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投资课堂 艺术投资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投资 > 艺术投资课堂 艺术投资指南

苏东坡赠朋友的一方砚台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912年前的一个夜晚,苏东坡结束惠州、儋州两地的流放生活,乘船从海南岛启航,向北部湾驶去,行到雷州半岛西部海域时,天气突变,他就近在雷州半岛西岸登陆,上岸后到了滨海小村兴廉村(今遂溪县乐民镇)暂避风雨,住进一处“净行院”(寺院兼乡人处理公事的地方)里,当地老百姓对他礼遇有加,其中有一位50余岁的读书人陈梦英更是盛情相待。闲谈中得知,陈梦英先生亦是书香名门之后,是赫赫有名的原琼州(今海口市)刺史陈懽的玄孙。陈懽在琼任职17年,淳化世风,爱民如子,政声斐然。离任北归时,遭遇狂风,舍舟登岸,之后便定居于雷州半岛地区。同为官场中人,苏东坡多年前就知道其人,且久仰陈懽政道官德,突遇隐匿于天涯边、渔村里的陈懽后人更是惊喜不已,遂与陈梦英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几天便成知交。东坡高兴地在此赋诗一首: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忽此榕林中,跨空飞拱枅。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僮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苏东坡一生至情至性,不失赤子之心,最喜赠人以砚来表达淳厚的交谊。出于对陈氏先祖的敬仰,或是对陈梦英知遇知交之感,离别时,他向陈梦英赠助贤田十亩,嘱以此田所得收入资助陈姓族人读书,又特别赠送汉渠阁瓦砚台一方,以勉励陈氏子孙后代勤奋耕读,并亲手在砚台上题刻了自己的名字和4联8句32字的砚铭:其色温润,其制古朴;何以致之,石渠秘阁;改封即墨,兰台列爵;永宜宝之,书香是托。

  苏东坡是名动天下的大学士、大文豪,当时他虽遭政敌打击,零落天涯海角,但其风骨品格,一直受到全社会乃至域外辽、夏、高丽等“外国”的敬仰和尊重。这方瓦砚,陈梦英视为至宝,身后留下遗言:地可以卖,砚不可以卖。要严密保管,代代相传,代代重视读书。天地悠悠,世事莫测,到晚清时此砚不幸丢失,陈氏一族十分悲伤。感天地造化,世有仁人贤士。到了1939年,广东省有名的收藏家何公卓竟然从民间辨认寻找到了此砚,并不惜重金购到手。当他得知这是遂溪县双村陈氏一族的传世之宝时,慨然“完璧归赵”,将砚送还与陈家。陈氏一族十分感动,欣喜之余,以为神助,更加珍爱。为此,陈氏族人共同商定于1941年在村南建“还砚亭”一座,以永传东坡先生之墨宝,永念何先生之勋德。想想尘世中那些奇妙的缘分,古君子那些文雅高谊之风,总让人心中生出绵绵的暖意。

  沧海桑田,世事多变。当年的兴廉村后来迁居到了十余公里之外,并改名为双村。2010年8月,我因公到遂溪,翻阅县志时看到“还砚亭”的故事后即被吸引,试着驱车前往双村一睹那方汉瓦墨砚,不料,陈氏族人低调地恪守着先祖的遗训,陌生人决不示见,就连几年前广东省博物馆欲收藏此砚也遭拒绝。上天不负有心人,世上自有奇缘在。去年8月,我再次来遂溪,偶遇县长高诚苗同志,提及这桩心事。高县长是雷州人,为人热情爽快,他即答应协调安排。23日下午,双村所在的河头镇王镇长专门陪我去了双村。双村是一个普通的粤西山村,近300户人家,村民多是住的二三层水泥砖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来带我们去了村民陈坚诚家。陈来书记50岁,中等个头,话不多,非常朴实憨厚。陈坚诚老人年近70岁,现在那方砚暂时保存在他家。据陈来介绍,砚不固定放在某一家,族人约定谁家出了大学生即由谁家收藏,陈坚诚老人3个儿子均上了大学。

  在他家10余平方米略有些零乱的客厅里,陈来书记将一个枣红色的木盒子打开,刹那间我感觉空气变得凉润,砚一呈现在眼前,我内心像在完成一个庄严的仪式,躬身向前凝视。因是用瓦改制而成,砚体略有弧度,墨黑中略透一点微青,轻轻弹指似有青铜之音。砚铭和左沿“苏轼”的署名是标准的“苏体”,“苏轼”下还有篆书印章“奇物”字样,砚背后有两行竖体字,右为“元符三年”,左为“仲秋◇制”(第三字模糊不清疑是“佳”字)均是“苏体”。我小心翼翼地慢慢捧出,轻轻抚摸,感触着这份来自远古的温润和细腻。一砚相承,千年的光阴已浓缩到方寸之间,我似乎触摸到古人的脉搏和余温。一砚相承,千年的岁月和生命的痕迹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似乎看到了那一个个历史深处的背影。那一刻,内心的波澜和感动无以言表。

  陈来书记介绍说,他们村至今仍谨记重视读书之祖训,承续东坡贤田助学之风,村里几乎年年都有考上本科的学生,村集体专门拿出100亩土地,以其收入资助教育。我不由对双村乡亲多了几分敬重。

  史料记载,东坡一生除赠3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侄子苏远各一砚外,还向好友道潜、范百禄、范祖禹、晁说之、学生姜唐佐(海南第一个进士)、“处士”陈梦英等人赠过砚。据了解,传之于当世的仅有遂溪县双村陈氏这方“汉渠阁瓦墨砚”,其他均不知所踪。故陈氏所传之“苏砚”实乃真正的稀世珍宝。感念造化,千年之后的我竟然能亲得一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千年前,东坡先生笔下流淌的文字,在我心中回荡,今夕何夕?我突然发现眼前飞来一只燕子,盘旋两周后又飞向苍茫的夜空,我愿意相信那就是远古一个伟大灵魂的苏醒!

  





上一篇被末代皇帝溥仪贴身收藏的国宝——田黄三连印

下一篇老宣纸价格5年涨5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