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新闻 > 瓷器行业新闻

台湾大学宋代特展——青白瓷茶盏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在北宋黑釉建盏风靡的同时,唐代以来即广泛用于茶饮的青瓷与白瓷,也仍然用于点饮。青瓷如北方耀州窑、南方龙泉窑,白瓷如北方定窑、南方景德镇窑等珍品,在不同时期达到高水准的艺术成就,也说明饮用白茶并非唯一的主流,点饮绿末茶及煎茶法仍然保留在饮茶的传统中。

    《宋代茶盏特展》为国立台湾大学于95年举办,展出台大艺术史研究所收藏的建盏、吉州窑黑釉盏、北宋龙泉、耀州窑青瓷碗、南方景德镇青白瓷盏等,以及在日本茶道史上别具意义的福建同安窑珠光青瓷碗。这里粗略地将其分为黑釉和青白瓷两部分,本文为《青白瓷篇》。


唐 越窑青瓷碗 高3.7公分 口径14.5公分 底径6.5公分

    敞口斜腹,下置圈足,整体施青灰色釉。外底心有釉,圈足著地处较宽,形似玉壁,故称为玉壁形底,是九世纪流行的底足造型。露胎呈香灰色,还留有六个长条状垫烧泥痕。

    浙江越窑为唐至五代最具代表性的青瓷窑。唐代陆羽推崇「类玉似冰」的越窑青瓷茶盏,认为越窑青瓷盏能够增益茶色。此类越窑产品形制端正,出现于八世纪而流行于九世纪,釉色温润,晚唐五代所烧造的「祕色瓷」尤为珍品。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法门寺发掘出唐代塔基,根据地宫石碑「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西元874年)之记载,确定出土的十四件越窑青瓷即为「祕色瓷」。唐代诗人陆龟蒙(西元?-881年)<进祕色越器>诗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为越窑青瓷颠峰时期的代表作品。

    本展品虽不若法门寺的青瓷精緻,但整体作工讲究,色泽典雅。类似造型的越窑玉壁形足碗作品,近年印尼海域打捞的唐代黑石号沉船(九世纪前期),以及浙江上林湖第37号窑址(九世纪中叶)出土品中,都可以看到。


五代 越窑青瓷碗 高6公分 口径17公分 底径8公分

    台湾海峡打捞品

    敞口斜腹,碗底宽阔,环形圈足低矮,著地处较宽,外底心修整成硬币状小镜面。通体施不透明青釉,圈足内亦有釉,由于长期浸泡海水,釉色偏淡。内碗心留有一圈十二个垫烧泥痕,近圈足处的器壁有贝类沾黏的痕迹,为碗心支钉叠烧而成,是五代至北宋初期的烧作方法。

    类似的作品,可见于浙江寺龙口越窑窑址,以及日本国分寺遗迹、东南亚、中近东等地,从伴随出土遗物比照纪年墓出土实例,认为约流行于九世纪后半至十世纪中期。台湾历史博物馆发掘澎湖中屯遗址出土品中,亦有与本件相似之越窑系青瓷碗,可以略窥越窑青瓷作为中国早期外销瓷之风貌。

北宋 越窑青瓷碗 高7公分 口径15公分 底径7.8公分

    台湾海峡打捞品

    敞口弧腹,口沿较薄,圈足外撇。除了外底有四处垫烧泥痕外,通体施罩不透明青釉。

    类似的碗形可见于浙江越窑上林湖窑址。该窑址出土与本展品造型相近的作品中,有于圈足内阴刻「太平戊寅」(西元978年)款者,故推定约为十世纪后半北宋时代的作品。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北宋塔基可见类似作品,日本京都平安京右京遗迹亦有出土,可知类似产品亦销至外国。


北宋 华南地区青瓷注子 高18.5公分 底径7公分

    传西沙群岛北礁打捞品

    撇口长颈,斜肩鼓腹,底部切削略呈卧足状。肩部置一流嘴,与流嘴对称的位置,自口缘处至肩部贴附宽平带状曲把,扁带状曲把从口沿下降至肩腹之间,上饰以三道平行直条纹。

    口沿有两周弦纹,肩颈间施以三周弦纹,肩部刻划篦划水波纹,鼓腹上方刻划写意花卉纹。外器壁施青色透明釉,但施釉不及外底,海水侵蚀严重,釉色淡化,器表还留有贝类附著之痕迹。

    唐代已称此类用器为注子,唐人李匡义《资暇集》说:「元和(西元805年起)初,酌酒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目之曰偏提,论者亦利其便。」注子又称偏提、水注,常与温碗搭配,作为酒器或饮茶注水之用。本展品为北宋常见器形,从肩腹部划花纹及与胎釉特徵,推定为北宋时代华南地区的作品。

北宋 耀州窑青瓷碗 高4.5公分 口径13.3公分 底径3.7公分

    薄胎,敞口斜弧腹,下置圈足,圈足著地处较宽。除圈足著地处外,整体施罩青绿色釉,露胎处呈灰白色调。作工讲究。

    宋金时期的耀州窑青瓷以印花、刻花较为常见。本展品虽无印划装饰,但釉色温润纯淨,造型典雅。从纪年墓葬出土类似品观之,这类朴素、优质的碗,製作年代约为十一世纪初北宋前期。

    例如著名的内蒙古辽开泰七年(西元1018年)陈国公主墓耳室中,即出土此类青瓷碗。这类作品有助于理解北宋后期同式碗的样式来源,也为耀州窑青瓷来源提供重要线索。

北宋 耀州窑青瓷碗 高4.3公分 口径11公分 底径3公分

    敞口斜腹,口沿微向外翻。圈足窄小。整体呈斗笠状。除圈足著地处外,整体施罩青釉,露胎处呈灰白色调。

    传北宋初陶穀所著《清异录》之〈器具门‧小海鸥〉条记载:「耀州陶匠创一等平厎深盌,状简古,号小海鸥。」有学者认为如本展品之斗笠形小碗,即为所谓的小海鸥 。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瓷碗 高4.2公分 口径11.5公分 底径3.5公分

    敞口,器身斜直向下收束,线条锐利,器壁极薄,底足窄小,形如倒置的斗笠帽。圈足低矮,外底心没有施釉,可看出垫饼支撑的烧造痕迹。除外底心不施釉外,通体施罩青白釉,釉色白中带淡青绿,外壁素面无纹,碗内壁有以划花修饰的两朵花卉及水波状纹。

    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两者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与青白玉近似,一般又被习惯称为「影青」,宋代时如江西景德镇窑,以及浙江、安徽、湖南、广西、福建等地窑址均有生产,产品造型丰富,如日常用品的碗、盘、碟、文房用具、祭器、与宗教造像等。

    当时并远销外国如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中东地区,青白瓷如玉一般轻盈的质感,如作为茶碗(盏)使用不仅展现风雅,更能衬托茶色。

南宋 青白瓷盏托 高5.3公分 口径9公分

    本展品为高圈足,浅盘中心置敛口及弧腹圆形盂以承接茶碗,除圈足底部未上釉外,通体施罩青白釉,釉色呈现米白色,底足未上釉处胎土色白。

    盏托,亦称茶托,是一种以「托」和「盏」(茶碗)配套使用的茶具。「托」,圆形似盘,中心凸起,上置圆圈(或称盂)以承接茶盏。宋代盏托的材质有瓷器、木器、漆器等,山西大同市元代冯道真墓壁画中人物手持盏托 ,桌上有碗、茶罐(旁有墨书「茶罐」二字)、盏托等,作为茶具使用。

    为了避免烫手,盏托可说是宋人饮茶必备之物,传北宋徽宗(西元1102-1125年在位)《文会图》中,便是以与茶盏尺寸相近的盏托来互为搭配,故推测与本件盏托搭配的是小型茶盏。

南宋至元 景德镇窑系青白瓷碗 高5.5公分 口径15公分 底径4公分

    口沿一圈无釉,弧腹,微向外翻敞。除口沿外,通体施罩青白釉,釉色白中略泛天青,有开片裂纹。碗身与底足则施罩满釉。碗外壁素面无纹,内壁为陶范压印印花装饰,一圈弦纹下压印莲花莲叶纹,碗内底心亦有莲纹。

    本展品採用「覆烧」技法,口沿无釉,称为「芒口」。「覆烧」技法于北宋中期河北定窑已可见到,而宋代江西景德镇等南方窑址亦广泛运用此种技法。

    「覆烧」即是在烧造时将碗口倒覆,搭在支圈形的窑具上组合烧造,为了避免青白釉沾黏窑具,因此造成口沿一圈无釉的「芒口」现象。此种烧造法较能节省窑炉空间,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瓷碗 高4公分 口径11.7公分 底径3公分

    本展品敞口,器身斜直向下收束,线条锐利,器壁薄,底足窄小,形如倒置的斗笠帽。圈足低矮,外底心未施釉,可看出垫饼支撑的烧造痕迹。除外底心之外,碗身通体薄施青白釉,碗外壁素面无纹,内壁以简笔划刻三朵花卉纹饰。




北宋至金 耀州窑青瓷碗破片(四件)

    陕西铜川宋代耀州窑址採集

    胎土呈灰白色,釉色橄榄绿,透明带开片,釉内有细小气泡。第1号标本以陶范压印卷草纹,常见于耀州窑生产之碗、盘上;第2号标本压印水波及游鱼花纹,背面有放射扇状阴刻直线,推测为碗外壁花纹;第3号标本为碗心残片,以粗细不同之划花作装饰,背面为圈足残底;第4号标本以篦纹划花装饰,为碗或盘之残片。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入宋后仍持续烧造。作品以青瓷为主,青瓷釉色多呈橄榄绿,透明带开片,釉中可观察到细小气泡。除有素面之外,亦有印花及刻花装饰。

    印花是以具纹样的陶模压印成形,而后施釉、入窑烧製,如本展品第1、2号。刻花则是在坯体表面,以铁刀或竹刀等锐利工具斜刻出花纹,然后施釉、入窑烧造。刀法运用不同深浅、宽窄及角度的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如本展品第3、4号。

    从考古发掘资料得知,北宋时期作品釉色精良,本展品第1、2号可能为该时期作品。金、元时期持续烧造,但品质不如北宋,如本展品第4号,釉色偏黄,推测可能为金代作品 。

南宋 福建同安窑系青瓷碗 高6.5公分 口径15公分 底径5.5公分

    本展品敞口弧腹,口沿微向外撇。整体施罩黄褐色透明薄釉,釉不及底。圈足底无釉,露胎处呈灰白色调。口沿下方及碗心各有一周弦纹,两弦纹之间饰以卷草纹划花及篦划纹。碗心有四道呈顺时钟方向旋转的篦纹装饰。划花技法是运用锐利的金属或竹子,在器表斜刻出纹饰。篦划纹是以竹梳状工具刮划出装饰性线条。篦纹则是以篦齿状工具锥刺出的点状装饰。

    本展品可见上述三种技法,线条刚劲流畅,风格写意。此类青瓷碗分佈于福建南部地区,如同安、浦城、福州等地,其中又以同安窑作品最早为人所熟知,所以有学者称此类作品为「同安窑青瓷」。

    日本鎌仓时代(西元1185-1333年)遗址出土了许多同安窑青瓷标本,但由于过去窑址未被发现,因而产地不明。直至1956年福建省同安县汀溪乡窑址被发现,经中国学者陈万里先生考察,确认同安窑为日本出土青瓷标本的原产地 。

    窑址同时出土了南宋龙泉窑作品,而日本鎌仓时代又相当于中国宋元时期,因此同安窑青瓷被认为烧製于南宋至元,并于南宋时期即已外销日本。

南宋 同安窑系青瓷碗 高7公分 口径18.5公分 底径6公分

    敞口弧腹。圈足粗厚。施罩橄榄绿色透明釉,表面微有开片。釉不及底,露胎呈灰褐色调。口沿下方及碗心各有一圈弦纹,两道弦纹间有点状篦划纹,以及散落写意的弧状划花。外壁刻划四至六条一组的篦纹,形成放射状纹。

    篦划花纹青瓷作工粗犷,釉并不十分精纯,但线条写意不羁,另有一番朴拙的趣味。

    传说日本草庵茶道(侘茶)的开山宗师、奈良称名寺僧村田珠光(西元1422-1502年),喜用此类青瓷碗饮茶,因此日方又将此类烧造于福建的茶碗称为「珠光青瓷」,为日本茶道中的珍贵茶具 。

    类似的同安窑系青瓷碗,可见于福建沿海南安、厦门、连江、闽侯、莆田、仙游等地的窑址,以及日本鎌仓海岸、唐津山麓、太宰府、福冈湾底等遗迹,远至菲律宾、印尼爪哇岛都有出土。值得留意的是,台湾台北圆山贝塚亦曾採集到类似标本。

南宋 龙泉窑青瓷碗 高5.7公分 口径13公分 底径5.3公分

    敞口弧腹,口沿微向外翻。碗心及外底心修整平坦。圈足较宽,圈足底之内外缘各有工整削切角度。施罩粉青色釉至圈足著地处,外底未上釉,露胎处呈灰黑色调,胎质坚硬。

    本展品具备浙江龙泉窑作品特色,使用掺合紫金土的黑胎来衬出青瓷釉色,且圈足修整讲究。龙泉窑作品有的素面无纹,有的则有以刻花、划花等技法装饰。本展品内壁饰有细篦纹及蕉叶纹划花,外壁饰以莲瓣纹划花及篦纹。

    在浙江南部与福建地区交界处,瓷窑作品特徵经常交互影响,不易区别二地作品。如浙江省庆元县龙泉窑南宋窑址曾出土大量模仿建窑黑釉盏的作品;而浙江龙泉窑早期生产的篦划花青瓷,则又影响了福建青瓷的製作。

    这种运用篦纹、弦纹、弧状划花等装饰技法,首先见于龙泉东区窑址,而在稍晚的时期又可见于福建同安、浦城等地窑场,仅能从胎土、釉色、圈足修整方式稍作区别。


南宋 龙泉窑青瓷碗 高6公分 口径11.5公分 底径4.5公分

    敞口弧腹,碗腹曲线向上急收,口沿微向外翻。碗心及外底心修整平坦。圈足修整讲究。施罩黄绿色釉至圈足著地处,釉表微有开片。外底未上釉,露胎处呈红褐色调。圈足中央有修整痕迹,书有「徐□七」字样。

    口沿外隐约有一圈弦纹,本展品内壁饰有细篦纹及蕉叶纹划花,外壁饰以莲瓣纹划花及篦纹。本展品近似浙江龙泉东区南宋窑址出土之黄绿色釉划花青瓷碗,从本展品之修足特徵判断,应属于南宋龙泉窑之作品。

南宋 同安窑系青瓷碗 高6公分 口径13公分 底径6公分

    厚胎,唇口,弧腹,口沿微向外撇。碗心修整平坦,外底心有微突修整痕迹。除圈足著地处及外底心之外,整体施罩草绿色透明釉。露胎处呈黄褐色调。外壁莲瓣纹划花纹饰之间有横向刻痕相接,仅莲瓣上有篦纹。

    本展品之形制、釉色及蕉叶纹划花等特徵,可见于福建省同安、浦城等地南宋窑址出土作品,故本展品应属于福建同安窑系的作品。此外,浙江博物馆、日本富山佐藤美术馆亦藏有与本展品相似的划花青瓷碗。

 

 





上一篇“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

下一篇台湾大学宋代特展——黑釉茶盏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