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瓷器收藏投资 > 瓷器鉴定知识

清代与民国时期的钧瓷有什么特征?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清代,我国制瓷业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景德镇设御窑厂,专烧宫廷用瓷。由于雍正、乾隆等皇帝对宋代名瓷十分青睐,宫廷不仅大量收藏宋代流传下来的名窑瓷器,而且还命景德镇御窑厂进行仿制。在仿制过程中,以仿钧最为成功。史料记载,雍正七年(1729)三月,景德镇御窑厂还曾派人来禹州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方法。这说明,在清朝宫廷的重视下,仿钧获得了较大成功,禹州的钧窑可能仍有少量烧制者,但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与宋元时期的钧瓷已不可同日而语。

      清代晚期(1879),神垕陶瓷艺人开始研究恢复失传三百多年的钧瓷技艺。以卢氏、郗氏、王氏家族为代表的陶瓷艺人,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日用瓷的大窑内搭烧。而后又在天青器上创烧抹红,加彩新工艺。卢氏后代还在釉料中加入铜的成分,采用焐火方法,用风箱炉小窑高温烧制小件钧瓷,并获得成功。这种炉钧烧成技术因出自卢家,也称卢钧。清光绪三十年(1904),禹州知州曹广权闻知外商重金收购古钧瓷,组织了官商合办的钧兴公司,雇用当地钧瓷艺人烧制钧瓷。清宣统三年(1911),知州韩某也再次兴建钧窑瓷业公司。但这一时期的钧瓷尽管造型规整,工艺考究,但釉色单调,难与古钧瓷相比。

      民国时期,战乱频仍,钧瓷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卢氏后人卢天福50岁时,因家贫无力授徒,当时的省长田文烈还饬令禹州知事邀集殷商富户筹议集股。民国19年(1930),禹县县长王桓武也曾开办陶瓷职业学校,希望扩大钧瓷生产,但因试烧屡遭失败,王桓武以藏奸保密为名,将卢广华关进监狱,钧瓷再度停产。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现状,使钧瓷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釉色和造型都无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器型主要是:碗、盆、碟、壶、杯、洗、鼎、乳钉罐、折边盘、帽筒、绣墩、螭头香炉、八卦方瓶、花鼓式大瓶、花尊、寿桃、佛手等。一些瓶、炉颈肩部有龙、凤、虎头、狮头、异兽等耳饰。口颈微有变化,以荷口为代表。在工艺操作上,仍以手工为主,拉坯、雕刻、捏形,鲜有胎模,整体作品厚重、坚实。胎断面呈灰黄或灰白色。卢钧胎面呈灰白或深灰色,不少有变形、底足炸裂及窑粘现象。

      这一时期,釉色因烧成制度的不同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在日用瓷窑内搭烧,采用氧化焰气氛烧制的钧瓷,釉色多呈青、绿色,以天青、豆青、冬青、粉绿、瓜皮绿、麦芽绿、孔雀绿、铜绿为多,偶有红色调,但发色沉稳、暗浊,而在钧瓷窑内烧制的色泽较为鲜艳。用风箱小炉(卢钧小窑),在还原焰气氛下烧制的钧瓷,呈天青、天蓝、海棠红、朱砂红、玫瑰红、玫瑰紫、葡萄紫等色,其精上制品,五彩灿烂,玉润晶莹,可与宋钧媲美。





上一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钧瓷有哪些特征?

下一篇清代瓷器的造型特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