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从笔迹特征再看《木石图》米芾诗跋之真伪
上图即为苏东坡《木石图》之米芾后跋(后面我简称“米跋”)。“芾次韵。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首先我们看看诗跋最后一句”岁晏未言归” 的岁字,岁字繁体字为“歲”,上面“止”,下面为“戌”+ “少”(实际比“少”字少了右边一点,是“步”字的下面部分,电脑上打不出来,我后面都打成“少”字),下图左一为米跋,后面六个字都是其他两宫馆藏米芾名帖中摘录而来。先撇开笔力不谈,我们可以看到米跋中的“歲”字和其他六字参照标本在三个地方有着极其明显的书写差异:
诗跋中大多字都写得很“米芾”,这个“歲”字写的其实也挺“米芾”的,比如那倾侧的势、长长的“捺”,但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不同呢,我们只能做个推测,米跋这个“歲”字,一种可能是书者摹仿源自米芾的伪帖伪拓,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书者强烈的个人日常书写习惯,可能平时写王羲之比较多,因为天下第一行书冯承素本《兰亭序》的第一行第五个字即是“歲”字,其中“少”字写法和最后一“点”就是这样(如上图),练书法的对这个字的印象应该都是非常深刻的,是冯本王羲之《兰亭序》里的典型字。《古今书鉴》有关于米芾奉旨(宋徽宗)书《周官篇》于御屏后而掷笔大言“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千古”的记载,可见他的字是要有别于王羲之的,这个“歲”字就是明证。当然,对于鉴定来说,我们只考证它哪里不对,至于他是怎么作伪的不在考证范围之内。
上图的“歸”字,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不同之处:
左一这个“我”字,和右边的来自米芾两大名帖《苕溪诗帖》、《蜀素帖》中的我字,粗略一看还是有那么几分相似,但,真相在细节中!我们来找出其中三个疑点:
上图左边两个“是”字均来自米跋,前面的几笔都符合行书连笔快写的特征,可是最后三笔,正常也应该是快速连笔下去,可是我们看到最后三笔却是分成三次书写,完全停顿了,样子是行书,最后三笔却写成了楷书的速度,楷书的节奏,粗看是连笔,细看是三段断笔。而我们看右边的米芾标本,都是正常连笔,一气呵成。所以,这2字符合太多摹仿笔迹的特征,形快实慢、笔力平缓、运笔生涩、中途停顿。
上图左一的“老”字,和左二的蜀素帖的“老”字挺相似,特别是中间长横,都有断笔。蜀素帖的断笔处(因为是写在蜀素绢本之上,线条细处没挂上墨,或者就是断了而无墨),我们仔细看,恰恰是笔断意连,而且长横收笔处一个回锋上提,出牵丝效果后,迅即顿笔写下长撇。而放大仔细看左一的“老”字,除了尖笔入纸有点米意,笔断却没有意连,也看不到收笔处的回锋,更没有回锋上提的行笔动作,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反而让我推测书者可能是根据几本米芾碑帖为母本,集字摹仿临写而成。“匕”上的一短撇,也和米芾的书写习惯完全不同,米芾习惯是写成点状回收,而不是撇,而且这个书写习惯自38岁一直到其晚年都是这样。
左一这个“何”字,外形和《蜀素帖》中的2个何字还是非常相像的,细看我们还是可以找出3个可疑之处:
左一的“觉”字,粗看还是挺“米芾”的。《苕溪诗帖》中的觉字,我们能感受到外松内紧,风流潇洒的美感,左一虽然感觉比较流畅,但是字的结体却是有点松松垮垮。细节可以关注2个地方:
左一的“言”字,只有单薄的线条,没有筋肉,最后一笔随笔而送出去,而我们看其他米帖中的“言”字最后都是有收笔的,厚重感自然不言而喻。
同上,线条单薄。这里必须赞一下《淡墨秋山诗帖》中的“年”字,尽显米芾”刷字“的水准,真是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左一和米芾31岁时所书类似。但是这个字最后一笔的细节,也是令人尴尬的。左一最后这笔写成一个横“点”,而且中间形成一个小空心圆圈,不符合基本书写习惯,不合常理,也无美感。正常应该是竖笔撇下来之后,连笔做一个顿笔回转笔锋再右行的写法,右边两字正是如此。
左一的“谁”字,左右之间距离太大,中间太空,“言”字最后的提笔角度和力度的差异,还有单人旁长竖的线条过于孱弱。
左一“製”字,除了单薄之外,下面衣字最后两笔,为了造米字倾侧之“势”,而导致字型结构太过松散,脱形了。
左一衣字,单薄,最后两笔的撇捺,位置过于靠下,导致字的结构是变形的,捺的起笔位置应该在中间交叉位置或者指向交叉位置,因为撇捺的位置太靠下,导致最后一捺还显得过长。这种差异,高下立判!
这个“逢”字的特点,主要关注米芾捺笔的异于他人的特征,重笔入纸,捻管右行,由于捻管同时右行过程中造成线条变细,然后回锋收笔,顺势钩回。这是米芾一个极具个性的捺笔行笔特征。左一这个细节就根本没有写出来。最后一笔走之底的入笔也单薄了点。
上一“贫”字下面的贝字起笔,找不到入笔的源头,造成上下脱节,字型松散。行笔极其滞涩,虽是行书,一点没有行笔的流畅痛快之感,形快实慢,和米芾行笔的沉着痛快风牛马不相及。
邹演存《米公祠及米芾族裔脉源考》:“自宋治平四年(1067)随母阎氏离乡到京都汴梁,其母内廷侍侧英宗高皇后,他自然邀幸得迁,……。”
米芾作为一位知名度极高,书法作品风格个性极强的书家,辨识度极高。几个月前相关媒体刚刊出来米跋图片,粗看后我也以为是真迹,只是后来听到不少质疑声,我才重新查找大量资料仔细进行研究比对,完全推翻了我自己之前的看法。徐邦达先生当年即使只是看了珂罗版,便在其《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断言“更后米芾书和韵诗,以尖笔作字,锋芒毕露,均为真迹无疑。”但是,在古代字画鉴定和古董收藏这个圈子,我们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更不要听美丽的传说,所谓的传说,可能就是一连串的陷阱。
上一篇: 汉印的种类,从制作方法上看,从时间上来分,从印钮上辨
下一篇: 砚台收藏探究:高古砚不及明清砚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Copyright ©cqwhw.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瓷器网(中国瓷器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