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规度時风 泽被印坛——赵叔孺的篆刻艺术
一、浸淫书香,源远流长
赵叔孺书画扇面
赵叔孺(1874—1945),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棡,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因藏有两件十分珍贵的三国时代的弩机:一有吴大帝年号,一有蜀汉后主年号,以其珍贵希见,将自己的书斋名为“二弩精舍”。他出生于浙江鄞县(今宁波)的一个官宦世家。相传为赵宋宗室之后,其父赵佑宸为咸丰时翰林,曾任同治帝启蒙师,后出任松江府知府,又调任镇江府知府,去世时为太常寺卿。赵叔孺幼承庭训,童年时就以擅长绘画名扬乡里,尤其擅长画马。
赵叔孺书画扇面
赵叔孺的婚姻又给他带来了丰盛的艺术享受。他的岳父林寿图(一八〇九—一八八五)字恭三,又字颖叔,别署黄鹄山人,号欧斋,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历任方略馆提调、御史,礼部、兵部给事中,浙江道监察史、陕西布政使、山西布政使等官职。林氏又是晚清福建的著名诗人,收藏极富。赵叔孺寓居岳父家十四年,浸淫其中,日夜苦学,奠定了其日后艺术发展的基石,形成了他独特卓越的艺术风格。
赵叔孺山水图轴
尽管赵叔孺在清末也短时期出任过平潭同知、兴化通判等官职,民国二年亦曾一度任江西税务局长,但是与嫌“稼孙多事”的赵之谦不同,赵叔孺并没有把当官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浪费自己太多的时光,而以书画篆刻伴随了他的一生。进入民国时期,他移居上海,以书画篆刻和传道授徒为业,终其一生。他留下了大量的精彩之作,也影响了整整一代艺术家的传承与创造。
赵叔孺行书七言联
在上海,赵叔孺得益于上海文化艺术的极度发达,他广交艺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艺术光辉。他的书、画、印在上海令誉日隆,为世人所称颂。上海的不少书画家、收藏家都以得到赵叔孺所治的印章为荣。不少当时的艺术才俊,慕名拜师,形成了声名远播的“二弩精舍一门”的艺术群体,对弘扬和发展传统书画篆刻艺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赵叔孺 双骏图
赵叔孺的书法,私淑本家二赵,行书赵孟頫多些,楷书赵之谦多些。赵之谦的魏碑体本来就唐碑味很浓,到赵叔孺笔下,更少了一些碑版的豪放,多了几分赵孟頫的温文尔雅。至于篆书,赵叔孺是形式多样的,有接近钱坫、王澍的玉筯篆,也有接近邓石如、吴让之的清人写法,虽然形式多变,安静典雅的风格却一以贯之。由此可见,赵叔孺篆刻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有他师承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他自身个性的因素所决定,他的篆刻与其书画风格统一,交相辉映。是他的一生追求。
赵叔孺
周鸿孙印·湘云(对章)
正如他在书法上崇尚“二赵”赵孟頫、赵之谦一样,在篆刻上他所崇尚的“二赵”是赵之琛和赵之谦。不少印章上都留下了“拟次闲(赵之琛)”和“拟悲庵(赵之谦)”的边款。据陈巨来《赵叔孺轶事》,赵叔孺早期的印章是从浙派入手的,但是在他五十一岁时,为两罍轩吴云所作的“论语春秋在此罍”白文印,虽然边款已经全是赵之谦的北魏体,但印面仍然是明显的浙派刀法。
论语春秋在此罍
在他浙派特征最强烈,且署明“拟次闲(赵之琛)法”的“湘云平生珍赏”白文印中,虽然浙派“蚕头燕尾”的特征依然显现,然而切刀的痕迹相对减弱,以符合自己平静秀美的风格。而“静观室印”等印,明显地结合了吴让之的晚清篆书的书写性和元朱文的元素。特别是赵叔孺的元朱文印章,开启了印学史上的新的领域。他敏鋭地感觉到宋元的印章,尽管在当时看来在布局、线条质感等各方面都不尽人意,因而遭到西泠八家等印人的离弃,但是并不等于这个形式就是印史上的糟粕,相反,可以加以发展成为契合收藏和传统书法绘画的重要印章风格。
姚江章显庭藏
赵叔孺的一些印章形式是具有开拓意义的。他继承元朱文风格的印章中,如“姚江章显庭藏”“兄弟共墨”和“虞琴秘籍”等印的“以方为圆”的风格,直接启发了陈巨来的思路。他仿汉铸之工整者如白文“画隐”“奚光旭”等,后来也成为陈巨来的典型风格。
兄弟共墨
而他略用残边并刀的白文印如“赵叔孺长寿年”“李宏彦印”“郭氏尚斋”等,后来又成为叶潞渊的常用样式。
郭氏尚斋
总之,在其恬静内敛的统一风格下,实际运用的形式数不胜数,取法从秦玺汉印到元明图书,从西泠八家到邓、吴、撝叔,虽有多寡之别,但几乎无所不在其视野之内,足以想见赵叔孺之学养、眼界和天分。
湘云心赏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这样叙述人生和诗文:“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形象地描绘了人格个性与艺术风格的两个不同侧面。赵叔孺无疑是那种“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的类型,他的艺术不管是书法、绘画还是篆刻,都体现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典雅安详、精致细腻的艺术风格。如果说这种风格缺乏创造、缺乏个性的话,那也等于同样认为吴昌硕、齐白石的艺术缺乏功力、缺乏传承。陈巨来在《安持精舍印话》中认为:“迩来印人能臻化境者,当推安吉吴昌硕丈及先师鄞县赵叔孺时棡先生,可谓‘一时瑜亮’。然崇昌老者,每不喜叔孺先生之工稳;尊叔孺先生者,辄病昌老之破碎。吴、赵之争,迄今未已。”从审美的角度看,在视觉冲击力上,肯定是吴昌硕、齐白石的风格更占上风,但是从品味和耐看的角度看,赵叔孺的作品更有隽永安详的意味。正如在一幅大泼墨荷花画上用上赵叔孺的印章,或者在一本宋版书上钤上吴昌硕的印章,都不是合适的选择。陈巨来·下里巴人
赵叔孺为陈巨来所题边款
沙孟海 巨摩室印
叶潞渊 大石斋
方介堪 迟燕草堂
《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赵叔孺》由徐云叔老师主编,蔡毅老师副主编,收录赵叔孺篆刻作品258件,34方原石。
韩天衡先生的总序,历数海派篆刻的地位意义及赵叔孺先生像:
紧接着,曾明先生撰写的赵叔孺篆刻艺术概述。
再然后就是正文部分了,分有纪年印和无纪年印两部分:
印章著录印文、边款释文、印章尺寸、篆刻时间等。
上一篇: 董其昌和“笔墨”之来龙去脉| 林木
下一篇: 元代绘画发展的地理格局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