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投资课堂
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收藏投资 > 瓷器投资课堂

那只天价瓶子 究竟是何方神圣


作者: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就在各家老板各自闷头准备秋拍之际,一个小道消息从厦门商人蔡铭超——就是当年在佳士得拍下圆明园兽首没付钱的那位那儿传出,一只乾隆御制的镂空瓶在伦敦附近小镇的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了5.5亿的天价(加上佣金的总成交价),就算是在“亿元时代”,这个价确实忒玄乎了。

消息被证实后,这只瓶子成了圈内人士必谈的八卦,从佳士得到匡时、保利,都能听见人们说起。文化评论家周文翰质疑有人做局,也有外行的“爱国人士”称为祖国赎回文物的举动值得赞赏,总之人人心里都有一本账。

首先我们来看它是何方神圣。

粉彩镂空开光鱼纹套瓶,清乾隆时御制,工艺方面各方行家持不同意见。拍卖行代表匡时国际董事长董国强认为“几乎囊括乾隆瓷器制作最复杂工艺,多种釉色,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藏家马未都的看法是“工艺上游刃有余,为讨乾隆皇帝高兴而专门制作。去查一下清宫档案,一定可以查出这件东西。然而盛世时的审美都是艳俗的,这件花瓶当然也不能免俗,一眼望去就剩漂亮了。”言外之意,就是不少藏家认为的“匠气十足”。

比起这只瓶子,拍卖公司Bain-bridg几乎无人认识,马未都说,“这家拍卖公司才成立30年,做的也大多是遗产拍卖。”据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部资深专家沈恩文介绍:

这次拍卖的起源是几家伦敦的拍卖行、博物馆聚在一起做“亚洲艺术周”,连场地都是租来的,临时做一天预展。这只瓶子是一对兄妹打扫父母旧屋时找到的,消息传出去后,拍卖公司的电话被打爆了,这也让他们在估价时纠结很久,沈恩文说:“据说是临到开始了,才定下来80万镑——这还是在很多人询问后才调整的。透雕的东西是少见,理论上是比一般的瓶型贵,越繁复越不容易保存,能留到现在肯定是很珍贵。我们类似的东西在2005年也有拍过,但是这一件确实有点高。”

从董国强处得知争到最后的是北京买家和宁波买家,北京买家得手后,卖家那兄妹俩中的妹妹激动得快要昏过去,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这家拍卖公司现在已经解散了。

中国人真的人傻、钱多吗?到底有什么内幕?

买家的身份圈内人已经有定论,据说是北京某大型商场的老板,而为何是这么高的价,沈恩文的解释是:这个拍卖会太突然,东西是好东西,皇帝用的,出来了会有很多人感兴趣,但这个小型的拍卖会并不像买家习惯的春拍、秋拍那样,有图录、预展,有时间去考虑,大概从知道有这件东西到拍卖可能才几天,犹豫的时间少得很,有兴趣的人立马就得筹资金做准备。“短时间里人的判断会不一样,我认为这个会影响到结果,如果说偶然性,这是有点关系的。”

说到内幕,周文翰表达了内心的担忧:“过去两年有几件号称卖出‘亿元天价’的书法、绘画作品都有‘做局’嫌疑,而部分真的拍出的‘天价作品’也遭遇了拒绝付款或者拖延付款的局面。”在他看来,这不过又是一场局,只怕局中人事后才想吃后悔药。

董国强不这么看,他面对记者每次都想挖掘“天价背后的故事”表示帮不上忙,因为“天价背后没有故事”,他接着说,“就像拍卖一块土地,拍出高价,不是因为地底下有金矿,买的就是那块地而已。买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买的人认为将来更贵,仅此而已。因为资本的属性就是两个字——贪婪。”

拍卖如果是个游戏,那就是击鼓传花,敲鼓的是市场,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玩转,什么时候玩不转,花在各位手上,是烫手山芋还是香饽饽,只有买的人心里清楚。这只瓶子的传说,大概要等它重出江湖的时候,才能盖棺定论。





上一篇宋代官窑的十一个特征,必看!

下一篇专家称5.5亿的瓷瓶只值三四千万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