别是龙泉青瓷一定要早点恢复,外国人来访问中国就要看这些东西。当时,周总理给轻工业部部长讲。部长在南京开会,他就告诉浙江,要恢复这个。当时,我是轻工业厅厅长,就组织了一些专家,把全国专家都找来,有南京、上海、北京、我省美院,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的,反正是全国比较知名的专家,陶瓷美术方面的,成立了恢复龙泉窑委员会,我牵了这个头。

  祖传秘方不愿公开

  委员会成立起来,我就着手研究如何恢复。当时摸不着边际,已经失传了700多年,找不到一个线索。后来,我们又去找陈万里。陈万里就提供了一个线索:龙泉有兄弟两个人,一个叫李怀德,一个叫李怀川(弟弟)。他说,特别是李怀德是关键人物,祖传秘方是传给他的,他是哥哥。秘方几百年下来,李家祖训非常严格,青瓷釉的秘方只能传儿子不能传女儿,女儿要出嫁的。一个儿子就没问题,兄弟几个只能传大儿子,其他人不传,就这样一直传下来。李怀德是个全才,陶瓷原料处理、造型、烧制,青瓷的雕塑,上面还有花纹,关键是外面一层釉子,釉子是个秘方。外人是不知道的。你们回去,两个人找到一个,特别是李怀德,找到就不会走冤枉路。有门道了,我们很高兴,回来就和叶宏明去。

  叶宏明是天津大学毕业的一个学生,分配到轻工业厅来,学硅酸盐的,专业就是搞陶瓷。这个学生是优等生,功课好,老师很赞扬他。那时候,他跟着我到龙泉去找李怀德。到处找,找不到。龙泉都是山沟沟,到哪去找呢?怎么办,就去问吧。到一个村先问有没有姓李的,一个一个村庄去问,没有的,马上走。问、问、问,快到福建了,有很多村是有姓李的,但没有李怀德。有一个村,问一个老头,你们村有没有姓李的?说,有的。有没有一个叫李怀德的?他说,李怀德倒有一个。我说,你领着我们去见见他。他说,那可不行,他已经被监督劳动。那时土地改革,划成地主的,就要监督劳动。不能到外面去,也不能接触外面的人。我们说,那看一看。老头说,不行。我说,回去找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姓王,(我们)问,能不能找李怀德?他说,我不能负责,没这个权力。我说,好吧,回去找江华,找省委书记。我们(对江华说)李怀德非找他不行,是周总理决定的,要执行这个决定,技术在他手上掌握,是不是给他摘了帽子,把他请出来。江华说,好的,回去跟县委书记说,摘帽子,请出来。我们再回去,走一趟真费事,当时又没公路。回去跟县委书记讲,江华讲了给他摘帽子。我说,你要不相信直接给江华打电话。县委书记说,你们讲了我们相信,好吧,给他摘帽子。就给村里干部打了电话,把李怀德地主的帽子摘掉。这样,就把他请出来了。

  把他安排到哪里去呢?当时龙泉有个上烊瓷厂就把他请来。问他秘方,他不讲,我们说,这是周总理决定,他也不响。后来,他说,要用他也可以(来做)。他在一个房子里把门反锁,在屋里面捣鼓,弄来弄去,谁也看不见。他把釉子配好,门一开,说,你们去用好了。工人拿出上釉。先把胎子烧好,然后把釉刮上去烧,烧出来,就很好。这样烧了几件。我说,这样不行,我们去请上海科学院的周仁。周仁是什么人呢?国民党政府时,中央什么研究所的所长,在国外学习多年。这人水平是高的,他本来不是学陶瓷的,是学冶炼的,金属冶炼。当时,他(对龙泉青瓷的恢复)贡献也不小。他有兴趣,我们把他请来。当时他70多岁,跟我们到龙泉。与他说了(李怀德的)情况,也见了李怀德,李怀德也没多少话。他说他会做,配方还是不往外拿,这怎么办呢?周仁就出了个点子,他说,算了,我就不相信现代科学发展到现在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与我讲,你找个有出息的大学生,能钻研的,交给我,和我一起到上海去共同研究。

  牺牲一件国宝级文物

  那人就是叶宏明。五十年代浙江尖端仪器光谱、色谱都没有,只有上海有,北京也不一定有。就到上海科学院,叶宏明就跟他去了,采取了什么办法呢?他给陈万里写了一封信。周仁嘛,全国闻名的,周总理到上海来找科学家,就找周仁。科学家由他带队的,周总理也很看重周仁,他和陈万里也很熟,亲笔给陈万里写了一封信。他说,周总理现在决定恢复龙泉青瓷,没办法,要豁出个代价,要牺牲一件标准的出土的南宋龙泉青瓷。要是别人陈万里他根本不会拿出来的,那是国宝,钱多少都是买不到的。他一看周仁写的信,叶宏明交给他的。他说,没问题,要恢复就要牺牲,他就找了一件标准的南宋出土的龙泉青瓷,交叶宏明带回来。周仁就叫他(叶宏明)拿金钢刀把釉子刮下来,用色谱、光谱作化学分析。现代的仪器过去是做不到的。里面的化学成分,含铁多少,含铜多少,这样就把青釉化学成分分析出来了。周仁和叶宏明就研究出一个方子,配方研究好,叶宏明就带着到龙泉来。根据这个配方,把原料配好,挂上釉子就烧,叶宏明在窑门口等着。一个窑要烧成,大概要一天一夜,可能还要长。他就等在窑门口,为什么要等着?他从洞口看,要烧还原焰。龙泉瓷土是紫金土,红颜色,红土壤,它里面含铁很高,铁还原氧化铁,经过多少温度,就反应出青色,青色主要是铁还原。要烧就要从窗口看着,什么时候温度多少,要掌握这个温度。这个差事很苦的。等烧好了就开窑,拿出来一看不理想,不像李怀德的那样漂亮。他就拿着成品到上海,周仁和他共同研究,调整配方,再拿到龙泉去烧。烧了后,再拿了成品到上海,这样经过大半年。(那时)跑一个来回很不容易,不像现在有高速公路,来来回回六七十次也有。一趟趟调整,到最后烧成了,拿出来一看,大家高兴了,跟南宋的一样的。拿着到上海,周仁一看说,行了,完全一样,达到南宋水平。这样,就到国务院报喜,《人民画报》登出来了。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纵览全球沉船地 探秘海洋深处的故事(图)
·下一篇文章:瓷制酒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