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式 建 筑 看 浮 屠
1987年4月3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法门寺塔基过程中,偶然发现了法门寺唐代地宫,伴随着地宫中两千余件文物的出土,其中一件金光闪闪的唐代建筑模型——唐鎏金铜浮屠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The structure of the pagoda?
浮屠的构造如何?
唐鎏金铜浮屠 法门寺博物馆
通高53.5厘米,底座长、宽各28厘米,二层长、宽各24厘米,三层长、宽各19厘米,房檐长、宽各23.51厘米,重7.4千克。
浮屠即佛塔,这件唐鎏金铜浮屠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
塔基为方形,基座上有三层渐收的月台:最底层月台呈方形,四周边沿有栏杆,栏杆上下段有宝珠、如意云头、葫芦状装饰物;中间层月台呈四级叠涩,四周亦设栏杆,每面栏杆中部均竖立望柱二个,柱顶有蹲狮;最上层月台亦为方形,月台侧面各有四个桃形壸门;每层月台之间有弧形踏步相连。
塔身位于第三层月台之上,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面的当心间均设两扇门,门中部有插杠,正门和后门外各有守护武士一对;塔身有柱头斗拱、补间人字拱,攀间枋、栏额、蜀柱俱全。檐角上翘,顶似“攒尖顶”。
塔刹由须弥座和宝刹组成。须弥座位于攒尖顶上,座上有宝刹。宝刹下端有六枚相轮,相轮上置华盖,盖上有十字相交的火焰背光,其上有双轮新月与日轮,刹尖高耸,最上为摩尼珠。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goda?
浮屠的特征有哪些?
从形状上可以看出,这件铜浮屠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传统文化元素
唐鎏金铜浮屠屋顶局部
唐鎏金铜浮屠塔身局部
唐鎏金铜浮屠月台局部
唐鎏金铜浮屠方形塔基局部
铜浮屠的基座、月台和飞檐,是中国楼阁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的栏杆、直棂窗、门扇,以及攒尖顶、飞檐、斗拱和立柱,都是唐代木构建筑的特征,构造十分精巧,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
外来文化元素
唐鎏金铜浮屠塔刹部分
“浮屠”是“佛塔”梵语的音译,源于古印度的墓葬形式,后在佛教中发展为供奉高僧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的一种雄伟建筑物。这件浮屠的塔刹部分由须弥座、六级相轮、华盖、火焰背光、摩尼珠等部分构成。中国建筑学专家梁思成在《中国的佛教建筑》中提到,汉代时,人们在我国原有的高楼式建筑上,加上对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的理解,加上塔刹,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佛塔。可见,塔刹是佛塔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Scenes unearthed from the pagoda
浮屠出土时的场景如何?
这件浮屠出土于法门寺地宫前室,出土时是拆散、分开存放的,浮屠的方形基座放置于阿育王塔上,以丝袱包裹的塔身放置于阿育王塔内,包袱之上安置拆散的塔顶、塔刹等残件。现在我们看到的浮屠完整造型,是出土后根据散落的零件拼装而成的。
唐彩绘四铺首阿育王塔 法门寺博物馆
通高78.5厘米,底座长、宽48厘米,二层长、宽40厘米,檐长、宽47厘米,塔身长、宽33厘米。
从阿育王塔的尺寸与铜浮屠的尺寸可以看出,铜浮屠体量庞大,如果组装完整,应该是难以放到阿育王塔中,所以当时放置时只能进行拆分:基座太大,被单独放置在阿育王塔盖之上;塔身与其他部件分别用丝绸包裹之后放置于阿育王塔之内。
阿育王塔出土时的状况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pagoda?
浮屠的功用如何?
出土时,阿育王塔内放置铜浮屠,铜浮屠内内放置鎏金迦陵频伽纹壸(kǔn)门座银棺,银棺内盛放第四枚(以发现的时间顺序命名)佛骨舍利——骨质影骨,因此,阿育王塔、铜浮屠、壸门座银棺层层相套,共同组成第四枚佛骨舍利的装具。
第四枚佛骨舍利——骨质影骨
法门寺博物馆
盛放第四枚佛骨舍利的装具
法门寺地宫共出土4枚佛骨舍利,其中,一枚为“灵骨”,是释迦牟尼真身佛指舍利,也称金骨,是佛教世界至高无上的圣物;其余三枚为“影骨”,是佛家为了保护真身舍利和提供给人们供养而特制的影射之骨,同样也是佛界灵物。出土时四枚舍利分别安置于地宫四个系列的宝函内,并辅以香料,象征佛教世界的香域宝地。
然而,据研究,阿育王塔、铜浮屠、壸门座银棺,这三件器物最初都是独立的供奉物。
阿育王塔上的墨书题记与宫后室的墨书题记的关联性,以及阿育王塔的建筑风格,可知阿育王塔是初唐时期建造、曾是放置于地宫后室的器物。从阿育王塔上的菩萨像、如意云图和雕刻手法判断,石塔的应该较大雁塔建造时间(652年)晚、较武周时期早。
《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中提到阿育王塔“塔正面门右柱有墨书题记一行‘真身道场知香火兼表启比丘常达’”,而且在地宫后室“里侧门道上竖刻八行文字”,其中包括“比丘常达、知香火兼表奏”在内的5位比丘和3位俗人,这些题刻表明,阿育王塔原来是放置在地宫后室的。
从地宫后室出土的文物与《衣物账碑》对照可知,最后一次封闭地宫时,地宫后室放置的是皇帝、后妃和智慧轮供奉的物品。因此,阿育王塔应该是建造时放置在地宫后室,最晚是在最后一次封闭地宫时移至地宫前室。
阿育王塔上的墨书题记
题记内容:真身道场知香火兼表启比丘常达
根据壸门座银棺的铭文可知这座银棺并非是壸门座银棺出土时放置于铜浮屠内。棺底錾刻题记:“愿生生值佛,世世闻经,合家大小,同生佛会,法界众生同此福”。从题记中的“合家”可以看出这是一件出自私家的物品,并非皇帝为供奉影骨舍利而制作的装具。
壸(kǔn)门座银棺底部线描图
而且铜浮屠出土时,并非完整地放置于阿育王塔内,而是拆分放置。综合这些信息可知,这三者并非特意为供奉第四枚佛骨舍利而特意打造的器物。而是直至大唐王朝最后一次(874年)送归佛骨舍利、布置地宫仪轨时,才将这三者组合在一起,放置于地宫前室,以盛放骨质影骨舍利。
What's the connection?
浮屠与唐代法门寺有何关联?
这件铜浮屠,不仅是唐代建筑模型,专家推测它可能是根据唐代法门寺木塔形状铸造的。
从建筑年代上看,两者接近。根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修建了全新具有“三级风檐”的“唐四层木塔”,以后历次对唐代法门寺木塔的修缮都是在木塔基础上进行。铜浮屠檐下柱头斗拱、补间人字拱、攀间枋、栏额、蜀柱等结构,与大雁塔门楣上的石刻殿堂线图的架构十分接近,故其可能是与大雁塔(建造于652年)同时期建造的。
法门寺塔基地宫遗址
外围方形柱础是唐代塔基
从建筑结构上看,两者具有相似性。法门寺唐塔地宫遗址发掘发现塔基是正方形石台,其上的二十个柱础的布局与铜浮屠三层台基上的围栏立柱布局完全一致,两者立柱每边均为六个,当心间柱的间距较大,其余两两之间距离较小。
可惜的是,唐代法门寺木塔已于明弘治元年(1488)倒塌了,我们无缘窥得真容了,幸好有这件铜浮屠,让我们可以在千年之后遥想唐代法门寺木塔的庄严与雄壮。
参考资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宝鸡市文物局、扶风县博物馆编著:《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梁思成:《中国的佛教建筑》,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1年第2期。
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罗炤:《法门寺塔地宫及其藏品的几个问题》,《石窟寺研究》,2014年下。
张正雄:《论文物造型与意蕴之间的微妙关联——解读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铜浮屠》,《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7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